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第二篇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第二篇

来源:华拓科技网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修水县第八小学 胡丁香

[摘要]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因此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起我的重视。

[关键词]数学作业 设计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然而,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作业,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该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新课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童趣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有过如此教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引发探索的动机。同样,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作业,学生感到乏味,而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童趣的作业,学生十分喜欢。如:在教学“有趣的图形”一课后,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图形拼贴,绘画出自己喜欢的画面,学习“人民币”后,可让学生用自己的物品办一个商品交易会,做一次购物者和售货员,学习估算后,可让学生抓豆子、石子、瓜子进行猜数游戏。又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题:小山羊和小白兔有一块长5米,宽3米的菜地,地里种满了红红的柿子,绿油油的菠菜可诱人了。不料被谗嘴的小猪看见了。于是,小山羊和小白兔去请教熊博士应该怎么预防小猪来偷吃,熊博士告诉他俩,用柳条编成篱笆围在菜地的四周。可小山羊和小白兔不知道要用多长的柳条,你能帮帮他们吗?把一道道题融合在生活中,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融通数学生活,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生活与数学的融通,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即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改等方面不拘泥于课本。现实的数学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包含的条件信息不是非常明显或完备,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理清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生活才是最广阔的学习场所,作业内容设计可以更多地引入生活情境,或者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掌握知识技能。如,对“克和千克的认识”,让学生平时随家长购物时,注意观察商品外包装的标注,并用手掂量掂量;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面积计算的练习作业可让学生把卧室、客厅的摆设按比例画成平面图等。对于作业的完成形式,既可以用书面的,也可采用口述的方式;既可以要求单人完成,也允许学生自己找伙伴合作完成。习题的运算过程或答案应该不是唯一的,作业的评改不必由 教师个人包揽,也不能仅仅是依据所谓的标准答案进行正误判断,教师应视作业评改为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在作业批阅中要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中存在的漏洞,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

和情感态度等,要更多地使用赞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作业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反思的习惯。

三、分层次性作业,体现个体的差异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可选B,稍差可选A。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可以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

力。

四、定位现实世界,增强作业的探索性。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好奇心,儿童尤甚。数学学习跟其他学科一样,学习的主动权应当在学生个人。完成作业是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才能获得深刻的体验。《标准》所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最终均要落实到探索性的作业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向课本、向固有知识挑战,多思多问多实践。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试验论证、归纳总结等步骤,是培养探索能力的必然途径。例如,“轴对称图形”的作业可这样设计: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或查阅资料,找出轴对称的物体或现象,并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这类图形应用非常普遍,学生在找寻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看到更多更美的图形,不仅深刻地体会了轴对称的特征,而且无形中欣赏了图形的艺术美、科学美,在接下来的自主创造设计中,更能有意无意地运用它。

又如,有关比例知识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小动物的食物或用红绿蓝三种油漆调制出不同的颜色,或画出校园的平面图,或尝试测算当地最高建筑物的高度;学习圆的面积公式,可让学生试着从三角形等课本上没有介绍的其他图形的面积推导。

我认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设计与实施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活、更有应用性、更令人兴奋!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

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

[参考文献]:

[1]谢青青.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5期

[2]严育洪.把家庭作业作为“礼物”送给学生[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叶俊.浅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几点做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