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11校联考分析
台州一中 黄秀敏 台州中学 徐丰来
新课程的实施对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以及一大堆陌生的历史术语、教育专业术语,对处在一线的教师来说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历史教学,我们对高一11校历史期末质量评估试题作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1、突显新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历史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历史课程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应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强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增强民族意识、世界意识、科学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在内容上体现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新课程改革革新课程内容,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生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2、面向全体学生
高一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多,涉及范围广,第一学期学习的内容就包括了政治、经济等历史知识,在知识结构构建中实施专题式的学习方式,对不少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一学生来讲要掌握全面准确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命题过程中充分考虑高一学生的学识水平,使这次期末评估真正起考查的效用。
3、注重个性发展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确定要适应社会对多样人才的需要。要力争做到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能提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对历史课程的不同需求,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本卷在命题时以梯度式的题目对学生的水平进行区分。
4、贴近现实生活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是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历史学习应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使学生能与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可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习就成为了一种容易而且有实际价值的事情。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回归教材
高一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双基是本卷的重点。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考查占了近75%,选择题部分联评卷有21题,共42分,非联评卷24题,共48分。非选择题部分联评卷中有46分,主要是26、27、28(1)(2)(3)(4)、29(1)(2)(3)。非联评卷中有46分,主要有26、27、28(1)(2)(3)(4)、29(1)(2)(3)。例如26题为图说题,共 12分。“图说”内容包括照
1
片所反映的时间、主要的史实与重要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基本历史分析能力。
2.重视“覆盖面”,突出主干知识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教学内容较多,主要是《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前五个专题。为了夯实基础,两套期末试题考查的内容涉及广泛。从内容角度看,有政治、经济等等;从能力角度看,有考查识记能力、历史概念分析、原因结果分析、概括综合分析、史学理论运用等等,所考内容大都是教材的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
考点知识板块、模块分布情况 政治史 内 容 选择题 非选择题 选择题 非选择题 联评卷分值 38分 25分 25分 12分 12分 25分 25分 经济史 非联评卷分值 38分 3.创设新情景,解决“新”问题
历史的一大特点就是过去性,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在命题过程中通过创设新情景,设计“新”问题,为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搭建桥梁。如联评卷选择题部份中的3、9、22、24题。非选择题中的28题。
4.关注热点,体现时代性
历史新课标强调:“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历史与时事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两套期末试题通过一些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最大限度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如联评卷非选择题29题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三、成绩概况
11 所重点中学的总人数为10778,均分为71.6,从高一的实际情况看,还是基本达到台州市教研室的命题难度要求。具体情况见下表一、表二、表三。
表一:11所学校选择题、非选择题得分情况 学校 1-25题 (选择题) 26题 27题 28题 29题 台州中学 天台中学 仙居中学 路桥中学 回浦中学 台州一中 黄岩中学 温岭中学 三门中学
42.85 40.74 40.17 39.96 41.1 39.83 39.99 39.65 36.19 8.94 8.98 8.81 8.32 8.75 8.6 8.57 7.99 7.73 9.86 9.91 9.48 9.62 9.06 9.08 9.19 9.13 7.96 9.75 8.49 8.57 9.17 8.14 8.63 8.49 8.55 6.83 7.43 7.09 7.07 6.54 6.38 6.81 6.73 6.7 5.95 2
温岭二中 新河中学
35.78 35.63 7.54 7.16 7.05 7.69 7.28 6.75 5.68 5.4 表二:11所学校均分排行。 学校 考生数 平均分 标准差 标准分 差异系数 最高分 最低分 优秀率 优良率 及格率 台州中学 天台中学 仙居中学 路桥中学 回浦中学 台州一中 黄岩中学 温岭中学 三门中学 温岭二中 新河中学 总体
1165 867 986 821 1003 980 879 1424 919 722 1012 10778 78.8 75.2 74.1 73.7 73.5 73.2 73 72 63.3 71.6 8.503 9.096 9.1 9.214 9.086 9.059 9.691 9.663 0.846 0.395 0.271 0.227 0.208 0.175 0.143 0.04 -0.65 11.873 12.703 12.832 12.867 12.688 12.651 13.532 13.494 14.428 13.208 14.001 14.78 97 95 94 96 92 94 94 94 95 91 97 45 45.923 91.674 98.798 14 28.835 85.121 96.655 40 25.963 80.933 96.045 42 23.995 78.076 96.102 27 23.529 78.7 95.912 16 21.531 78.367 96.02 34 23.208 76.5 93.288 35 20.084 72.331 92.767 31 31 16 14 6.202 43.09 79.108 2.632 40.028 75.762 2.47 38.439 74.209 20 70 90 .9 10.332 9.458 -0.879 10.6 0 63 10.026 -0.859 表三:11所学校各档人数统计。 学校 考生数 平均分 d100_90 d90_80 d80_70 d70_60 d60_50 d50_40 d40_30 d30_20 d20_10 d10_0台州一中 回浦中学 台州中学 路桥中学 三门中学 天台中学 黄岩中学 温岭二中 温岭中学 新河中学 仙居中学 总体
980 1003 1165 821 919 867 879 722 1424 1012 986 10778 73.2 73.5 78.8 73.7 .9 75.2 73 63.3 72 63 74.1 71.6 19 8 99 24 4 22 18 1 19 0 26 240 230 276 482 211 66 272 223 20 328 34 276 2418 411 410 434 328 247 361 357 171 557 230 404 3910 253 230 126 197 316 167 191 284 371 401 217 2753 61 20 56 225 35 77 191 121 256 50 1156 3 13 4 5 50 9 11 48 25 71 13 252 1 1 0 0 11 0 2 7 3 19 0 44 1 1 0 0 0 0 0 0 0 0 0 2 1 0 0 0 0 1 0 0 0 1 0 3 000000000000四、学生答题分析 (一)试卷失分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1)时间掌握不准确。如26题,关于回归的时间写成1999年的很多,尼克松访华时间错写的也不在少数。再如 29题,在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等时间记忆比较混乱。 (2)一些基本概念把握上犯低级错误。如29题,写交通工具的有写成电灯等等。
3
(3)其它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张冠李戴闹笑话。如26题,将美国总统尼克松写成克林顿;把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写成改革开放新时代美国总统访华。对于意义的表述失分严重,主要问题在于表述的不科学、不完整、不明了。
2、基本历史分析能力薄弱。
如27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明清时期政治特点。有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材料题的分析方法,脱离材料分析。
3、语言表达方面问题较多。(1)错别字现象。(2)语言表达不清,概括不准、不全面。 (二)失分原因分析
1、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和审题不到位。
比如29题,最后一小题问“哪些认识?”,很多同学只答一点;第二次工业在交通工具方面的成果,有的答到通信工具,有的把两次工业的成果混淆起来。 比如26题,对图片信息的把握不准确,导致大量的失分。
2、答题缺乏针对性,意思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内容观点显得比较松散。主要在对图片事件历史意义的表述上面。
3、答题不注意规范性。没有标题,没有序号,没有明显的段落,字迹模糊不清,错别字连篇等等。
五、教学建议
针对这次考试所暴露的问题,对高一历史教学提几点建议:
1、认真制定详实可行的年度或学期复习计划。试卷反映的问题暴露了有些学校没有切实完成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当然跟整个高一历史内容多,时间紧有关系。
2、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历史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这样几个方面要注意: (1)加强审题指导,注意答题规范。
(2)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只有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进行能力培养和提高。 (3)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特别是主观材料题。
3、引导学生多关注史学最新发展。从新课改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以及人类所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已成为历史学科考查的重点。注意了解文明史的基本概念,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了解文明史的结构,即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三大组成部分。用文明史的观点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
4、采用相对有效的教学与复习模式,针对今年上海高考题出现的案例分析试题,可以考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比较常见的有问题情景、活动情景、交往情景等,就历史教学而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地图、图表等内容,设置教学情景,或利用其他文本材料、实物图片材料等,创设新情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