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高年级段课堂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高年级段课堂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华拓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高年级段课堂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陈嘉莹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28期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和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社会对于学生的音乐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二声部合唱一直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不尽人意。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我们必须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研究和探索一种新的适合现阶段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二声部合唱; 教学方法探究

在素质教育开展的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在同步实施,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课堂中,音乐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歌唱教学占据很大比重,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也是我国音乐教学大纲中的重要教学目标。演唱有多种形式,包括独唱、齐唱和二声部合唱,我国目前的音乐教材中,在小学高年级学段开始培养学生二声部合唱的能力,这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成果的高度体现。 一、小学音乐教育二声部合唱教学现况

就我国目前的小学音樂教材来看,课本内容很大一部分都是锻炼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并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材中开始安排二声部合唱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识谱视唱能力参差不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难度较大,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大部分老师对二声部合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把二声部合唱歌曲作为单声部歌曲处理,将二声部合唱教学与单声部齐唱混为一谈,忽视了小学音乐教材大纲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熟知新课程标准音乐教材的大纲要求,通读教材内容,制定教学框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专业化的训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解决二声部合唱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将小学音乐教育引入正轨。 二、提升学生二声部合唱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兴趣和合唱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音乐老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放在第一位。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播放优秀的合唱作品,例如,二声部经典合唱曲目《彩虹糖的梦》这首歌,老师可以将男同学和女同学分为两组,男同学演唱低声部乐乐熊部分,女同学演唱高声部兔兔部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对二声部合唱的兴趣,激励他们多模仿,通过模仿其中的节奏和旋律,形成音高和节奏的概念意识,让学生了解合唱歌曲中的和声要素,体会合唱的魅力和韵味,为以后的二声部合唱教学做好铺垫。老师在播放合唱作品是要注意播放简单、旋律节奏明显、有特色的经典作品,易学易懂,不可一上来就播放多声部合唱的复杂歌曲,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或者,让学生观摩自己学校合唱演出光盘,通过身边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高学段二声部合唱教学的顺利开展,可以从低学段培养学生的歌唱意识,通过低学段音准和识谱视唱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又或者在低学段对学生开展二声部的单音训练,体会二声部单音的演唱效果,为以后的合唱打好基础。 (二)加强学生二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

音准是决定合唱的基础,在二声部合唱中由于存在两个声部,为了在演唱的时候做到每个声部发音准确,就需要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加强对音准的训练。在对学生练声时发现,单声部训练音准效果较好,因此我们可以将两个声部的音准分开训练,这样就可以避免低声部在合唱时跟唱主旋律的情况。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乐器纠正学生的音准,比如用钢琴就经常用来纠正音准高低问题。而且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进一步提高音准度。只有正确掌握两个声部的音准,才能确保主副旋律的完美契合,呈现出二声部合唱的效果。 (三)教师引导教学

教师的专业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的教学成果,教师个人演唱水平高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在接触新的二声部歌曲是,可以由老师演奏其中一个声部,让学生演唱另一声部,经过少许时间的联系再变换声部,让学生熟悉两个声部的演唱,如此循环,在学生完全掌握以后,二声部合唱就变得水到渠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教导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避免只是扯着喉咙喊唱,时刻注意学生的歌唱状态。二声部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难点,需要老师不断花心思探索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老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结合自身的文化基地和音乐认知,对作品进行艺术化处理,将二声部合唱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四)娱乐式教学

在二声部合唱之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趣的训练,例如深呼吸联系,用半打哈欠半呼气的方式娱乐化训练,让学生放松下巴和喉咙,为合唱发生做准备。又或者让学生比较气息控制的高音与白声的区别,通过分析与辨别,提高学生对声音的鉴别意识和鉴别能力,加强学生对发声的科学认知。 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的演唱能力在很大层面上展现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二声部合唱在演唱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能在以小组或者班级为单位的音乐课堂中实现二声部合唱,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成果的高度体现。通过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革新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丽莉.小学高段课堂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方法探究[J].北方音乐,2016,36(03):110.

[2]孙静.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3]周妍妍.音乐课堂中合唱歌曲的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教材为例[J].甘肃教育,2017(22):90-91. 作者简介

陈嘉莹(1992.01—),女,汉族,籍贯:广东省惠州市,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惠州市水口大湖学校,研究方向:音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