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参
第一单元 《动物王国》
一、填空(每空2分,共32分)
1.描述 2.头 胸 腹 触角 足 昆虫 3.鱼 水 鳃 4.毛 胎生 哺乳 5.头 躯干 尾
二、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1.B 2.A 3.D 4.D 5.C
三、科学与实验(每小题4分,共16分)
(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2)把蚂蚁放在昆虫盒子里观察,或者放在滴管里观察。 (3)放大镜 (4)B
四、猜想与假设(共19分)
1.答:我的猜想:鱼是用鳃呼吸的(2分)
实验方案:准备一条鱼放在透明的鱼缸里。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观察绿色的水的流动方向。发现绿水从鱼的嘴流入,从鳃流出。(5分) 实验结论:鱼用鳃呼吸。(2分)(方案合理即可)
2.答:我的猜想:蚂蚁是用分泌物的气味来传递信息的(2分)
实验方案:在蚂蚁洞不远处放上一些面包屑,观察。当很多蚂蚁爬向面包屑时,在蚂蚁的行进路线上先后放上树枝,喷洒香水,进行观察,发现放上树枝时蚂蚁不会改变行进的方向;而喷洒了香水后蚂蚁就到处乱窜。(6分)
实验结论;说明蚂蚁是用分泌物的气味来传递信息的。(2分)(方案合理即可) 五、科学与生活(每小题9分,共18分)
1.答:(1)不购买或使用野生动物制品,并劝告有类似行为的家长和亲戚保护野生动物; (2)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
(至少答出三条,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答:猫、狗、兔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
第二单元 《冷与热》
一、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温度 温度计 2.玻璃泡 刻度 热胀冷缩 3.变大 变小 热胀冷缩 4.推理 5.风
二、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1.C 2.A 3.B 4.B 5.C 三、科学与实验(每空3分,共计24分) 1.上升 下降 静止 24℃ -25℃ 2.(1)冷 热 (2)变快 四、猜想与探究(每题8分,共16分)
1.我的猜想: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分) 我的方案:(1)用铁丝吊起铜球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到铜球能通
过铁环。
(2)用酒精灯加热铜球,然后用铁环去套铜球,看到铜球不能通过铁环。 (3)让铜球自然冷却后,再用铁环去套铜球,看到铜球能通过铁环。 (4分) 我的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分) (其它实验方案,若合理亦可得分)
2.我的猜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分)
我的方案:〔1〕在烧瓶中装满带颜色的水,用带直玻璃管的橡胶塞把瓶口塞紧,在玻璃管上标记液面所达位置,以便观看液面高低的变化。
〔2〕将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大烧杯中,观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这说明烧瓶中的液体受热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
〔3〕将烧瓶从热水中取出,观看到液面逐渐下降,说明这烧瓶中的液体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 (4分)
我的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分) 五、科学与生活(第1题8分,第2题7分,共15分)
1.答:因为炉灶工作时产生的油烟因为受热膨胀变轻,会上升,抽油烟机安装在炉灶上面可以迅速把油烟排出室外。(8分)
2.答:烈日下的自行车轮胎会发生爆裂现象。结论是轮胎内的空气会受热膨胀。(7分)
2
第三单元 《天气与气候》
一、填空(每空3分,共27分)
1.空气温度 气温 2. 风向 东风 西北风 3.风力 风级4.天气 5.降水 二、选择(每空4分,共20分) 1.B 2.A 3.D 4.A 5.A 三、科学与实验(共29分)
1、我的猜想:用雨量器进行模拟降雨并记录降水量(4分)
我的方案:(1)、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2)、先向雨量器倒入一些水到达“0”刻度; (3)、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4)、降水结束后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8分)
我的结论:降水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水平地面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5分)
2、(1)天气(2)8℃(3)西北 (注:每空4分,共12分) 四、科学与生活(24分)
1、 中国的北方在冬季经常刮西北风(12分) 2、每条线4分共12分
期中检测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羽毛、有喙、卵生。 2.天气 3.温度、温度计 4.东风 5.变大 变小 热胀冷缩 二、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3
1.D 2.B 3.A 4.D 5.C 三、科学与实验(每空3分,共21分)
2.升高 降低 3、升高 降低 热胀冷缩 膨胀 收缩 四、猜想与探究(30分) 1.我的猜想:
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4分) 我的方案:
1.将塑料袋展开,罩在酒精灯(或蜡烛)上方。(4分)
2.点燃酒精灯(或蜡烛),过了一会儿,塑料袋膨胀了起来,当感觉有种向上的冲力时,轻轻放手,观察现象。(4分)
实验现象:点燃酒精灯(或蜡烛)后,先看到塑料袋充满气,膨胀然后上升。(4分) 实验结果: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5分) 2.答:我的猜想:鱼是用鳃呼吸的(2分)
实验方案:准备一条鱼放在透明的鱼缸里。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观察绿色的水的流动方向。发现绿水从鱼的嘴流入,从鳃流出。(5分) 实验结论:鱼用鳃呼吸。(2分)(方案合理即可) 五、科学与生活(14分)
1、 答:你的判断:甲画的是冬天的电线杆,乙画的是夏天的电线杆。 (6分)
判断理由:电线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时候拉的松一些,冬天时候拉的紧一些。 2.在括号中写出下列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然后再将它们和它们相应的季节或某个自然现象所代表的温度用线连起来。(每连对一个2分)
水结冰的温度 寒冷的冬天 炎热的夏天
4
第四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一、填空(每空2分,共18分)
1. 蒸发 2. 冰 水 水蒸气 3. 处理信息 4. 气泡 翻滚 沸腾 5. 凝结 二、选择(每空2分,共10分) 1.A 2.B 3.D 4.C 5.D 三、科学与实验(每空3分,共12分)
1. 下降 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 2.沸腾 沸点 四、猜想与探究(40分)
1. 我的猜想:这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成的小水珠。(4分) 我的方案:
(1)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放装有冰块的小碟子。(4分)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烧杯中的水逐渐出现气泡至沸腾。水面上有水蒸气出现,小碟子底部有水珠凝结,小碟上冰块周围有微微的白雾,小冰块逐渐融化。(4分) 我的结论:寒冷的冬季,室内的玻璃上常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成的小水珠。(4分)
2. 我的猜想:水一般在温度降到0℃时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4分) 我的方案: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自来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4分) (2)在烧杯内装满碎冰(烧杯外包裹一块毛巾),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4分)
(3)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当水温降至0℃时,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4分)
(4)往透明的杯子里倒入一些水并沿水面在杯子外面做好标记,放入冰箱冷冻室。等水完全结冰后观察发现冰面升高了,说明水结冰后体积膨胀了。(4分)
我的结论:水一般在温度降到0℃时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4分)
五、科学与生活(20分)
1.答: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成小水珠了。从室外进到温暖的屋子里是有温
5
差的,当冰冷的眼镜片遇到室内的暖空气就会产生雾气进而变成小水滴。(10分)
2.答:这是因为我们刚从水里出来时, 皮肤表面还带着许多水分,这些水分在蒸发时可以带走人体中的一部分热量,这样就会使身体的温度下降,人就会觉得冷了。(10分)
第五单元 《位置与速度》
一、填空(每空3分,共39分)
1.距离 厘米 米 千米 2.位置 3.方向 距离 4.快慢 大小 千米/小时 米/秒 5.另一个物体 参照物 二、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1.A 2.C 3.B 4.C 5.C
三、科学与实验(第一小题每空3分,第二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一)静止 运动 静止 运动
(二)距离相同时,时间越短跑的越快(6分); 时间相同时,距离越长跑的越快(6分);
距离和时间都不相同时,速度(距离和时间的商)越大跑的越快(6分)。 四、科学与生活(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8分,共16分)
1.假设以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路边的景物如树木、房屋、行人等是运动的。 (说明参照物并分别列举出运动和静止的物体即可。)
2.交通工具多种多样,外出旅游距离的远近和交通工具的速度是选择交通工具的首要条件 汽车60km/h,火车170km/h,高铁300km/h,飞机840km/h 距离近,可以选择自驾车,或者短途客车、火车;
距离远,可以选择高铁、飞机,他们速度快可以节省路途时间。
6
第六单元 《技术与生活》
一、填空(每空2分,共34分)
1、发酵; 面粉、酵母、水 2、控制 传动 制动 3、前;后 4、杠杆 省力 5、摩擦力和直径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离 6.便利、快捷、舒适 二、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1.A 2.B 3.C 4.C 5.C 三、思维与导航(10分)
为了减缓陡坡的程度,骑自行车上陡坡时可以走螺旋形,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上陡坡,但这样也增加了行走的距离。 四、科学与实验(16分)
1、猜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2分)
方案:分别用2G技术与5G技术同时观看视频,看哪种技术更顺畅 (4分) 结论:5G技术更顺畅,通信技术产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2分) 2、猜想:馒头是用面粉通过发酵然后揉成面团蒸出来的。(2分) 方案:先用酵母发面,待发好面把面揉成团,在锅里蒸制。(4分) 结论:馒头是一种发酵食品。(2分) 五、科学与生活(共25分) 1、 4;1;3;2;5 (15分)
【解答】制作发面团的顺序是:在两个小盆中分贝加入100克面粉;其中一个小盆里加少许干酵母菌,另一个小盆不加;在两个小盆里分别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揉成面团;将两块面团分别揉捏,揉好的面团分别放进两个小盆里;用塑料膜覆盖面团,在常温下放置一夜,观察两块面团的变化。
2、答:酵母能将面团中的一部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面团形成膨大、松软、蜂窝状的结构。(10分)
7
期末检测(一)
一、填空(每空2分,共22分)
1.推理 2.膨胀、轻 3.降水 雨 雪 冰雹 4.虹桥 5.控制部分 传动部分 制动部分
二、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1.A 2.B 3.C 4.B 5.D 三、科学与实验(每空3分,共12分) 1.冷 热 2.变快 3.风 四、猜想与探究(30分)
1.我的猜想:这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成的小水珠。(4分) 我的方案:
(1)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放装有冰块的小碟子。(5分)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烧杯中的水逐渐出现气泡至沸腾。水面上有水蒸气出现,小碟子底部有水珠凝结,小碟上冰块周围有微微的白雾,小冰块逐渐融化。(6分) 我的结论:寒冷的冬季,室内的玻璃上常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成的小水珠。(4分)
2.答:我的猜想:鱼是用鳃呼吸的(3分)
实验方案:准备一条鱼放在透明的鱼缸里。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观察绿色的水的流动方向。发现绿水从鱼的嘴流入,从鳃流出。(5分) 实验结论:鱼用鳃呼吸。(3分)(方案合理即可)
五、科学与生活(21分)
1.甲画的是冬天的电线杆,乙画的是夏天的电线杆。 (8分)
判断理由:电线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时候拉的松一些,冬天时候拉的紧一些。(7分)
2.答:因为炉灶工作时产生的油烟因为受热膨胀变轻,会上升,抽油烟机安装在炉灶上面可以迅速把油烟排出室外。(6分)
8
期末(二)
一、填空(每空2分,共22分)
1.鸟类 羽毛 卵生 2.温度3.膨胀 轻 4.流动 风 5.风向 西北风6.降水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A 2.B 3.C 4.B 5.C
三、科学与实验(每空2分,共12分)
上升 下降 膨胀 收缩 热胀冷缩 温度计 四、猜想与探究 (一)(每空3分,绘图3分,共21分) 【我的猜想】不会
【设计实验】烧杯 酒精灯
【分析论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略) 1. 不变 2.100 3.不同 (二)
答:我的猜想: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是在炎热的夏季车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的。(2分) 实验方案:将一个气球套在一个锥形瓶上,用线把气球扎紧。然后将锥形瓶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发现:放入热水中时气球鼓起来了,放入冷水中时气球有瘪了。(6分)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自行车爆胎是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的。(2分)(实验合理即可)
五.科学与生活(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酵母能将面团中的一部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面团形成膨大、松软、蜂窝状的结构。
2.答: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它对我们有有利的一面。比如:晴天利于农民收割庄稼和晾庄稼,有利于飞机的飞行。冬天的雪利于小麦的生长。 天气对我们也有有害的一面。比如:海啸带来灾难;狂风吹倒大树;大雾使飞机停飞等。(回答合理即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