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矛盾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矛盾

来源:华拓科技网
堕 塾 No.12 TI眦 EDUCATION December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矛盾 刘利红韩弘力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和社会实践活动,它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思想 政治教育主客体出现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改善,为中国的未来储备各个层次和方面的人才,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当 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矛盾矛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概述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里的一对基本范畴,主 体是指具有意义和一定实践能力的人处于一定社会背景下 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客体是指作为主体认识和实践对象的那 部分客观存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对象通常称为主体,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改变的客观对象称为 客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学生”就是主体, 其他客观条件就是客体。 第一,在教师和学生这两者之间,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 体,起着主要的作用,相对而言,教师则是客体,起主导作用,引导 着受教育者学习树立符合现实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在教育 过程中,主客体可以相互转换。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 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深入地研究教育对象,从不同侧 面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把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当然 学生也并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是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个过程也包含学生作 为主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内容。 第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又必须着眼于全局,“教师一 学生”作为整体的主体,又受到社会大背景作为客体的制约。在 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又必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 性,适应现实客体的要求。国家的一些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变 化,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 此,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就必须完善自己,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应 对社会的变化。立足现实,不浮躁,自信自立,放平心态是当前应 对剧烈变化历史时期的正确选择。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矛盾 针对新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提出的新的要求,我 们要充分认识主客体的具体矛盾,以适应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的 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实效性与滞后性之问的矛盾 这主要体现在主体要求的实效性与客体的滞后性之间的矛 盾,即主体要求的实际效果受到环境等因素相对落后的制约。实 效性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起的作用,要求“及时”“有效”,以提 高实际效果为依据。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岗位和需求之间的缺口 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大学生感到前途受阻、思想迷茫,认为在短时 间内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实现实际效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 2.2一元化与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主体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 样化之间的矛盾,使得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加剧。 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客观上促使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多样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一元化思想,这与开放的、多样的外来 文化相冲突,造成主客体之间选择的矛盾,同时也挑战着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高校作为引领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思 想前沿阵地,难免受到各种理论思潮的冲击,特别是西方价值观 一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观念和价值取向,甚至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上 的偏差。 2.3现象的复杂性与工作方法的单一性的矛盾 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单一性之间 的矛盾,使得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高校扩招、民办高校 增多和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条件越来越苛刻,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等现实,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往往与就业等现实问题联系 在一起。与此相伴的是,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学生间素质不 平衡,思想意识、能力素质分层明显。然而日益复杂的教育对象, 滞后的教育方法越来越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教育方 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忽视对教育对象复杂化的深入 研究和思想品德实际状况的了解,忽视教育对象的个体需要与个 体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之间的联系。 2.4主客体相互制约的可控性的矛盾 第一,接受的教育理论与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暂时脱节,造 成受教育者心理不平衡以致扭曲的价值观。在《读大学究竟读什 么》这本书中,列举了高校大学生当前理论教育的挑战。出现了 后悔上大学和“弃学下海”等社会问题。第二,主体掌握的客体的 思想活动与客体自身的思想的脱节。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 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各种感兴趣的事物,导致思想的 “超前”“时尚”与教育者掌握的思想不衔接。一方面,这是时代进 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者自身知识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 新较慢的结果。第三,社会大背景与学校小环境的脱节。这主要 表现在学校科目的设置与社会的需求之间的脱节,这就要求高校 教育要及时更新科目的设置,做到科学化与时俱进。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矛盾解决措施 3.1树立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原著》中,把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概括 为三个阶段,其中“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 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 段。”因此树立主体意识,发挥主体能动性,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 义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推 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求我们: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教学空间,教师积极由“教”向“导” 转变,让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注重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校透明化。高校为大 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评价意识。比 如建立意见箱或E—mail等,保证反馈意见的畅通有效。例如就 我校校园建设期间的安全问题,让广大学生参与校园建设中来。 第三,开展丰富的校同文化,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加强学 生组织和社团建设,大胆放权,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建 设中来,为其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1 1 5— 堕 No.12 TIME EDUCAT10N Deeember 3.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 面着手: 3.2.1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常言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育者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还 得是一湾泉水,不断涌出不断更新。尤其是学会与学生沟通,掌 握现代教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巧用教学艺术。主要运用语言文 字艺术,做到情理交融,声情并茂,巧妙配合,适当运用幽默的艺 术。另外高校也要提高思政工作者的待遇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 者业绩考核和评价制度。 3.2.2及时化解大学生的浮躁和不满情绪 第一,加强形势教育,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国际国内形 势,正确理解的相关,这适合较低年级。第二,加强心理 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面对矛盾和困难时学会正确归因。第 三,畅通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例如 设立学院QQ群或校领导微博等。第四,关怀大学生,完善大学 生资助体系,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3.3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当今的大学生,由于学业任务重,就业竞争激烈,在相当一部 分大学生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迷茫、困惑。通过调查发现,进人 大学校园后经常困扰大学生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将来的就 业问题”,被调查者的65.5%受此困扰;排在第二位的问题是“不 知道学什么、不知道怎么学”(47.37%);排在第三位的问题是“对 自己认知不清,自卑或自负”(33.33%)。了解了这些困扰,在工 作中除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外,要有针对性地对学 生进行其他教育,才能引导学生走出困惑,塑造完善的人格。 3.3.1转变教育的方式 包括:第一,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监控网络 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第二,开展适当的活动,使学生在实 践中提高心、情、意的品质,比如: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吃苦教育、 挫折教育活动、献爱心活动、生存训练活动、团队精神训练活动 (上接第114页) 3对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建议 等。 3.3.2关心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是新时 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方面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一群体往往存在着自卑、悲观、心理压 力过重、性格内向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关注和 关心他们,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和生活、学习情 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解除思想包袱、化解不良情绪、鼓 励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精神、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工作, 并尽可能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3.3.3开展职业观的教育 就业问题是当今大学生入学就要考虑的问题,必须开展系统 的职业观教育,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 课。同时,经常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作报告,召开座谈会等使学生 提前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毕业前,则要集中做好就业推 荐、指导工作。学生走向社会后,要及时跟踪、了解毕业生的事业 发展情况。 总之,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 种主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又 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认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 间的问题,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进步需要解决的丁 作。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意见【z】.2004—10—3. 【2】梁金霞,包金玲.关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 调查报告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 作者简介:刘利红,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包头014010 韩弘力,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包头014010 3.1加强成绩管理效用,健全管理制度 成绩管理改革是传统高校迈向新型阶段的重要阶段之一,各 高校的教学教务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在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新 人才培养理念下,对各高校实际情况应建立完整完善的规章制 度,成绩管理应在每个环节加以规范。重修、补考也应该列入此 范畴内,明确录入成绩时间和成绩管理的相关制度。如今高校盛 行重修之风,不及格的学生宁愿选择交重修费也不愿补考,及格 如何使成绩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是我们应 该思考的重要课题,但它给我们的信息在教学质量评估方面、反 馈教学效果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各级部门领导应高度重视 成绩管理工作,提高各级成绩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充分利用校同 网的优势,提高成绩公开性和透明性,保障成绩的完整、准确,这 样才能进一步深化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推动改革向更深层 次发展。 但分数低的学生也愿意选择交重修费进行“刷分”,这样不利于端 正学风和严肃考核,对没有参加重修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我们应 该提高重修通过率,避免学生反复重修。不放松评分标准,使得 成绩评定更加公平合理。通过加强对这些制度的管理,做到成绩 卜报、交接、存档等各环节更加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的成绩管理 制度。 3.2完善成绩管理工作的监控,增强成绩管理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郑学森.浅谈我院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改革U1右江民族医学院 学报,2004,(6). 【2】林葱青,施晓光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跨世纪人才,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孙杰,张济荣.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与探索【M1_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对成绩管理的完整掌控和规范需从很多细微人手。某课程 的指导教师应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公布期末成绩中平时成绩与期 末考试总评成绩的比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督促 学生更好的学习,也使得成绩更加透明化;试卷可以在试题库随 机抽取,加强考试的公正性和标准化;填写成绩单至少要一式三 份,做到任课教师、学院和教务处各自留存,方便查阅和监控。成 绩单上的成绩如果更改,必须由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院 长、教务科等联合签字,确保成绩的公正性。 —【4】长春理工大学教务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汇编【Z].2007. [5】陈祖福.迎接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Ⅲ.高等理科教育,1997. 【6】郑学森.浅谈我院学生成绩管理3-作改革Ⅲ.右江民族医学院 学报,2004,(6). 作者简介:鞠文博(1986一),吉林通化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写 作、教学管理,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1 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