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部审计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有哪些

内部审计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华拓科技网
内部审计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有哪些

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由部门、单位内部专职审计⼈员进⾏的审计。内部审计不仅是部门、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被纳⼊审计监督体系。同时内部审计影响质量控制,那么有哪些因素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实⾏质量控制应先了解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衡量审计⼯作符合审计标准的程度,包括⼈员的质量、⼯作的质量、审计结果(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质量控制只有紧紧围绕审计质量各要素进⾏,才能保证质量控制和程序制定的合理性和运⾏的有效性。

⼀、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

1.主观认识模糊、意识不强,实际操作⽅法单⼀。主观认识上表现在:(1)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认识模糊,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查问题、找⽑病,内部审计机构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忽视了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管理的职能,了审计⼯作的开展。(2)⽆竞争对⼿、思想松懈。由于内部审计的对象决定了审计机构独享审计权,审计机构不⽤担⼼竞争对⼿和业务来源,缺乏应有的竞争⼒,⽽更多的关⼼审计任务的完成、上级领导的态度,对建⽴健全内部质量控制缺乏热情。(3)企业与个⼈利益的⼀致性使内部审计⼈员对⼀些违纪违规⾏为视⽽不见;复杂的⼈际关系使内部审计⼈员不愿深⼊细查;领导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的时效、范围使审计⼈员不敢违背;众多理由使得审计⼈员在质量控制上意识不强。(4)对潜在风险认识不⾜。求数量、抢时间、搞突击,在质量控制上下功夫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审计中出现耗时、耗费的具体项⽬不愿深查,对不清楚的业务避重就轻,对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分析不透,处理问题上更多地依赖专业判断或个⼈偏好。

实际操作中表现在:⼀是重视专业胜任能⼒,对职业道德重视不够。在⼯作委派上考虑较多的是专业胜任能⼒,对审计⼈员及助理⼈员的独⽴性及职业道德考虑较少;在培训中注重业务,对职业道德教育抓得不够。⼆是对指导、监督、复核不重视:缺乏对审计执⾏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监督和检查;未建⽴分级督导、复核制度,对所聘⽤的助理⼈员事前没进⾏必要的培训,甚⾄未编制审计计划以传达审计指导意见;在具体项⽬审计过程中重操作,轻督导,往往在出了问题时才予以督查;审计报告阶段对⼯作底稿未实⾏多级复核。

2.⼈员素质有待提⾼。⼀些审计⼈员财会知识不熟练,对新的会计准则理解不透彻,对新的问题拿不准;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对经济合同理解⽚⾯,对相关税收吃不准,抓不住;对审计理论不求甚解等,在审计实践中碰到问题时,存在回避现象,靠现学现⽤或靠经验审计很多内部审计⼈员来⾃财会队伍,专业单⼀,后续教育跟不上,缺乏必要的审计理论。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只掌握某⼀⽅⾯的知识,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编制的⼯作底稿不规范、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充分、专业判断不合理、审计建议可操作性不强;加⼤了审计风险,降低了审计质量。

3.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当前,国有企业在改制、改组过程中,有的内部审计机构被撤销,有的被弱化,有的把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合并综合办公,归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主管分管,或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专业⼈员配备不全,在审计实务中⼤量依靠助理⼈员实施,造成内审机构及其⼈员⼯作独⽴性不强,了审计⼯作的开展,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质量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要求审计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每项⼯作必须为其他⼈员的⼯作质量提供保障,⽽不是孤⽴的。⽬前,⼀些企业未根据实际建⽴健全⼀套⾏之有效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缺乏宏观指导,责任不清、奖罚不明,操作程序不规范,随意性⼤。

4.缺乏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企业⾃⾝缺乏科学的、量化的评价审计质量的标准,在⼀些企业中就没有评价标准,⽽是以业务量的多少、查处问题的多少来衡量其质量的⾼低;上级部门对下级的考核评价指标单⼀且实施考核监督较少;对内部审计⼯作质量控制缺乏推动⼒。

⼆、搞好审计质量控制的途径

1.完善机构设置是搞好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没有完善的机构,质量控制将⽆从谈起。因此,要建⽴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管理,增强内部审计的独⽴性,强化督导⼒量,把素质好、业务精、能⼒强的⼈员充实到审计岗位上。2.提⾼审计⼈员综合素质是提⾼审计质量的基本保证。审计⼈员综合素质的提⾼是使审计质量提⾼的总体要求,要有⾼质量的审计就必须有⾼质量的审计⼈才。审计⼈员必须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依法审计,做到独⽴、客观、公正,并保持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具体从以下⽅⾯着⼿解决:(1)加⼤培训⼒度。审计⼯作的对象之⼀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随着我国加⼊WTO,各种会计准则相应出台并不断变化,各种税收不断适时调整,审计⼯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因此,要科学、合理地把审计⼯作与培训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安排审计⼈员进⾏业务培训,促进审计⼈员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审计⽅法,提⾼业务能⼒。(2)⼤⼒提倡⾃学。内部审计不能仅为完成任务⽽疲于奔命,应⿎励审计⼈员提⾼⾃学意识,是提⾼审计⼈员层次的重要途径,审计⼈员可以通过参加职称考试或CPA等资格考试,使⾃⼰在不断学习中提⾼理论知识⽔平,进⽽提⾼审计⼯作质量。(3)及时交流和讨论。项⽬实施的计划阶段,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多对实施项⽬的具体⽬标、需要获取哪些重要证据、如何获取证据及证据的证明⼒等进⾏讨论;实施阶段,多对审计证据与认定的关系及专业判断作讨论;报告阶段,多对审计意见及建议作讨论。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业务⽔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审计⼈员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审计⼯作⽅法,可以及时

获取⼀些间接知识,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同时可使审计证据更经济、适当,审计报告更具说服⼒和审计建议更具可操作性。

3.从建⽴健全质量控制制度上遏制审计质量滑坡。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建⽴健全各项审计制度,加快内部审计⼯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1)全⾯质量控制制度是搞好质量控制的根本。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原则、专业胜任能⼒、⼯作委派、督导、咨询、业务承接、监控等。制定全⾯质量控制和程序要使其有效且切合实际。⾸先要考虑⼈员职业道德、业务能⼒,⼯作的委派要与其实际能⼒相适应,做到任务具体、职责明确,⽤规章制度规范和管理⼯作;要在实际⼯作中不断完善全⾯质量控制与程序,并采取措施保证各项制度全⾯贯彻落实;建⽴激励与约束机制,奖罚分明。确保所有审计⼯作符合独⽴审计准则的要求。(2)项⽬质量控制制度是搞好质量控制的关键。审计⼈员要在执⾏全⾯质量控制和程序中适⽤于审计项⽬的质量控制程序;督导⼈员应当在考虑助理⼈员的专业胜任能⼒等情况下,合理确定对其⼯作进⾏指导、监督和复核的⽅式及程度。对每⼀个业务项⽬都必须从头严抓,按操作程序做好每⼀步,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传达指导意见,监督审计全过程,了解出现的重要会计和审计问题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同时,严格执⾏复核制度,任何⼀级都要具体明确复核内容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层层把关,确保每⼀个项⽬的每⼀个环节⾃始⾄终符合独⽴审计准则的要求。

4.进⾏审计全过程控制。(1)认真规划审计计划。周-密安排审前准备⼯作,做到科学、合理,全⾯考虑;审计⽅案要⽬标明确、内容详细、分⼯具体合理并与其专业胜任能⼒相适应;要使审计⼈员充分了解审计的⽬标、内容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确认资料间异常的关系和意外的波动,以便找出存在潜在风险的领域。项⽬负责⼈要对重要的会计问题、审计问题、重要的审计领域、重点的审计程序、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及时传达到每⼀位审计⼈员。(2)加强实施中的指导和监督。审计实施过程实际上是收集整理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质和核⼼,不同的审计证据可以实现不同的审计⽬标,因此在审计实施中,要加强指导,促使审计⼈员以最经济、最合理的审计程序获取⽀持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但不能因为审计证据的经济性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审计程序的理由。督导⼈员应适时检查、指导,现场解决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分歧,确保审计程序按计划实施。对涉及到的新问题或审计⼈员拿不准的问题,可以查阅资料、向专家咨询,也可以通过开会讨论,使新问题充分显现,使审计证据能充分⽀持对审计事项的认定。(3)强化⼯作底稿及审计报告的复核。⼀张⼯作底稿通常由⼀⼈完成,编制者对有关资料的引⽤、对有关事项的判断、对审计结论的确定、对会计数据的加计复算都可能出现误差,因此,审计外勤⼯作完成后,应对审计⼯作底稿进⾏多层次的复核;对审计报告的措辞、发表的意见及有关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要由审计部门负责⼈作最后重点把握,⼀字⼀句斟酌,以减少或消除⼈为的审计误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审计报告能真实地反映被审单位的实际状况。

5.建⽴质量评价体系,督促审计质量提⾼。建⽴⼀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业务质量进⾏综合考核评价,是督促审计质量健康发展的动⼒之⼀;建⽴质量控制体系应从两⽅⾯着⼿:(1)定性⽅⾯。依据全⾯质量控制内容,分项实施评价与考核。机构的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健全、⼈员培训及督导、复核等是否根据企业实际得到建⽴和完善作为全⾯质量考核内容。针对具体项⽬着重从以下⽅⾯考核:审计计划是否明确了重要会计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分⼯是否合理,⼯作底稿是否规范,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是否适当,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是否准确、及时,是否督促被审计单位按时进⾏了整改。(2)定量⽅⾯。先根据定性⽅⾯的内容分别以百分制判分,确定每⼀项所得分数,再将各项⽬分别赋予权重并使项⽬权重合计等于1,⽤各项⽬所得分值分别乘以该项⽬所赋予的权重,即可得到质量考核应得分数。最后根据考核标准认定审计质量的⾼低。

总之,要提⾼内部审计⼯作的质量,必须充分把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为企业服务这⼀宗旨。提⾼认识,量⼒⽽⾏,突出重点,不断改进审计⽅法;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作制度和规范审计⼯作程序。以上就是关于这⽅⾯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些⽐较棘⼿的法律问题,⽽您⼜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店铺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并且我们店铺还⽀持线上指定地区筛选律师,并且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