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知识点——五脏

中医知识点——五脏

来源:华拓科技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中医知识点——五脏”。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中医知识点——五脏

一、心

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液充盈是心功能正常的条件。心主生血并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心藏神:心具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属阳,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能推动血脉运行,振奋精神,使之对外界事物反应灵敏。心气下降:心火需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同时,肾水上济于心,制约心火,使心火不亢。

二、肺

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肺主呼吸之气,吸入清气为肃降,呼出浊气为宣发;同时,肺主一身之气,参与宗气的生成并调节全身气机。主行水:通过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参与水液代谢。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肺具有辅心行血于周身的生理机能;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液的机能。

生理特性:

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肺为清虚之脏,不耐寒热,易被外邪侵袭,且肺病之后,缠绵难愈。肺气宣降:肺气具有宣发与肃降的生理作用。

三、脾

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脾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脾主统血:脾气能够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生理特性:

脾主升清:脾气上升,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脾喜燥恶湿:脾之运化水湿功能,以脾气健运和脾阳旺盛为前提,脾气健运,则水湿得以运化,水精四布;脾阳旺盛,则能制水、化湿。

四、肝

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包括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调畅情志活动;通调排精与排卵。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肝如同“血库”一般,能够贮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体活动所需,发挥其濡养脏腑组织、维持相应功能作用。

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肝主升发:肝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生理特性。

五、肾

生理功能:

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精能化生肾气,肾气推动和脏腑气化。主水:肾阳化气,升清降浊,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推动着肾阴上达周身,参与调节机体水液代谢。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和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生理特性:

主蛰守位:肾为封藏之本,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肾又主命门之火,火宜潜不宜露,故肾应冬气而主蛰守位。肾气上升:肾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生理特性。

五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肝:血液与神志的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心与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心火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制约心火,使心火不亢。肺与肝:气机调节密切相关,肺气以肃降为主,肝气以升发为主,升降相因,协调平衡。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阴滋润肾阴,肾阳温煦肺阳。肝与肾:精血同源、盛泄互用、阴阳互制互济,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相互制约,相互为用。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