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国旗下的讲话】稿2篇
【篇1】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共创美好绿色校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共创美好绿色校园。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日益增加的垃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等,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占用万亩土地,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空间,并且大量的可回收资源被浪费。
垃圾分类是对传统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的变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同时减少垃圾处理的数量,还可以再进行人工处理转化为新能源。生活中很多垃圾都不能自行分解,从而造成环境和土地的污染,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进行分类处理能有效的减少危害性。所以如果我们做好了垃圾分类的工作,就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变废为宝;2.减少环境污染;3.减少占地。
北京也从去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立法,并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推进垃圾分类。我家所在的小区,也在一步步实践着垃圾分类的具体办法,并且根据小区居民的反馈,在不断调整和优化。现在小区里部署了多辆流动垃圾分类车,每辆车旁都安排人员督促和协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居民们的分类自觉性不断提高,好习惯在不断养成。
再来看看我们学校的垃圾分类。虽然我们也接受了多次垃圾分类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做得还是挺好的,但是还有一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发现废弃口罩没有投入专用垃圾桶,这样有可能会影响疫情防控效果;比如:可回收垃圾桶内存在乱投放的问题,在这里要说明,学校常用可回收垃圾桶(蓝桶)里可以投放废旧纸张、练习书本、空矿泉水瓶等,而用过的手纸、食物包装等应属其他垃圾,不能投放在可回收垃圾桶。比如:喝过的酸奶盒等不要投入厨余或可回收垃圾桶,应属其他垃圾。我们每个不清楚垃圾分类的同学应再认真学习一下相关常识,不分类投放不仅会大大增加学校保洁员负担,也不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同学们,“垃圾混置只是垃圾,垃圾分类了就是资源”,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了给子孙后代多
留一些资源,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爱护我们的校园和我们的城市家园,共同保护我们的绿色生活环境。
谢谢大家! 【篇2】
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为《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余秋雨旅居德国时,曾租居于一个老太太家,有一次,他不小心将桌上的一只花瓶打破了,由于这只花瓶的造型非常古老、精美,因此余秋雨猜想,这只花瓶应该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古董。他打电话给老人说起打碎花瓶的事情,然后将玻璃碎片清扫干净,并且全部装进一个垃圾袋中,放在了门口。
第二天老人进门后,问余秋雨:“玻璃碎片哪去了?”余秋雨赶忙回答到:“我装进一个垃圾袋中,放在门口了”,老人急忙到门口找到垃圾袋打开,看到了玻璃片,回到屋中,对余秋雨大声呵斥到:“请你明天离开我的房子,我不会再租给你了!”
余秋雨一头雾水,不知老人为何发火,于是小声问:“是不是这只花瓶是您的心爱之物?我可以赔偿的。”老人说:“我并不是心疼花瓶,我不高兴,是因为你心里没有别人!”说完便拿着笤帚和一支笔走到装玻璃片的垃圾袋旁,将里面的玻璃碎片全部挑拣出来,装入另一个新的垃圾袋中,并在上面用大号的字体标上:“危险!”,原垃圾袋上则写上:“安全!”
同学们,垃圾分类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或者在文明修养高的人心中,早已成为一种自发、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在我国提倡垃圾分类的今天,垃圾分类更应该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必备的能力。
同学们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吗?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是指已腐烂、含有机制的生活垃圾,如剩菜、果皮、过期食品等,其首级容器为绿色。
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合回收再利用的物品,如废纸、塑料瓶、衣服等,应该投放到蓝色收集容器内,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是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环节。
有害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如电池、温度计、消毒液等,其收集容器为红色,对有害垃圾应当特别注意投放时的器物完整,避免二次污染。
其他垃圾是指以上三种以外的生活垃圾,如卫生纸、塑料袋、陶瓷碎片等,应当投放到灰色垃圾桶中。
大件垃圾和家里装修或者更换家具等产生的垃圾都属于特殊类型的垃圾,需要就近投放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垃圾分类关乎我们的健康和未来。正确认识垃圾、科学分类垃圾、有效处置垃圾,让班级更整洁,让校园更美丽。为此,我倡议:
提升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
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垃圾桶里,尤其是看到垃圾要随手捡起来,投进相应的垃圾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让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大家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践行节俭行动,减少垃圾产生。
少用一次性制品,参加旧物巧利用、交换捐赠多余物品等活动,践行光盘行动,养成节俭美德,早餐、夜宵不要带到教室,尤其是有味道的熟食不要带到教室里。教室是学习的场所,不是餐厅。
坚持齐抓共管,共创美好校园。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齐抓共管的系统工作,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将 “垃圾分类”工作做实做好,共创我们美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