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入木三分的出处

入木三分的出处

来源:华拓科技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入木三分的出处”。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入木三分的出处为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译为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入木三分这则典故揭示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后天的努力的道理。王羲之不仅天赋特异,而且刻苦磨练,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之说。可见,这“入木三分”的成就,是来自于天赋和后天的功夫的。

学习成语的方法与技巧如下:

1、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或者互联网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典故。 

2、分析成语的结构和构成:成语由几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义,理解每个字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整个成语的含义。可以逐个分析成语中的字词,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3、运用成语的语境:学习成语时,要注意成语的使用场景和语境。可以通过阅读文章、书籍、报纸等来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搭配,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4、多做成语练习:通过做成语填空、成语造句等练习,巩固成语的记忆和应用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学习的课文或者话题相关的成语进行练习。

5、记忆成语的方法:可以通过编写成语卡片、制作成语手册或者使用手机应用等方式进行记忆。可以将成语写在一张卡片的正面,写上成语的解释和例句在背面,通过反复复习记忆。 

6、学习成语的相关词语:有些成语与其他词语有关联,通过学习这些相关词语,可以扩展成语的应用范围和理解能力。

解决方案2:

入木三分,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解决方案3:

入木三分出自唐朝张环权《书断》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王羲之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解决方案4:

出处:五代·梁·释栖霞·《论书》

解释: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后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描写传神贴切。

例如:《水浒传》对梁山泊好汉个性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解决方案5:

“入木三分”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部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在小说中,有一段描写贾宝玉写字的片段,其中描写了他笔力的细腻和穿透力,表现了入木三分的境界。这个成语后来引申为形容写字或描绘事物的精准和深入。
具体的出处在《红楼梦》中第十一回的内容,描述了贾宝玉用石砚写字的情景,其中写道:“停酒厅前一个大石砚台,本系柏木,因有如意如松形状因石间地,拖之僧僧人流口号仗出,留之元业,正当他日,心欲将与黛玉贴墨心事。至是日,确一瓢砚,袦研钤匣,盖笺执砚,见上有白迹,作踵後立鼻尖勒瞩处,以墨入其心者,此风砚入木三分之迹是也。”意思是说,在一个石砚台上,贾宝玉使用了如意形状的石砚,贴近它的石地面写字,心事沉入墨心,留下了入木三分的墨迹。
这个描写展示了贾宝玉精湛的书法技艺和他对艺术的追求,也成为了形容写字或绘画入微精深的成语——“入木三分”。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