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事业单位有全民工和固定工吗”。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事业单位的工人身份分为三种:全民固定工、全民合同制工人和集体工。全民固定工是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由计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招收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人,其中有不少是插队知青。另一种身份是合同制工人,这类人员包括分配的知青、父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子女顶替上班的人员以及长期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临时工转为合同制工人。集体工则是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国家将那些在企事业单位长期当临时工的城镇户口人员转为集体工。合同制工人和集体工在事业单位的工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与全民固定工相同。
全民固定工的招收背景十分特殊,彼时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大量知青被选为全民固定工,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合同制工人则涵盖了多种背景,有分配的知青,也有子女顶替上班的人员,还有长期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临时工转为合同制工人。这些人员在单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集体工的出现则是因为国家的调整。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为了妥善安置那些长期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临时工,国家将他们转为集体工。这些人员在单位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总的来说,这三种工人身份在事业单位中享有相同的待遇。无论是全民固定工、合同制工人还是集体工,他们在工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都享有同等待遇,这体现了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重视。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