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题目:天净沙·春
授课学时:45分钟(课型:讲授)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元曲,拓展学生知识面。
2. 让学生结合时令来初步涉猎描写景物的文学方式。 3. 让学生有想象力来想象春天的美景。
4. 与实际结合,让学生贴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元曲的特点与白描,空间的景物描写方式。 教学过程:
一:问:同学们知道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吗?(《咏柳》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古语有云唐诗宋词元曲,我们学过唐诗,那有没有哪个同学来说一些我们学过的宋词(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元曲,元曲与宋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所以说,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宋词元曲异同,词有词牌,曲有曲牌,曲调。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大致这样区分,词是将诗深化为可以唱的歌词,曲则相近与戏曲(现代
歌星唱歌与戏曲家唱曲的区别)现在让我们通过一首元曲来初步认识一下元曲。
二:大家都知道春天快到了,有没有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来形容一下你对春天的认识?听了同学们对春天的描述之后我们走进这首元曲来看看作者是这怎样来描述春天的呢?现在呢,老师先在这里问几个问题,然后同学们来读一读这首曲回答老师的问题。
问题一:这首曲描绘了怎样一幅怎样图画(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的春景图)
问题二:作者怎么来描绘这样的一副春景图,给大家一个提示可以参考王维的《画》(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首先,这首曲运用绘画的技法,从不同的空间层次来描写春天的景物,第一句作者说日是暖意融融的,山是春意盎然的,风是和煦温情的,用春日春山来构成这一幅春景图的远景,第二、三句,作者从远处的春山转写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最后的两句作者又把目光从庭院中转移到晴空中,旷野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的歌唱,晴空中,燕子在悠闲的飞舞。旷野间,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英在春风中悄悄飘落。那是多美丽的一幅图画啊!)
三: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这首曲里面,描写春天的表达手法,哪个同学可以来说一说呢?(即景抒情,借助客观的事物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白描:用精炼简洁的文字
来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远近结合)
四结语:与现实结合,今天介绍这首元曲不仅仅是因为扣题春天,更是想让同学们多了解一写课外的读物,并把学到的一些描写景物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比如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消化它,当然,今天我讲的这些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都不够全面,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自己再去多加了解,然后我们再来一起讨论好不好。
天净沙·春
朝代:元代 作者: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原作天净纱,越调的常用曲牌,体段短小,近于六言绝句,易于即景抒情. 阑(lán):阑干.
帘栊(lónɡ):带帘子的窗户.栊,窗户.
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 飞红:飘落的花,有落英缤纷之意象. 【古诗今译】
山朗润起来了,风和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雕栏错落,楼阁林立,帘栊轻挑.院子里,杨柳下,秋千在轻轻的悠来荡去;院子外,晴空里,旷
野上,黄莺在婉转地歌唱,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潺潺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花儿在微微的春风里悄悄地飘落。
语文组:刘梅蕊 2016年03月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