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1年第4期 福建中学数学 7 b 总之,几何概型与高中知识有很多的交汇点, 从 a2b,i ̄p=l- 一 =吾. 其题型新颖性、综合强,逐渐成为命题的一个重要 评注本小题主要考察几何体的体积、几何概念 的亮点,体现高考考查能力的立意及在知识交汇处 命题的原则.也正因如此,这应该是一类值得关注 等基础知识,考察宅问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运算求解能力,考察函数与方程思想、形数结合思 的试题. 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必然与或然思想. 圆锥曲线一个性质的推广 潘德党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350003) 在研究圆锥曲线时,许多问题经常涉及圆锥曲 ,: : 和 轴交点 (!一,0)的横坐标之积为定值 线的焦点和准线.如文[1]以圆锥曲线的焦点、准线 ,” 为载体,通过引入圆锥曲线的切线,建立圆锥曲线 a!.当m=±c(c=√ 一b ),即点M为椭圆的焦点 的焦点、准线与切线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实际上, 时,则直线,即为椭圆的焦点所对应的准线,而这个 三者中的焦点与准线只是这类问题的特殊情形,它 结果正是文【1]中的性质1.此外,定理1的逆命题也 还有许多更具一般性的内容.本文将对其进行推广, 是正确的,下面将给出其形式和证明. 并以定理的形式给予陈述和论证. 定理1如果过点M(m,0)( ≠0)且倾斜角不为 定理2如果P为直线,: = (17l≠0)上任意 ,” 2 、,2 零的直线与椭圆 +÷ =I交于A,B两点,分别以 点,且P在椭圆 +告=l的外部(不含焦点的区 a’ D一 ,B为切点的椭圆的两条切线交于点尸,则点P在 域),过点尸作椭圆的两条切线PA、PB(其中A、 定直线,:X: 上. 曰为两切点),则直线AB过定点M(m,0). 2 证明设A(x。, ),日(. ,Y2),P(x。,Yo). 证明设Jp( ,Y ),由定理l证明可知直线AB m 当m≠± 时,应用隐函数求导方法可推得 方程为三+ :1,故直线AB过定点M( ,0). m D : , a Yi 】一Xo 由定理2条件知,点P在椭圆外部.否则,过 又6 x +日 Y =口 b,化简得—XoX I+ :1, 点P作椭圆的切线不可能有两条.当点P在椭圆内 部时,切线不存在;当点尸在椭圆上时,椭圆在点P 同理可得 + :1. 处的切线恰好过点M(m,0).由此可推出下面推论。 2 由此可知,点A,B都在直线 XoX+ :1上,即 推论1若P为直线,:X= ( ≠0)与椭圆 , 2 ’|1,2 直线AB方程为—Xo X+ :1又由于A、M、B三 a +7 口 5-=1的公共点,则椭圆在点P处的切线过点 .M(m,0). 点共线,所以 + :l,解得 : ,即证得 根据上述结论,运用类比方法可推出下面两个 推论. 点P在直线,:x= 上;当m=±口时,则A,B中有 推论2如果过点N(O, )(,?≠0)且不垂直X轴的 ’.2 2 、,一点为 ,此时结论也成立. 直线与椭圆 +告=1交于 ,B两点,分别以A,B 由上述可知,点M(m,0)( ≠0)的横坐标与直线 8 福建中学数学 2011年第4期 为切点的椭圆的两条切线交于点尸,则点尸在定直 ^2 告=1渐近线的交点时,则也有下面结果. 一 线,:Y= 上. ,_2 ^2 定理5如果P为直线 : = ( ≠0)与双曲线 , ’.推论3如果P为直线,: 一 ( ≠0)上任意 n v2 一,2 2 ,2 鲁=l渐近线的交点,则过点P可作双曲线的一 D 日 点,且尸在椭圆 + =1的外部(不含焦点的区 0 D 条切线PA(其中 为切点),且过点 与点P所在 域),过点P作椭圆的两条切线 、P (其中A、 为两切点),则直线AB过定点N(O,,2). 由推论2和推论3可知,点N(O, )( ≠0)的纵 坐标与直线,: : 和Y轴交点H(o, )的纵坐标 ,? ,7 之积为定值b .此外,不难证明,与椭圆类同,双 曲线也有下列相关结果. 定理3如果过点 ( ,0)( ≠0)且倾斜角不 v2 ,,2 为零的直线与双曲线 一告=l交于A,B两点,口 D。 分别 以 ,B为切点的双曲线的两条切线交于点P,则 2 点P在定直线,:X= 上. ,卯 由上述可知,点M(m,0)(m≠0)的横坐标与直线 7: : 和 轴交点14( ,0)的横坐标之积为定值 m 日。.当 :±c(c= 。+b。),即点 为双曲线的焦 点时,则直线,即为双曲线的焦点所对应的准线,而 这个结果正是文[1】中的性质3.此外,定理3的逆命 题也是正确的,下面将给出其形式和证明. 2 定理4如果尸为直线,:X= (m≠0)上任意 m 2 1,2 点,又P在双曲线 一告=1的外部(不含焦点的区 口。 D 域),且JP不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则过点P可作双 曲线的两条切线PA、朋(其中 、B为两切点), 且直线AB过定点M(m,0). 证明关于过点尸可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问题 文[1】的预备定理已说明.下面仅证明直线AB过定点 M(m,0). n2 设P( ,Yo),由定理3证明可知直线 B方程为 ,竹 一 :l,故直线AB过定点MC ,0). , D 2 若点JP是直线,: = ( ≠0)与双曲线 渐近线平行的直线过定点m(m,0)). 证明关于过点尸可作双曲线的一条切线问题 文[1]的预备定理已说明.下面仅证明直线AM平行 于点JD所在的渐近线. 厶 不妨设点尸在双曲线的渐近线Y: 上,则点 P坐标为( , ),设切点 ( ,, ),于是直线PA方 m m 程为 臼 一 D一 =1.由于点P在直线 上,所以 y :—b(x,-m):l,解得_—,于是 :上 ,”Dm 口 ・一, L = ,由此可知直线AM平行于点P所在的渐近线. 定理5也有逆定理,其逆定理为下面形式. 2 ,2 v定理6已知 为双曲线 一 :l的一条渐近 臼 D 线,过点M(m,0)( ≠0)作平行于 的直线AM交双 曲线于点A,则双曲线在点A处的切线过直线 2 ,:x= 与渐近线 的交点. 同样可以证明,与椭圆和双曲线类同,抛物线 也有相应下面结论. 定理7如果过点M(m,0)的直线与抛物线 Y =2px(p>0)交于A,B两点,分别以 , 为切 点的抛物线的两条切线交于点P,则点P在定直线 ,:X:一m上. 由定理7可知,点M(m,0)和直线,: =一 与 轴交点Ⅳ(一 ,0)的中点为抛物线的顶点.当 = , Z 即点 为抛物线的焦点时,则直线,即为抛物线的 准线,而这个结果正是文[1】中的性质2.此外,定理 7的逆命题也是正确的,下面将给出其形式和证明. 定理8如果P为直线,:X:一 上任意点,且尸 在抛物线Y =2px(p>0)的外部(不含焦点的区域), 过点尸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 、 (其中 ,B为 201 1年第4期 福建中学数学 9 两切点),则直线AB过定点M(m,0). 东西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规律,它是问题的本质, 证明设JD(一m,Y ),由定理7证明可知直线AB 而问题的本质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方程为p(x一 )= ,故直线AB过定点M(m,0). 参考文献 从上述问题的推广及论证可知,许多数学问题 【1】潘德党.圆锥曲线的一个性质及应用[J] 福建中学数学,2006(11), 的描述只是反映问题的一些表象或某一方面,或许 25—27 它还蕴藏着许多更深层的东西,这些深层实质性的 圆锥曲线与准线有关的一个性质 彭世金 湖南省常德市第六中学(415003) 笔者通过对圆锥曲线的探究,发现圆锥曲线与 当J ≠0时,在尸g的方程中,令Y=0有 准线有关的一一个性质,现介绍如下. 一定理1如图l,设椭圆 甓(…), 一 . 6/‘ + b 12 :l(口>7)>0)的一3 ,1条准线交对称轴于点 故直线PQ通过x轴上的定点M(一 ,0). ,过/l作直线交椭圆 当 =0时,PQ的方程为Y=0,显然直线PQ 于 ,C两点,椭圆在 通过X轴上的定点 (一 ,0). B,C处的切线交于点 l 3 P,过点Jp引BC的垂 4I x 以一 综上可知,直线尸9必通过X轴上一定点 . 线,垂足为Q,则直线 类似可证明如下性质: JDQ必通过X轴上一定 图1 2 ,2 定理2如图2,设双曲线 一告=l(a>0,b>0) 点 . 证明如 1,不妨设点 是椭圆的左准线与对 的一条准线交对称轴于点 ,过 作直线交双曲线 称轴的交点,B( ,J,,),C(x:,3'2),P(xo,Yo),则 于B,C两点,双曲线在B,C处的切线交于点P, 切线PB,PC的-h程分别为—X1 X+ :1, 过点P引BC的垂线,垂足为Q,则直线PQ必通过 a‘ O‘ 轴上一定点M. X2X+ =1,点JP( ,Yo)在两切线船,JDc’上,于 J Y \。 是有 + :1,一X2Xo+ :1.从I ̄iB(x。,Y1), a— b‘ 口 b— 、 \c( !,j, )适合方程 XoX+ :1///~ 即直线BC的方程 / ~ ,a D一 为一XoX+ :1. / \ 一 /\\ VI\ a‘ b—‘ 图2 图3 又1 ̄ ̄Bc过点 (一 ,0),所以有 :一c,于 定理3如图3,设抛物线Y =2px(p>0)的准线 是点P(一。, ,),BC的方程为一 + b :1.由 交对称轴于点A,过 作直线交抛物线于B,C两 点,抛物线在B,C处的切线交于点尸,过点尸引BC PQ A_BC得直线PQ的斜率为一 ,则直线尸9的 的垂线,垂足为Q,则直线尸Q必过X轴上一定点M. 方程为 一 =一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