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 A卷 )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总 分 任课教师签名 学生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学生系别_____专业____年级____班级____ 课程名称__经 济 地 理 学__考试日期______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一、填空题(24分,每空1分)
1、赫希曼认为,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___效应和___效应。
2、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是指用___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___来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
3、研究表明,技术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为___的过程,而制度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出___的特征,这就促成了以生产要素为边界的国际分工的发展。
4、从经济地理研究的思维方法上看,___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而___分析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5、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___和___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6、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中,佩鲁的___理论和冈纳·缪尔达尔的__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
7、工业原料根据空间分布和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可分为___和___。 8、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主要研究了___、___、___三大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9、现代区位理论的追求目标和理论特色分别是___和___。
10、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___和___决定的。 11、劳动力因子主要从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12、企业空间扩张作为社会经济现象主要存在___、___的两种地理扩散规律。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3、狭义的贸易投资一体化 14、经济区 15、区域经济结构 16、规模经济效益 1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简答题(24分,每题8分)
18、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19、胡佛和费希尔所划分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0、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四、论述题(32分,每题16分)
21、下图反映的是大众汽车全球生产线,试结合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举例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如何发展民族汽车工业?
22、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
参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4分,每空1分)
1、赫希曼认为,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2、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是指用绝对指标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 3、研究表明,技术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为“分解”的过程,而制度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出“一体化”的特征,这就促成了以生产要素为边界的国际分工的发展。
4、从经济地理研究的思维方法上看,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而结构主义分析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5、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6、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中,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
7、工业原料根据空间分布和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可分为遍在原料/纯原料和局地原料/损重原料。
8、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主要研究了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三大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9、现代区位理论的追求目标和理论特色分别是地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和宏观动态平衡。
10、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和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11、劳动力因子主要从劳动力特色、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移动四个方面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12、企业空间扩张作为社会经济现象主要存在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的两种地理扩散规律。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3、经济区: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14、狭义的贸易投资一体化是指在以公司为主导的、以要素分工为特点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和全球化经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在公司的安排下,围绕着公司国际生产的价值链,表现出相互依存、联合作用、共生增长的一体化现象。
15、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域经济结构类型: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16、规模经济效益:最佳规模的定义;生产规模扩大与经济效益增加的关系;规模效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
1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公司进行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三、简答题(24分,每题8分)
18、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公司起着关键性作用(5分): 1)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3)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5)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协调与融合
同时,全球化的深入也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国际间经济协调机制更为完善,从而为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3分)。 19、胡佛和费希尔所划分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胡佛与费希尔在《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自给自足阶段,此阶段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区域之间缺少交流,各区域相对封闭,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1分)
第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此阶段乡村工业开始兴起并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它们主要分布在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1分)
第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此阶段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间经济贸易往来扩大;(2分)
第四,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力量,一般,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等行业最先发展,随后是以工业原料为主的冶炼、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逐步发展;(2分)
第五,服务业输出阶段,此阶段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输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资本、技术和专业性服务的输出是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重要因素。(2分)
20、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1)第一阶段:企业形式十分简单,产品单一,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较少,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2分) (2)第二阶段: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空间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地域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出现,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控制。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总体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4分)
(3)第三阶段: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2分)
四、论述题(32分,每题16分)
21、试结合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举例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如何发展民族汽车工业?
这是一道开放性问答题,学生的回答应达到如下五方面基本要求:
1)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当代全球产业转移是技术进步和分工深化的结果,是在全球化时代要素自由流动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的转移,是要素分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