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如何办好特殊教育

浅谈如何办好特殊教育

来源:华拓科技网
浅谈如何办好特殊教育 昌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摘要】人类始终在朝着智慧、慈悲、文明的方向发展 着,特殊教育也正是在这种进步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昌都 特殊教育起步晚,农牧民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接受教育的积 极性不高,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 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特殊教育 学校作为发展特殊教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 命,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要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因 此,特殊教育必须重视师资、教育方向的设计,以满足学生、 农牧民家长、社会等来自不同方面的要求和希望。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教育方向 昌都特殊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全地区农牧民、社会各 界一是对特殊教育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知度、 关切度不够;对特殊群体的关心、重视程度不够;各类型教育 之间发展不平衡。二是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够,特殊教 育对象的扩大与拓展尚未起步,受教育面不够,更多的有特 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从特殊教育中获得益 处。三是支持系统不完善,社会力量多元化支持办学模式没 有很好的运作起来,特殊教育在短期内与普通教育或其他类 型教育同样快速发展缺乏很多必要的条件。四是特殊教育的 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体系、教育方向、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 . 王安聪 等方面尚未起步。 努力转变观念 一、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 卫生保健和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地区文明程度的 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因此,转变观念是特殊教育又 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是转变农牧民及社会各界对特殊 群体的认识。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在受 教育的机遇上不应该有先后、厚薄、多寡之分。二是改变“教 育是学校的事,学校是万能的”传统观念。从历史来看,吕都 长期的封建农奴制度,缓慢的社会发展,落后的生产方式,回 避现实的宗教思想,漫长的封闭状态,现代文明和传统的纠 结,由此产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是我们今天从事特殊 教育事业所必须面对的。这就需要强力推进,大力营造 尊重特殊教育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地区残疾儿童 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三是和儿童福利院的职能区分开来。儿童福利院是由国家民 政部门举办,国家给予经费,儿童的公民权利、生存、生活和 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是 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 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在“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 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新格局中,特殊学校的职 能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教会残疾儿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 残疾儿童在社会上有谋生之能是其根本职责所在。 二、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特殊教育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特殊教育 教师是所有教师中面临挑战和困难最大的、要求专业化程度 最高的群体。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普 通教师相比缺少应有的成就感,需要更多的耐心。很多高素 质的人才不愿意加入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很多特殊教育教师 缺乏工作热情,加之昌都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化程 度不高,愿意从事特教工作的教师较少,对特殊教育理论以 及实践方面的提高有很大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这就需要 强化职后培训(专业姑且不论),提高工作能力。 (一)培养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一位哲人这样说过: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 健康的行为。”而特教教师,不但要长期面对残疾学生,而且 还要面对社会各界的鄙视、轻贱,倦怠和焦虑情绪更加突出。 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对特教教师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只有当 教师的心灵能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极大的欢乐,教师的心灵像 洁白的哈达般纯净,如尼采笔下的“超人”的时候,没有私心 和杂念,看不到贪婪和欲望,才能共同为残疾孩子撑起一片 湛蓝的天空,让他们在蓝天下快乐、自由地成长。 (--)培养有良好品行的教师。作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 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 “德者师之魂。”特教教师更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为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做 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 了特教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 来对待,从而会产生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并且具有着 种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 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 爱,才会热爱残疾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 规范自己的言行。特殊教育,可能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有 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可能没有太多的回 报,有的只是无私的付出与奉献。但既然我们选择了特殊教 育这一职业,我们就选择了奉献,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以特殊 教育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 (三)培养有良好品位的教师。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 的、日益物欲化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势必会给人带来许多无 形或有形的压力。特教教师学会如何释放自己,始终以一颗 宽容的心去面对一切,去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去克服种种困 难和问题,使许多问题能迎刃而解。做特殊教育,要耐得住寂 寞,甘于默默奉献的人。也许特教工作曝光率不高,也许特教 工作认可度一般,也许有些人为了一点所谓的名利而心态失 衡。但于特教教师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看到学生取 得点滴进步、能看到学生融入社会、能看到学生自立就是最 大的欣慰。在工作中,始终把名利看得很淡,认真做好教学工 一一作,认真从教学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是最重 的东西。 (四)培养大爱无形的教师。爱和感情可能是教育学生最 有效的手段。作为特教老师,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儿童,他们 是社会上的一群弱势群体,有的甚至不能自理,有些孩子表 面上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他们的内心肯定比其他人更脆 弱,更需要特教教师的大爱。对特教学生,就需要像春风化雨 般无声,让爱称为特教学生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 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爱成为特教学校中一道最赏心 悦目的亮丽景致。 三、审视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 残疾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具有双重使命:既要 向残疾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使他们具备一定 的劳动技能、职业技能。使其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成为自食 其力的劳动者。 在特殊教育的教育方向中,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应占太多 的比重,应以谋生、就业为向导,以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 础,根据昌都市场需求和学校自身的师资情况,开设一些如 唐卡、十字绣、修鞋、拾废品等项目的职业教育。同事需要把 劳动技术、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特殊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m赵树锋著.《特殊教育基础理论浅谈》 『21《聋校教学文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版 f3】柳树森编著.《全纳性教育》.武汉出版社,1998年12 月版 『41李绍珠、同兢、郭熙著《聋儿早期康复教育》_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3年5月版 201 4.07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