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醉戏窦子美人原文创作背景及赏析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醉戏窦子美人原文创作背景及赏析

来源:华拓科技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醉戏窦子美人原文创作背景及赏析”。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岑参《醉戏窦子美人》。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边塞诗奠基于汉魏时代,经过南北朝以及隋朝的发展,在唐代迎来了黄金时代。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唐代的边塞诗高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大家最熟悉的边塞诗人,估计就是岑参了。
  岑参,宰相岑文本曾孙,虽然祖上地位显赫,可是到了岑参这一代的时候,早已经家道中落,史载“少孤贫”,因此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天宝三载终于进士及第。
  为什么岑参能够成为边塞诗人呢?这和他的经历有关。
  天宝八载,岑参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赴安西,第一次出塞。天宝十三载,岑参又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第二次出塞。
  前后两次在边塞驻守安西四镇共六年,他所写的边塞诗基本上都是他生活的体现。
  大历元年,岑参官至嘉州刺史,罢官后,客死成都。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之作,以风华绮丽见长,出塞之后,风格为之一变,才有了我们看到的粗犷豪迈、苍劲雄壮的边塞诗歌。
  今天欣赏的这首诗是岑参早年的作品,全诗如下: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这是岑参在酒席宴上看到美女,突发奇想,写下的一首情诗,诗的名字叫醉戏窦子美人。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鲜红的嘴唇好像桃花一样美丽,脸上的残妆透露出娇羞的仪态,殊不知头上环形的发髻已经歪了。
  这是对女子的容貌描写,挥着宴会的进行,女子的妆容已经慢慢褪去,而女子还不知道,尽管褪去了妆容,却更加显示出女子的娇媚,更让令人喜爱。
  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仔细一看,你真好像是多情的阳台女子,哪怕喝醉了,也不放你回到巫山。
  这是一个典故。古诗中涉及男女欢会的内容,常用巫山神女、云雨高唐之类的字眼。
  楚辞大家宋玉在高唐赋中记述楚怀王游高唐时怠而昼寝,梦见神女自荐枕席,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从此“巫山”、“云雨”、“高唐”、“阳台”、“朝云”、“暮雨”、“楚梦”、“神女”等词就都语涉暧昧,不能随便使用了,这些字眼又为作者们提供了方便含蓄的说法。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