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索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索书号由分类号、书次号两部分组成,部分图书还包含辅助区分号。
核心组成部分分类号:根据图书学科主题,依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取号,由字母和数字构成,如“TP311.56”代表计算机软件工具。其作用是将图书按学科集中,方便按主题查找。书次号:用于区分同一分类号下的图书,常见类型有著者号(按作者姓名拼音首字母+3位数字组成,如“C456”,可集中同一作者的同主题图书)、种次号(按图书入馆顺序编排的1 - 3位数字,如“001”)、年代号(按出版年份排序,如“2023”)。辅助区分号(可选)用于细化同一分类号和书次号的图书,包括版次号(区分不同版本,如“ - 2”表示第二版)、卷册号(标识多卷书的分册,如“:3”表示第三卷)、年代号(年鉴、年报等按出版年标注,如“ = 2024”)。
常见结构示例有“分类号+著者号”,如“TP394.1/6024”;“分类号+种次号+辅助号”,如“K875.4/003(2)” 。索书号可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图书,也便于图书馆实现高效排架与管理。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