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省干PTN网络部署关键技术探讨

省干PTN网络部署关键技术探讨

来源:华拓科技网
i; ;业务与支撑系统;; 省干P T N网络部署关键技术探讨 张华荣,张优训,李勇,蚁泽纯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I) 【摘要】 从通信行业未来以LTE、集团客户为主的业务网发展趋势出发,梳理省干建设PTN网络的必要性及要点,并分析 讨论省干PTN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网络建设模型及组网要点,拓展了不同场景下省干PTN系统部署长期演进组 网架构的研究视角,为大数据时代省干PTN传输网部署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推动省干PTN网络建设。 【关键词J LTE PTN CEP L2/L3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I11() )14)一03一()1 38¨5 l 刖吾 2业务网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尤其在LTE业务、集团 2013年8月,连续下发了“国家宽带战略” (国发[2013]31号)及“促进信息消费”(国发[2013] 32号)两个文件,明确了加快宽带网络建设的技术路 线、发展时间表、五项重点任务和七个方面的扶持措 施,发展宽带成为国家战略。随着“国家宽带战略” 正式发布,各大通信运营商的全业务竞争日趋激烈, 客户业务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传输技术在带宽承 载能力上出现较大的突破(如100G波分、40G/100G PTN、1 0G PON),省干传输网从原来需求配套专 业逐步转变为基础网络专业,重要性不断提升,形成 为各业务需求专业“枝叶”输送养分的树形“主干脉 络”。 急需寻找下一个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业务增长 点、突破点。因此,LTE、集团客户业务的发展具有 重要战略意义。 现阶段,中国通信运营商传输网面向全业务发展 的网络架构已具雏形。但是与网络、业务发展的需求 现阶段,中国通信运营商省干传输网的整体能力 仍然不足,无法全面、快速地满足LTE、集团客户等 业务发展需求,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通信运营商逐步 偏向采用“精细化、简洁化、宽带化、集约化、可持 续”策略,积极推动省干传输网IP化进程,组建省内 干线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 和速度相比,省干PTN的整体资源、带宽能力仍然不 足,无法全面、快速地满足LTE基站接入、集团客户 发展等需求。 一方面,随着大客户业务IP化和宽带化趋势,接 口则从TDM转向FE/GE以太网接口,省干SDH已经无 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随着LTE的网络部 署,核心网元S-GWS ̄EIMME将主要部署在省内中心城 传输网(下称“省干PTN”)。 市,提出了LTE基站回传跨地市流量需求,而现网以 收稿日期:2}】1 4-¨1 21 波分、SDH为主的省干传输网络暂无法满足省干L3业 责任编辑:袁婷yuanting@mbcom 务需求。因此,为应对大数据时代省干传输网“大容 1 38 l ;i ;业务与支撑系统ii ◆转发到本地SGW/MME协议封装:Ethernet/IP; ◆通过L3 VPN转送到远端的协议封装:LSP标签/ VRF标签/IP。 (2)对于X2接口,先通过接人汇聚层的隧道送 到核心PTN节点,完成L2/L3桥接后,再通过L3 VPN (包括本地转发和远端VPN转发)转发到接入汇聚层 的隧道,向下传送到目的基站。 (2)路由转发方案(见图3) L2 gP,,a 一辨 1¨ 誊 嬲 "蝴畔一 由此可见,省干具备L3功能的LTE回传 PTN系统建设应用,关键技术之一是要解决 好L2/L3的桥接。目前业界对于L3/L3的桥 接环回方式主要有三种:外部环回、内部实 接口环回和内部虚接口环回,其中内部虚接 口环回方案是最灵活、高效的。三种方式的 优劣对比及推荐应用场景如表1昕示。 3.4流量监控 图3 PTN设备L3层路由转发示意图 省干PTN网络的大量部署给网络运维管 理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尤其在省干部署 ◆在省干L3 PTN网络内,静态L3 VPN采用报文 封装,通过虚拟路由转发实例(VRF)标签与隧道 (LSP)标签的封装方式进行路由; PTN系统后,如何对省干/本地PTN系统网元性能、网 络端到端链路质量、数据流量、带宽利用率开展统一 监控管理,如何充分挖掘PTN网络大量数据价值,如 何实现实时流量监控、流量预测/分析,成为制约省干 ◆省干L3 PTN内部设备仍然采用PTN原有的隧 道技术,根据LSP标签进行转发,仅在L2/L3桥接点, PTN设备进行PW ̄EIVRF之间的关联; ◆在本地城域网L2/L3桥接点,根据用户IP报文头 目的地址信息,查找到vRF标签、LSP标签及下一跳信 息,进行L3 VPN封装,通过UNI接口与省干PTN设备 对接实现分组转发和L3 VPN路由功能。 同时,省干L3 PTN网络中多种保护方式可相结 合使用,如vRRP可与双归、VPN FRR ̄,合使用, VPN FRR也可与L2的线性、环网保护配合使用,保护 机制多种多样,提高了省干L3 PTN网络的安全性。 PTN部署效果的关键,并对全网资源协调提出更高要 求,这也就提出了省网统一部署PTN流量监控系统的 需求。 PTN流量监控系统是网管系统的最主要内容之 一,通过性能与流量监测获取各种主要的网络性能指 标值,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掌握网络的运行状态,变被 动维护为主动维护,发现网络的行为规律并形成专业 流量数据分析报表,为PTN网络规划、发现和排除故 障、分析网络总体运行状态提供基本手段。 PTN流量监控系统在省干网络的部署中,可通 过各地市部署的数据采集器从PTN网络提取网端口数 据、网元性能及端到端流量等指标,并定期将各地市 整理后的流量数据上报给省公司流量监控平台,由设 置在省公司的PTN流量监控服务器统一进行流量分 3.3 L2/L3桥接 目前,业界PTN承载LTE的解决方案以采用L2 VPN+L3 VPN(静态)组网为主,即:在本地PTN 网络与省干PTN网络对接前,仍然采用Line的组网 技术,在本地网核心PTN节点终结接入汇聚的Line业 务,内部完成L2; ̄jIL3的桥接,进入 ̄IjL3 VPN转发处 理,再与省干PTN对接: (1)对于s1流量,通过接入汇聚层的隧道送到核  ̄,PTN节点,完成L2/L3桥接后,再通过PTN核心节 点的L3 VPN转发到相应的sGW或MME; 析、监控及生成报表,各地市通过DCN网络访问省公 司服务器进行运维管理,后期流量监控系统可升级实 现反向控制功能。 3.5大容量设备、高速率接口 软银在201 1移动世界大会(MWC201 1)宣布: 过去十年数据流量增加了1 000倍,并预测未来十年将 1 40 I 燃 噩业务与支撑系统 ;;; 表1 L2/L3桥接方案技术对比 对比项目 方案一:外部环回 方案二:内部实接口环回 方案三:内部虚接口环回 络中引入大容量40GE/100GE接 口。但目前40km的40GE端口行 业标准有待完善,100GE端口技 L2层伪线终结于设备的物理 设备内部完成PW终结处 端口,通过外部端口光纤环 与外部环回方式类似,占 方案描述 用交换网端口资源在内部 理,并通过虚端口接入 回到另外端口,进入L3 VPN  ̄IjL3 VPN的V1KF处理, 的V1KF进行处理 桥接,但不需要外部跳线 不占用设备端口资源 (1)桥接方式高效、配 (1)网管维护工作量大; 置灵活; 术成熟度有待提升,且单端口成 本仍较高,在省干层面大规模应 用的前提条件尚不具备。具体考 虑影11 ̄40GE/100GE应用的因素 时,需要着眼于网络的全局,除 了传输网络设备外,还有客户端 设备、核心网设备等,同时要考 虑对现有网络的兼容性。 综上所述,省干PTN部 优点 技术成熟度高,实现难度小 (2)安全性较方案一高; (2)多个L2接口可共用 (3)技术实现难度较小 一个L3虚拟接口,节省 Ip地址资源 (1)浪费~半端口和容量; (1)浪费一半端口和容 缺点 (2)占用大量IP地址资源; 量; 不同厂家的产品成熟度 (3)现网平滑升级难度大; (2)占用大量IP地址资 不(4)跳纤引入新的故障点有局限性 一; 源; ,(5)配置和维护工作量大 (3)配置和维护工作量大 在现网设备端口资源使用 在新建L2/L3桥接节点率不高的情况下采用此方 案进行平滑升级 优选此方案 , 推荐应用 场景 不推荐 署初期,应重点关注PTN设备 容量,搭建可满足后期平滑演 进的系统平台;省干PTN ̄[3署 再增加1 000倍。集客业务近两年来的增长是过去十年 间的总和,端口需求由起初2M、FE及少量155M电路 为主到现在的普遍GE接入需求,后续将逐步发展至更 中期,待40GE/100GE端口标 准、产品成熟度和成本等均满足引入条件后,可根据 业务发展按需、分区域逐步引入。 大的接入带宽需求;同时,LTE对回传网络的带宽需 求由2G/3G时期的几兆、几十兆发展到LT邯寸期的几 百兆。 一3.6互通端口 为增强PTN网络开放性,进一步降低PTN建网成 本,推进技术成熟,省干PTN网络将可能采用多厂家 方面是省干层面不断增长的带宽流量需求, 组网方案,这就要求不同厂家的PTN设备均满足省干 PTN多厂家组网的互通要求,可提供技术标准统一的 互通端口,满足承载业务的端到端管理需求。 目前,PTN互通端口主要有uNI和NNI两种。 UNI互通模型是指两端PTN设备通过业务适配模块 进行互连,即业务接口互通;NNI互通模型是指两端 PTN设备通过线路适配模块进行互连,即网络/线路接 口互通。由于来自UNI互通接口的是业务,其互通对 接端设备可以看作是与基站、集团客户等一样的客户 侧设备,即业务侧端口。采用NNI接口互通时,要求 两个厂家设备在同一个域中(即共网管系统),以实 现对PTN网络的有效管理,但受限于现阶段网管互通 要求省干PTN设备具备更大的容量及扩容能力;另 一方面是现网PTN设备整体容量偏小(普遍在320G 以下)、槽位与端口扩展余量不足、端口速率受限于 10GE的局限性。两者之间突出的矛盾以及业务重要 性,对PTN设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正是推 动行业对PTN设备优化升级的动力所在。 在设备容量上,省干PTN需要引入大容量设备, 考虑到中后期集团客户业务发展需求以及LTE在省内 跨地市调度,建议在业务需求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市节 点部署T级别、多槽位的PTN设备,其他地市考虑选 用中容量PTN设备。目前,业界多个厂家宣称可提供 具备商用条件的T级别、单端槽位大于60个的大容量 PTN设备,省干层面已具备搭建大容量PTN系统平台 的条件。 在组网速率上,省干PTN网络部署中期,多业务 技术或综合网管系统成熟度,故在PTN互通中,NNI 互通技术更为关键且较难实现,需要同时满足PTN网 络业务、保护、OAM、QoS和同步等五个层面的互通 要求。因此,现阶段互通端口技术以UNI为主。 承载场景下的容量瓶颈明显,因此有必要在省干PTN网 省干PTN多厂家组网时,主要有分层互通、分域 201 4年第3一期l蔫l4 I 1 41I i业务与支撑系统; 互通两种互通应用场景。如图4所示: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张俊华,冯琳琳.LTE 承载网建设方案[J】. 。 省干PTN系 接 业 入 务 通信管理与技术, 层 控 业 制 2012(3). 务 监 -T'PTN ̄统 [4】余征然.面向LTE的 兀 厂家A 城域传送网网络架构 分析及演进策略研 (a)分层互通 (b)分域互通 究L『】 邮电设计技术, 图4 PTN分层/分域互通场景示意图 2012(5):38-42. 【5】张优训,张华荣.面向 (1)分层互通用于本地与省干PTN网络、省干与 LTE技术的传输承载网组网架构探讨U】.移动通信, 国干PTN网络对接,各类业务从接入侧厂家A的PTN 2013(5). 网络接入,经过各层传送和汇聚,最终送达核心侧厂 [6]吕吉贺,周和香,陈旭盈,等.面向集团客户专线的 家B的省干PTN网络后进入业务控制单元(如基站控制 PTN技术组网策略分析U】.中国新通信,2013(12): 器SGW/MME),其互通节点一般位于各个地市省干 91. 中心节点; 【7]张成梅,董勇,洪峰.浅谈PTN网络流量规划和流量控 (2)分域互通用于省干PTN系统间对接,类似于 制U】.移动通信,2013(3):153-157.★ 省干双平面,每个厂家的PTN网络都实现从基站和各 类客户到其业务控制单元的端到端连接,只是在核心 层进行互连互通,其互通节点一般位于省干中心节点 (如省会)。 综上所述,省干分层互通、分域互通推荐采用 张华荣:工程师,理学硕士毕业于中 UNI方式(成熟、简单、易实施、实现难度小),同 山大学,现任职于广东省电信规划设 计院有限公司,省通信学会会员,从 时由于现阶段不同厂家PTN间NNI互通尚待完善,待 事传输网工程设计、咨询设计工作, 技术成熟后作为未来演进目标。 研究方向为光纤通信网、P0N/PTN/ 0TN通信技术等。 4总结 张优训:工程师,理学硕士毕业于中 本文从大数据时代业务网发展趋势出发,讨论省 山大学,现任职于广东省电信规划设 干PTN网络建设必要性、分析组网关键技术、提出网 计院有限公司,传输所所长,注册咨 络建设模型、总结部署要点。下一阶段,将重点研究 询工程师,从事传输网工程设计、咨 询设计工作,研究方向为光纤通信 省干PTN部署的组网建设模型,对系统平台方案、组 网、PON/PTN/OTN通信技术等。 网架构方案以及组网规划要点进行深入探讨,给出适 用于省干网络现状的PTN部署场景模型。 李勇:助理工程师,硕士毕业于南京 邮电大学,现任职于广东省电信规划 参考文献: 设计院有限公司,通信设计师,从事 传输网工程设计、咨询设计工作,研 [1]徐荣,任磊,邓春胜.分组传送技术与测试[M】.北京: ◆ 究方向为PON/PTN/0TN通信技术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 [2】龚倩,邓春胜,王强,等.PTN规划建设与运维实战 1 42 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