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秋季腹泻病60例

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秋季腹泻病60例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3年9月 7 赤芍、川芎活血祛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能引血下行,皆为臣 药。生地、丹参、当归益阴养血,活血化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行 气宽胸,桔梗并能载药上行;柴胡疏肝解郁与桔梗、枳壳同用,尤 善理气行滞,使气行血畅,以上均为使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佐药。 诸药配伍,使气血和顺,瘀血得去。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丹参 具有抗凝降纤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川芎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 注: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P<0.05 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 6讨论 综上所述,说明血府逐瘀汤加味丹参不但能改善微循环,缓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中医认为:本方证为瘀血内阻,胸部 解患者痛苦,且无毒副作用,在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方面疗 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 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郁滞,清阳不 参考文献 升,故胸痛气短;病久不愈,瘀血停滞,络脉不通,故痛有定处如针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fM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o05:1472. 刺。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化瘀以止痛,同为君药。 【2】雷载权冲药学[MI.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78—280. 5疗效分析(见表)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秋季腹泻病6O例 郑少梅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五芩散;秋季腹泻病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26—0007—01 秋季腹泻病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多发于秋冬季,是轮状病 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3 ̄8 天会痊愈,但近几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婴幼儿护理不当,常使患 儿腹泻加重甚至迁延难愈,给患儿及家长带来痛苦和不必要的经 济负担,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60例,疗效明 显,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常。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 或红、白细胞偶见。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4治疗结果 所治60例患儿,治愈5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愈率占 86.7%;有效率占96.7%。 5病例介绍 1临床资料 李某某,女,11个月,于2011年1O月16日就诊。患儿3天来 1.1一般资料:2010年11月~2012年I1月,选择我院住院部西医 腹泻白色水样便,日泻10余次,每次量多,无脓血黏液,伴发热、呕 诊断为急性腹泻病患儿,临床表现呕吐、腹泻,大便每日3-5次, 重者可达10次以上,呈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无脓血黏 液,口干,尿少,可伴发热流涕轻微咳嗽等,舌淡红,指纹紫;查体 见脱水貌,腹部听诊可闻及肠鸣音活跃。粪常规显示:黄色稀水 便,镜检未见白细胞或偶见白细胞;60例患儿中,男性35例,女 性25例。年龄:2-6个月6例,6个月~l岁40例,l~2岁14例,病 程:3~5天l9例,5—7天13例,7天以上28例。按1992年4月北 京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研讨会制定的腹泻病诊治治疗试行方案, 60例均属急性,其中轻型10例,中型45例,重型5例。 1.2处方来源及组成:参苓白术散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 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白术、山药、人参、 炙甘草组成,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虚弱Ⅲ,五苓散来 源于《伤寒杂病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功用利 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水湿内停或兼表证。 吐,进食即吐,口渴喜饮,尿少、偶咳嗽、流涕。曾在外静点阿洛西林 钠并口服庆大霉素颗粒3天,治疗无效而来院。体检:T 38.5℃,烦 躁,时有哭闹,前囟、眼窝凹陷,唇较干,舌淡红,苔白稍干。咽稍红, 心肺(一);腹软,肠鸣音活跃,肛红。拟诊:秋季腹泻,中型。用参苓白 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人参3g、白术6g、白茯苓9 莲子肉9 薏 苡仁9 缩砂仁3g、桔梗3g、白扁豆9 山药9g、猪苓6g、泽泻3 桂枝6 炙甘草6g。每日1剂。静脉点滴1:1液补液。第2天体温 正常,呕吐停止,腹泻减轻,第3天腹泻停止,治愈出院。 6讨论与体会 6.1秋季腹泻系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因目,多发 生于秋、冬季节,发病急骤,常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多见于6个月一 2岁的婴幼儿,以呕吐、腹泻、发热为主症状腹泻呕吐重者可出现 脱水症状、口渴欲饮,尿量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多为自限性疾 病,但如误以为细菌感染而应用抗生素引起脾胃损伤,或小儿喜 2治疗方法 吮手、家长不注意卫生,造成小儿反复感染,秋季腹泻病病程将延 60例患儿西医均给补液预防或纠正脱水,并补充电解质,预 长,中医在治疗上有一定优势,效果理想。 防电解质紊乱,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 为主方治疗:人参3~6 白术6—9 白茯苓9-12g、莲子肉9 ̄12g、 薏苡仁9-12g、缩砂仁3~6 桔梗3~6g、白扁豆9—12g、山药9~ 12g、猪苓6~9 泽泻3—6 桂枝3~6 炙甘草3~6g。加减法:泄泻 次数达10次以上者,加升麻3~6g、葛根6~9 乌梅6~9g、诃子3— 6 肉苁蓉6-9g;呕吐厉害者加生姜6~9 姜半夏3-6g;发热、流 涕、咳嗽有表征者加荆芥3~6g、防风6-9g;腹痛甚者加白芍6~9g、 木香3~6 元胡6~9g。水煎两次,共取液汁150m],早中晚分三次 服用,每日1剂。呕吐频繁者暂停饮食,呕吐缓解后继续母乳哺 养,或喂稀释牛奶、米汤,2~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乳食。 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5天后,判断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儿科病 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 陕西省陇县中医医院(7212 ̄) 2013年5月9日收稿 6.2根据d,JL生理特点“脾常不足”,秋季腹泻病发病后表现为上 吐下泻,多属脾失健运,升清降浊功能失司,脾虚不运水湿,无湿 不成泻,故选用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中医在治疗泄泻 中又有“利小便以实大便”的临床经验,而《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膀 胱蓄水症的五苓散可以通利小便,故两方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利 水渗湿、温阳止泻之功。秋季腹泻病患儿常伴发热、流涕、咳嗽等, 对泄泻次数频繁者要大胆应用收涩剂,有人担心“闭门留寇”之 患,但急则治其标,腹泻剧烈,气阴耗伤,很快就要阴竭液脱之际, 首要之举是收敛固脱,再者五苓散中本身就有桂枝可以解表,故 腹泻较重患儿,加乌梅、诃子、肉苁蓉,不必迟疑。 参考文献 【1]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46—348.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53-2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