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_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_冀教版

来源:华拓科技网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75~76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等知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难点:掌握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毛巾

一、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2、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

3、表示面积和计算面积时要用什么单位?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我们今天把这些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边整理,边练习。

1、 让学生说出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师板书。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进率 10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 100

学生完成课本75页第1题

2、 让学生指出黑板的面积和周长,并说说面积和周长的含义。师板书含义。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大小。

出示课本第2题,学生回答1cm和1cm2的不同,并在练习本上完成1dm和1dm2画图,同桌互相检查对错。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生说师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4、 周长和面积的对比小结:

(1)不同点。面积和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计量单位三方面不同。

(2)相同点: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都要知道长和宽,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要知道边长。

完成第3、4题,全班交流。

5、 面积问题的实际应用。

学生自己读题并理解题意,解答。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边复习,边分层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三、巩固练习

课本76页1~6题。

第1题让学生完成。关注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

第2~5题学生完成,全班交流结果。

第6题,选做题。让学生明白文字和图的意思,再解答。问题(2)中解释为什么,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可以。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 )×( )

正方形的面积=( )×( )

(2)长方形的长16厘米,宽1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3)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数学课本的面积是200厘米。(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 )

(3)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那么面积也扩大2倍。( )

3.应用题

(1)有一块正方形铁板的周长是48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0米,宽1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菜地可以收萝卜6千克,这块菜地共可以收萝卜多少千克?

(3)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并分别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1、(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56厘米 192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

2、××××

3、(1)48÷4=12(分米)12×12=144(平方分米)

(2)30×15=450(平方米)450×6=2700(千克)

(3)画图略,周长12厘米,面积8平方厘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既掌握了所学知识,又知道了它们的内在联系,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一、填空题

(1)计算面积要用()单位,计算长度要用()单位

(2)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周长是()。

(3)长方形长8米,宽4米,它的面积( ),周长( )。

二、选择题

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

A、长×2+宽 B、(长+宽)×2C、长×宽

2、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面积是( )

A、16米 B、8平方米 C、16平方米

3、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是( )

A、不相等 B、相等 C、不一定相等

4、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减少4厘米,它的周长和原来长方形的周长(A、相等 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三、判断

1、小明的房间面积是15米。 ( )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它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 )

3、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4、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四,解决问题

1.一张长方形纸,长6分米,宽4分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一、(1)面积单位、长度单位(2)16平方分米、16分米(3)32平方米、24米

二、C、C、C、A、

三、××××

四、1、6-4=2(分米)4×2=8(平方分米)2、100÷4=25(平方厘米)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边长就是5厘米。长方形的周长:(4×5+5)×2=50(厘米)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进率 10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 100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面积: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大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建立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本节课是对学生学过的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周长和面积等进行综合复习和整理。在活动过程中,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然后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整节课边复习,边分层进行练习,使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和联系等有关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