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来源:华拓科技网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阅卷人 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得分 1.(3分)如图,AB、CD被EF所截,则∠1与∠2是一对( )

A.同位角

【答案】C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都不是

【解析】【解答】解:∵∠1和∠2是直线DC和直线AB被直线EF所截,

∴∠1和∠2是同旁内角,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夹在两条直线的内部,且在截线同侧的两个角互为同旁内角;观察图形可得答案.

2.(3分)目前代表华为手机最强芯片的膜麟990处理器采用0.0000007cm工艺制程,数0.0000007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7×10﹣6

【答案】B

【解析】【解答】解:0.0000007=7×10-7.

B.7×10﹣7 C.0.7×10﹣6 D.0.7×10﹣7

故答案为:B.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的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原数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的相反数,据此可求解.

3.(3分)0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在全校的9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80名学生,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此次调查属于全面调查 C.900名学生是总体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在全校的9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80名学生,

1 / 20

B.样本容量是80

D.被抽取的每一名学生称为个体

A、∴此次调查是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 B、样本的容量是80,故B符合题意;

C、9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是总体,故C不符合题意;

D、被抽取的每一名学生的身高情况称为个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抽样调查的定义,可对A作出判断;再根据总体是所有考查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指所考查的每个对象;样本是指抽取的所有考查对象;样本容量是指抽取的所有考查对象的数目,据此可对B,C,D作出判断.

4.(3分)直径为4cm的圆O1平移5cm到圆O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2π

【答案】D

B.10 C.4π D.20

【解析】【解答】解:如图,

∵ 直径为4cm的圆O1平移5cm到圆O2,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矩形ABCD的面积 ∴S阴影部分=4×5=2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矩形ABCD的面积,再利用矩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列式计算.

5.(3分)若ax=3,ay=2,则ay﹣x等于( )

A.2

3【答案】A

B.3 2C.L D.6

【解析】【解答】解:∵ ax=3,ay=2,

∴𝑎𝑦﹣𝑥

𝑎𝑦2.

=𝑥=3𝑎 2 / 20

故答案为:A.

𝑎𝑦

【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的逆运算,将原式转化为𝑥,然后代入求值.

𝑎6.(3分)如图,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放置在两条平行线上,若∠1=43°,则∠2为( )

A.17°

【答案】A

B.27° C.37° D.47°

【解析】【解答】解:过点M作MN∠AB,

∵AB∠CD, ∴AB∠CD∠MN,

∴∠1=∠NMF=43°,∠2=∠NME, ∴∠2=∠NME=60°-∠NMF=60°-43°=17°. 故答案为:A.

【分析】过点M作MN∠AB,利用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证得AB∠CD∠MN,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1=∠NMF=43°,∠2=∠NME,然后根据∠2=∠NME=60°-∠NMF,代入计算可求解.

7.(3分)使(x2+px+8)(x2﹣3x+q)的积中不含x2和x3的p、q的值分别是( )

A.p=0,q=0 C.p=﹣3,q=1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x2+px+8)(x2﹣3x+q)

B.p=﹣3,q=﹣9 D.p=3,q=1

=x4+(p-3)x3+(q-3p+8)x2+(pq-24)x+8q ∵ (x2+px+8)(x2﹣3x+q)的积中不含x2和x3, 𝑝−3=0

∴{

𝑞−3𝑝+8=0𝑝=3

解之:{

𝑞=1

3 / 2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然后根据(x2+px+8)(x2﹣3x+q)的积中不含x2和x3,可得到关于p,q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p,q的值.

𝑥3𝑎3a8.(3分)若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则a的值为( )

𝑥−33−𝑥A.﹣l

【答案】D

B.1 7C.1 3D.1

【解析】【解答】解:去分母得

x-3a=3a(x-3) ∴x-3ax=-6a ∵方程有增根, ∴增根为x-3=0即x=3, ∴3-9a=-6a 解之:a=1.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再根据方程有增根,可得到增根为x=3,再将x=3代入整式方程,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

9.(3分)设a=192×918,b=8882﹣302,c=10532﹣7472,则数a,b,c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 A.a<c<b

【答案】A

【解析】【解答】 解: a=192×918=361×918,

B.a<b<c C.b<a<c D.b<c<a

b=8882﹣302=(888+30)(888-30)=918×858, c=10532﹣7472=(1053-747)(1053+747)=918×600, ∵858>600>361, ∴a<c<b.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可得到a=361×918,b=918×858,c=918×600,都含有918,由858>600>361,可得到a,b,c的大小关系.

10.(3分)《九章算术》是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算径之首“,书中记载:今有三人共车,二车

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译文:若3人坐一辆车,则两辆车是空;若2人坐一辆

4 / 20

车,则9人需要步行;问:人与车各多少?设x辆车,人数为y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

𝑦=3𝑥−2A.{

𝑦=2𝑥+9𝑦=3(𝑥−2)C.{

𝑦=2𝑥+9

【答案】C

【解析】【解答】解:设x辆车,人数为y人,根据题意得

𝑦=3𝑥−2

B.{

𝑦=2𝑥−9𝑦=3(𝑥−2)D.{

𝑦=2𝑥−9

𝑦=3(𝑥−2)

{

𝑦=2𝑥+9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关键已知条件:若3人坐一辆车,则两辆车是空;若2人坐一辆车,则9人需要步行;再利用隐含了两个等量关系,据此列方程组即可.

阅卷人 二、用心填一填(本题共24分,每小题4分)(共6题;共24分)

得分 𝑥

11.(4分)若使分式𝑥−3有意义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x≠3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x-3≠0 解之:x≠3. 故答案为:x≠3.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112.(4分)计算:20220﹣()﹣1= .

2【答案】-1

【解析】【解答】解:原式=1-2=-1.

1

【分析】利用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𝑎−𝑝=𝑝(a≠0,p为负整数),先算乘方运算,再

𝑎算减法运算.

13.(4分)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50名的成绩被分为5组,若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

15、x,第5组是的频率是0.1,则x值为 .

【答案】8

【解析】【解答】解:∵第5组是的频率是0.1,

5 / 20

∴第5组的频数为50×0.1=5, ∴x=50-12-10-15-5=8. 故答案为:8.

【分析】利用频数=总数×频率,可求出第5组的频数,然后列式求出x的值.

14.(4分)如图,木棒AB、CD与EF分别在G、H处可旋转的螺丝铆住,∠EGB=100°,∠EHD=

80°,将木棒AB绕点G旋转到与木棒CD平行,则至少要旋转 度.

【答案】20

【解析】【解答】解:如图,将木棒AB绕点G旋转到MN时,与CD平行,

∴∠EHD=∠EGM=80°,

∴∠BGN=∠EGB-∠EGM=100°-80°=20°.

∴将木棒AB绕点G旋转到与木棒CD平行,则至少要旋转20°. 故答案为:20.

【分析】将木棒AB绕点G旋转到MN时,与CD平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出∠EGM的度数;再利用∠BGN=∠EGB-∠EGM,代入计算求出∠BGN的度数,即可求解.

2𝑥+𝑦=�𝑥=515.(4分)小聪解方程组{的解为{,由于不小心,滴上了两滴墨水,刚好遮住了两

𝑦=�2𝑥−𝑦=12个数,请你帮他找回,前后两个数分别是 、 .

【答案】8;-2

【解析】【解答】 解:设2x+y=m,

由题意得

10+𝑦=𝑚

{

10−𝑦=12

𝑦=−2

解之:{

𝑚=8

6 / 20

故答案为:8,-2.

【分析】设2x+y=m,根据题意可得到关于m,y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m,y的值.

16.(4分)在学完书中例题后,小聪想用现有的硬纸板裁成如图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作为侧面与底

面,做成如图②的竖式和横式两种无盖纸盒.已知一张硬纸板的裁剪方式有两种(均有余料)),方式一:裁成3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方式二:裁成2个长方形与2个正方形.现小聪将m张硬纸板用方式一裁剪,n张硬纸板用方式二裁剪,则:

(1)(2分)两种方式共裁出长方形 张,正方形 张(用m、n的代数式表示);

(2)(2分)当10<m<15时,所裁得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纸板恰好用完,做成的两种无盖纸盒一共可能是 个.

【答案】(1)3m+2n;m+2n

(2)12

【解析】【解答】解:(1)∵方式一:裁成3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

∴m张硬纸板用方式一裁剪的长方形有3m张,正方形有m张; ∵方式二:裁成2个长方形与2个正方形n张硬纸板用方式二裁剪, ∴n张硬纸板用方式一裁剪的长方形有2n张,正方形有2n张; ∴两种方式共裁出长方形(3m+2n)张,正方形有(2n+m)张; 故答案为:3m+2n,m+2n.

(2)由题意得:(3m+2n):(m+2n)=7:3, 解得: m=4,

∵m, n为正整数,且10∴两种方式共裁出长方形3×12+2×3=42 (张) ,正方形12+2×3=18 (张), 设做成竖式盒子x个,横式盒子y个, 4𝑥+𝑦=42 根据题意得{,

𝑥+2𝑦=18

7 / 20

𝑥=6 解得{.

𝑦=6

∴做成的两种无盖纸盒一共可能是6+6-12(个), 故答案为:12.

【分析】(1)利用方案一和方案二,抓住已知条件:小聪将m张硬纸板用方式一裁剪,n张硬纸板用方式二裁剪,分别列式即可.

(2)先根据两种盒子所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数量之比为7 : 3求出m=4n,m、 n为正整数,且10阅卷人 三、细心答一答(本题共66分)(共8题;共66分)

得分 17.(6分)计算:

(1)(3分)(﹣x2y5)•(xy)3; (2)(3分)(a2﹣b2)2+2a(ab﹣1).

【答案】(1)解:原式= (﹣x2y5)•(x3y 3=-x5y8.

(2)解: (a2﹣b2)2+2a(ab﹣1) =a4-2a2b2+b4+2a2b-2a.

【解析】【分析】(1)利用积的乘方法则,先算乘方运算,再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8.(6分)解方程组:

3𝑥−4(𝑥−𝑦)=3(1)(3分){;

𝑥−𝑦=3(2)(3分)1+5𝑥=5.

𝑥𝑥−3【答案】(1)解:将原方程转化为{

−𝑥+4𝑦=3①

𝑥−𝑦=3②

由①+②得 3y=6 解之:y=2, 把y=2代入②得 x-2=3

8 / 20

解之:x=5.

𝑥=5

∴方程组的解为:{

𝑦=2(2)解:去分母得 x-3+5x2=5x(x-3), 16x=3 解之:𝑥=3.

16 经检验𝑥=3是原方程的根,

16∴原方程的根为𝑥=

3. 16【解析】【分析】(1)先将原方程组转化为{

−𝑥+4𝑦=3①

,再由由①+②,消去x,可求出y的

𝑥−𝑦=3②

值,再求出x的值,可得到方程组的解.

(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x-3),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然后检验,可得方程的根.

19.(6分)如图,已知DE∠AC于点E,BC∠AC于点C,FG∠AB于点G,∠1=∠2,求证:

CD∠AB. 证明:

∵DE∠AC,BC∠AC(已知); ∴DE∠ ▲ ( );

∴∠2=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已知);

∴∠1= ▲ ( ); ∴GF∠CD( ); ∵FG∠AB(已知) ∴CD∠AB.

【答案】证明:∵DE∠AC,BC∠AC(已知);

∴DE∠B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9 / 20

∴∠2=DCH(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已知); ∴∠1=∠DCB(等量代换);

∴GF∠CD(同位角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FG∠AB(已知) ∴CD∠AB.

【解析】【分析】利用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可证得DE∠BC;再利

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2=DCH,由此可推出∠1=∠DCB;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得GF∠CD,由FG∠AB即可证得结论.

11𝑎+𝑏𝑎𝑏20.(8分)(1)(4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b=. ÷(−)𝑎𝑏𝑏𝑎321(2)(4分)已知xy=﹣3,x﹣2y=,求﹣x4y2+4x3y3﹣4x2y4的值.

32𝑎𝑏1 【答案】(1)解:原式=𝑎+𝑏÷𝑎−𝑏=𝑎+𝑏·=𝑎𝑏𝑎𝑏𝑎𝑏(𝑎+𝑏)(𝑎−𝑏)𝑎−𝑏2

当 a=1,b=1.时

321

原式=11=−6

−32(2)解:原式=-x2y2(x2-4xy+4y2)-x2y2(x-2y)2 当 xy=﹣3,x﹣2y=1时

3

2

原式=-9×(1)=﹣1.

3【解析】【分析】(1)将括号里的分式通分计算,将分式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化简,然后将

a,b的值代入化简后的代数式求值.

(2)各项都含有公因式-x2y2,因此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然后整体代入求值.

21.(10分)某校学生参加防疫知识竞赛,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成绩为整数,且满分为100

分)进行统计,绘制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若将频数分布直方图划分的五组从左至右依次记为 A,B,C,D、E,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其中A组的频数比B组小24,请你根据信息回答:

10 / 20

(1)(1分)D组的边界值为 、 ; (2)(4分)求a、b、n的值,并补全频数直图;

(3)(4分)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全校共有1000名学生,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多少名?

【答案】(1)80.5;90.5

(2)解:∵A组的频数比B组小24, ∴24÷(20%-8%)=200人; ∴a=200×8%=16人; b=200×20%=40人;

𝑛=360°×

C的人数为200×25%=50人; 补全频数直图如下,

70

=126° 200

∴a=16,b=40,n=126°. (3)解:1000×

200−16−40−50

=470.

200 答: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470名

【解析】【解答】解:(1)A组的边界值为50.5-60.5,

∴D组的边界值为80.5-90.5. 故答案为:80.5,90.5.

11 / 20

【分析】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可得到D组的边界值.

(2)A组的频数比B组小24,结合条形统计图,列式计算求出抽取的学生人数,再列式计算分别求出a,b的值;然后利用D组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D组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列式计算求出n的值;然后求出C组的人数,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用全校学生的总人数×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列式计算求出结果.

22.(8分)某运输公司现有190吨防疫物资需要运往外地,拟安排A、B两种货车将全部货物一次

运完(两种货车均满载),已知A、B两种货车近期的三次运输记录,如下表:

A货车(辆) 12 18 5 B货车(辆) 8 12 4 防疫物资(吨) 360 ∠ 16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2分)表格中被污渍盖住的数是 ;

(2)(3分)请问A、B两种货车每辆每次分别可以运送防疫物资多少吨? (3)(3分)请你通过计算说明所有可行的运输方案.

【答案】(1)540

(2)解:设每辆A货车每次运x吨,每辆B货车每次运y吨,根据题意得

12𝑥+8𝑦=360

{

5𝑥+4𝑦=160

𝑥=20

解之:{

𝑦=15

答:A、B两种货车每辆每次分别可以运送防疫物资20吨,15吨. (3)解:设每辆A货车每次运a吨,每辆B货车每次运b吨, ∴20a+15b=190 ∴𝑏=

38−4𝑎

3∵a,b为正整数,且38-4a是3的倍数 ∴当a=2时b=10; 当a=5时b=6; 当a=8时b=2;

有三种运输方案:分别是①A货车2辆;B货车10辆;②A货车5辆;B货车6辆;③A货车8辆;B货车2辆.

12 / 20

【解析】【解答】解:(1)设每辆A货车每次运x吨,每辆B货车每次运y吨,根据题意得

12𝑥+8𝑦=360

{

5𝑥+4𝑦=160

𝑥=20

解之:{𝑦=15

∴18x+12y=18×20+12×15=540. 故答案为:540.

【分析】(1)设每辆A货车每次运x吨,每辆B货车每次运y吨,利用表中数据可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x,y的值;然后求出18x+12y的值.

(2)设每辆A货车每次运x吨,每辆B货车每次运y吨,利用表中数据可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x,y的值即可.

(3)利用某运输公司现有190吨防疫物资需要运往外地,拟安排A、B两种货车将全部货物一次运完(两种货车均满载),设每辆A货车每次运a吨,每辆B货车每次运b吨,可得到关于a,b的方程,解方程求出方程的正整数解,由此可得到具体的方案.

23.(10分)教材中的探究: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图形面积,得到相应的等式,从而探求出多

项式乘法或分解因式的新途径.例如,选取图①中的正方形、长方形硬纸片共6块,拼出一个如图②的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写出相应的等式:a2+3ab+2b2=(a+2b)(a+b)或(a+2b)(a+b)=a2+3ab+2b2.

(1)(3分)请根据图③写出代数恒等式,并根据所写恒等式计算(x﹣2y﹣3)2; (2)(3分)若x2+y2+z2=1,xy+yz+xz=3,求x+y+z的值.

(3)(4分)试借助图①的硬纸片,利用拼图的方法把二次三项式3a2+7ab+2b2分解因式,并把所拼的图形画在虚线方框内.

13 / 20

【答案】(1)解:𝑥2+4𝑦2+9−4𝑥𝑦−6𝑥+12𝑦=(𝑥﹣2𝑦﹣3)

2

(2)解: x2+y2+z2=1 ①, xy+yz+xz=3 , ∴ 2xy+2yz+2xz=6②, 由①+②得

x2+y2+z2+ 2xy+2yz+2xz=1+6=7 ∴( x+y+z )2=7 ∴x+y+z =±√7. ∴x+y+z的值为±√7. (3)解:如图,

3a2+7ab+2b2=(3a+b)(a+2b)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图形,可得到符合题意的恒等式.

(2)将 xy+yz+xz=3 的两边同时乘以2,可得到 2xy+2yz+2xz=6②;再由①+②,可得到x2+y2+z2+ 2xy+2yz+2xz=7,将等式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然后开方可求出x+y+z的值.

(3) 利用二次三项式3a2+7ab+2b2,可知拼成的图形是边长为a+2b和3a+b的长方形,画出图形,可得到因式分解的结果.

24.(12分)如图,AB、CD被AC所截,AB∠CD,∠CAB=108°,点P为直线AB上一动点(不与

点A重合),连CP,作∠ACP和∠DCP的平分线分别交直线AB于点E、F.

(1)(8分)当点P在点A的右侧时;

①若∠ACP=36°,则此时CP是否平分∠ECF,请说明理由. ②求∠ECF的度数.

(2)(4分)在点P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APC与∠AFC之间的数量关系.

14 / 20

【答案】(1)解:① CP平分∠ECF.

理由:∵AB∠CD, ∴∠DCA+∠CAB=180°, ∴∠DCA=180°-108°=72°, ∵∠ACP=36°,

∴∠DCP=∠DCA-∠ACP=72°-36°=36°,

∵∠ACP和∠DCP的平分线分别交直线AB于点E、F, ∴∠PCE=12∠ACP=18°,∠PCF=12∠DCP=18°,

∴∠PCE=∠PCF, ∴CP平分∠ECF;

②∵CP平分∠ECF,∠PCE=18°, ∴∠ECF=2∠PCE=2×28°=36°.

(2)解:当点P在点A的右侧时,∠ACP=2∠AFC 如图

∵∠APC=∠AFC+∠PCF,CF平分∠DCP, ∴∠DCF=∠PCF, ∵AB∠CD,

∴∠DCF=∠AFC=∠PCF, ∴∠APC=2∠AFC;

当点P,E在点A的左侧,点F在点A的右侧时,2∠AFC+∠APC=180°;

/ 20

15

理由:∵AB∠CD,

∴∠AFC=∠DCF,∠DCP+∠APC=180°, ∵CF平分∠DCP,

∴∠DCP=2∠DCF=2∠AFC, ∴2∠AFC+∠APC=180°;

当点P、E、F在点A的左侧时,2∠AFC-∠APC=180°

理由:∵AB∠CD, ∴∠APC+∠DCP=180°, ∵CF平分∠DCP, ∴∠DCP=2∠PCF, ∴∠APC+2∠PCF=180°, ∵∠AFC=∠APC+∠PCF ∴∠PCF=∠AFC-∠APC

∴∠APC+2(∠AFC-∠APC)=180°, ∴2∠AFC-∠APC=180°.

∴ ∠APC与∠AF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PC=2∠AFC,2∠AFC-∠APC=180°,2∠AFC+∠APC=180°.

【解析】【分析】(1)①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DCA+∠CAB=180°,即可求出∠DCA,∠DCP的

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PCE,∠PCF的度数,可证得∠PCE=∠PCF,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结论;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出∠ECF的度数.

(2)分情况讨论:当点P在点A的右侧时,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证得∠APC=∠AFC+∠PCF,∠DCF=∠PCF;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出∠DCF=∠AFC=∠PCF;由此可得到∠APC与∠AFC之间的数量关系;当点P,E在点A的左侧,点F在点A的右侧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AFC=∠DCF,∠DCP+∠APC=180°;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

∠DCP=2∠DCF=2∠AFC,代入可得到∠APC与∠AFC之间的数量关系;当点P、E、F在点A的左侧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到∠APC+∠DCP=180°,∠DCP=2∠PCF,由此可推出∠APC+2∠PCF=180°;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到∠PCF=∠AFC-∠APC;然后代入可证得∠APC

16 / 20

与∠AFC之间的数量关系;综上所述可得到∠APC与∠AFC之间的所有数量关系.

17 / 20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20分 客观题(占比) 38.0(31.7%) 分值分布 主观题(占比) 82.0(68.3%) 客观题(占比) 12(50.0%) 题量分布 主观题(占比) 12(5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精心选一选:(本题共30分,每小题310(41.7%) 30.0(25.0%) 分) 细心答一答(本题共66分) 8(33.3%) 66.0(55.0%) 用心填一填(本题共24分,每小题46(25.0%) 24.0(20.0%) 分)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91.7%) 2 困难 (8.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 20

181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4.0(3.3%) 11 2 频数与频率 4.0(3.3%) 13 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几何问题 4.0(3.3%) 16 4 角平分线的定义 12.0(10.0%) 24 5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10.0(8.3%) 23 6 用样本估计总体 10.0(8.3%) 21 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 8.0(6.7%) 22 8 矩形的性质 3.0(2.5%) 4 9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古代数学问题 3.0(2.5%) 10 10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6.0(5.0%) 19 11 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8.0(6.7%) 22 12 平移的性质 3.0(2.5%) 4 13 整式的混合运算 19.0(15.8%) 7,17,23 14 解分式方程 9.0(7.5%) 8,18 15 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3.0(2.5%) 2 16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10.0(8.3%) 21 17 分式方程的增根 3.0(2.5%) 8

/ 20

1918 有理数大小比较 3.0(2.5%) 9 19 同底数幂的除法 3.0(2.5%) 5 20 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8.0(6.7%) 20 21 同旁内角 3.0(2.5%) 1 22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0.0(8.3%) 15,18 23 平行线的性质 19.0(15.8%) 6,14,24 24 利用分式运算化简求值 8.0(6.7%) 20 25 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7.0(5.8%) 9,12 26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3.0(2.5%) 3 27 平行公理及推论 3.0(2.5%) 6 28 扇形统计图 10.0(8.3%) 21 29 垂线 6.0(5.0%) 19 30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0(3.3%) 15

20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