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招聘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招聘标准不明确
比如:招聘商务人员时,李峰对应聘人员要求有项目销售经验,而谢总要求看人的沟通、表达等方面能力,不强调之前所销售的行业,导致招聘过程中因招聘标准不明确,从而对需要招聘的人选要求很模糊,不能准确定位。 2、 用人部门因工作不能及时面试(面试过程中没有体现对候选人的重视和尊重) 很多情况下,已安排好的面试,因部门领导工作繁忙,不仅面试次数较多,经常出现让应聘者等待较长时间,而面对这种面试工流程,试问有几个优秀的人才真心能忍受。 3、 面试结果得不到及时反馈
每次安排相应面试,其面试结果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多数情况下,也只是反馈这人合适还是不合适,而不对具体的原因,哪方面不合适进行说明。
4、招聘岗位的定位不明确,导致招聘效果与预期效果差距较大,部分岗位甚至出现阶段性招聘瓶颈问题,较长时间招不到合适的人。
因公司目前招聘要求较高,除生产操作岗位,其余岗位均需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数年相关工作经历,虽然用人部门在面试过程中遇到很多适合的人才,但都因公司现岗位的薪资水平,未能到岗。而如果给予其相应薪资,却又高于我公司目前的薪酬体系,对老员工又有失公平,故无形中增加了招聘的难度。 建议:出现用人要求与岗位不匹配的情况时,及时与用人部门沟通,确保工作内容及要求与岗位内容及薪资基本一致,若不一致时,建议调整薪资或者降低要求进行选拔,真正做到人岗匹配。 5、招聘信息发布的范围不够全面 公司目前的招聘渠道:
1)网络招聘: 专业人才网站: 前程无忧、智联招聘; 2)校园招聘: 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校企联合专场;
3)现场招聘会: 受到展会主办方宣传推广力度的影响,求职者数量、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4)猎头公司:在短期内快速、主动寻找企业需要的人才,但收费较高,而且招聘到的人才稳定性不高; 5)内部招聘:员工内部推荐;
6)其他方式:QQ群发信息、人才库人员侯选。历届投递我公司优秀的人才,或面试通过因各种原因未能入职的人员。 后期需招展的招聘渠道:
1)网络招聘:公司网站招聘、相关论坛招聘;开设高端人才招聘渠道等; 2)拓展猎头公司,与多家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备人才需求特殊时期保证人员到位;
3)企业内部招聘:将需招聘的一些岗位对内部员工开放,通过内部竞聘方式,增加员工主观能动性。
4)拓宽新的校招合作:除了招聘岗位能得到满足,也能提高企业知名度。根据公司特点,定点选择几家合适的学校,并和相关专业就业办负责人保持良好关系。 5)开通微招聘模式。
4、 从应聘者角度看,招聘存在三个主要困难
1) 距离问题,现阶段招聘人员,应距离问题,有40%左右的合格人选放弃面试机会;
2) 薪资问题:因公司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对应聘者的能力要求较高,而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多出于在职状态,选择的机会又多,从而导致不能达成共识。 3) 新员工不能适应公司的环境和企业文化,一些优秀的人才,有自己的想法,带着目标来的工作,而公司新员工的入职接待、部门给予的培训、部分领导安排的工作合理与否,能否受到重视和尊重,能否能了解自己想要的内容都是他们关心和希望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