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中医六淫之邪——湿,全面了解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湿邪是中医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水湿之气,以及人体内部的水液代谢失调。以下是对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全面了解:
一、湿邪的来源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如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脾为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若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则水湿停聚,形成内湿。二、湿邪的性质
湿邪重浊
“重”:指感受湿邪后,常出现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湿邪外袭肌表,则清阳不升,营卫不和,故头昏而沉;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布达受碍,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又称之为“湿痹”或“着痹”。
“浊”:指分泌物秽浊不清,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反映。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
湿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阳气。脾为阴土,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外感,留滞体内,常先困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
湿性粘滞
“粘”:指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粘腻滞涩而不畅。
“滞”: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湿性粘滞的特点使得湿邪所致疾病往往病程较长,缠绵不愈。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湿性趋下的特点与湿邪的性质有关,湿邪属阴,重浊趋下,易袭人体下部。
三、湿邪的致病特点图示
(图示说明:图中展示了湿邪侵袭人体的不同部位及其所致症状,如头重如裹、关节疼痛重着、大便溏泻等,直观反映了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四、总结
湿邪作为中医六淫之一,具有重浊、阴邪、粘滞、趋下等性质,其致病特点主要表现为头身困重、分泌物秽浊、气机阻滞、阳气损伤、病程缠绵及易袭阴位等。了解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助于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为祛湿防病提供重要依据。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