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趋同性与差异性研究--跨文化视野下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比较

趋同性与差异性研究--跨文化视野下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比较

来源:华拓科技网
总第295期 2014年11月(上) ||f敏 l‘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1.295 November 2014(A) 趋同性与差异性研究 跨文化视野下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比较 钟瑜宁 (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西・新余中图分类号:10—03 摘3380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31—0111—02 中国女性文学才得到初步发展。大多数文学作家认为,之所 以中国女性文学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轰轰烈烈的妇女解 要 随着文化交往和全球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如今 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已经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融 合,随着文化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在跨文化视野下,更 好地发展中国女性文学,这就需要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使用 正确的姿态和理念去认识中外女性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 放运动,也就是中国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政治地位。同 时这也是西方女权思想影响的结果。 1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区别背景分析 长时间以来,一些人认为中国女性文学深受英美女权 点。而趋同性和差异性作为二者文学的研究视角,就是正确 认识二者文化、发展中国女性文学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 本文拟从中国女性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入手,结合英美女性 文学发展历史.从而在跨文化视野下做好中国女性文学与 英美女性文学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文化理念影响,且中国女性文学并没有形成一定体系,因 此,中国女性文学是建立在英美女性文学影响之下的。而这 种认识理念并不正确,实质上通过认真研究中西方文学,我 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存在巨大区别, 两者都是建立在自身文化基础之上的,因此各具文化特色。 尽管,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女性文学 作家,也创作过一些女性文学作品,但始终并没有形成系 统、体系化认识,不能够从传统封建社会的男权社会色彩中 出来,整个女JI生文学作品也大多服从于男权社会的价 值观和文学标准。而对于英美女性文学来说,自资产阶级革 命之后就飞速发展,其发展水平和高度都是中国女.性文学 所无法达到的。随着西方文化理念的不断传人,中西方文化 融合速度和程度不断加深,英美女性文学对中国女性文学 影响深远。尽管英美女性文学对中国女性文学有着极其深 刻的影响,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认中国女性文学的独特文 化特色和内涵。 文学实质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因此中国女性文 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出现区别和不同的重要原因是来自生活 关键词 趋同性 差异性 跨文化视野 中国女性文学 英美女性文学 Research on Convergence and Diference: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and British and American Female Literature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 spective//Zhong Yu’ning Abstract With cultural exchanges and tlle acceleration of dob— alization.the present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has been more in— tegrated with British and American female literature.Therefore。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ultural integration,we should have a correct attitude and concept in recognizing the similariit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female literature,in order t0 better develop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in the cross—cultural context.However,convergence and diference,as a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foreign female liter-. ature.is the inevitable way and necessary choice to correctly rec— Ognl‘ze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and develop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Starting from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 nese female literature,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Briifsh and American female literature,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n effective research on the convergence and dif ̄ rence 方式和具体理念的不同。英美国家大多信奉宗教,同时宣传 个人主义,主张自我权力的保护以及自我意识的展现。因此 在英美女性文学中,宗教色彩、个人意识等屡见不鲜。而在 中国女性文学中,大多宣传集体主义等,正是文学产生的氛 围和空间不同,造成了中国女性文学所特有的内涵。 2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趋同性分析 封建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也较为松散地出现了一些 女性文学作品,但并没有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文学作品。 全世界范围出现的女.陛文学是在工业不断发展、资产 阶级民主制度不断确立之后所形成的,而伴随着一系列经 济、政治制度发展,使得人文思想深入人心。随着英国工业 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英国女 性文学得到迅猛发展,女性文学家和女性文学逐步出现在 英国文坛之上。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简・奥斯丁和勃朗特姐 妹、乔治・艾略特等出色的女性作家让英国女性文学发展进 入新的历史时刻。 l9世纪中叶,美国也迎来了女性文学发展的“春天”。美 between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and British and American fe— male literature. Key words convergence;difference;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British and American female literature 关于中国女性文学兴起这一问题研究,长期以来,我们 并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女性一直处于 非正常地位,而作为内核延伸的中国女性文学也没有得到 正确发展,尽管中国古代一些女性作家,曾经创造出一定的 文学作品,但中国并没有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女性文学。 直到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渗透, 作者简介:钟瑜宁(1974一),女,江西新余人,1997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任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11l 文史研究 国女性文学更是成功和突出塑造了一大批极具平等意识, 能够大胆争取自身权利,反对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而著名 女性文学作品《飘》的出现,更是将美国女性文学发展推向 一个新的高度。而另一方面,美国一些男性作家也以男性视 角对女性文学进行描述汇总,通过新的视角对女性文学和 女权意识进行了新的诠释和理解。因此,无论是文学内容, 还是文学视角,英美女性文学都远远超过中国文学。一定范 围内的中国女性文学理论也来自西方,也在不断影响中国 女性文学发展。许多传统女性主义、社会身份界定理论等一 系列对女性文学写作极具指导意义的理论,都从英美国家 和社会传出,并对中国女性文学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受政治 因素影响极深,长期处于封闭、禁锢状态,文学创作缺乏灵 性、缺乏互动沟通和交流。改革开放后,在国内,我国开展了 一系列政治运动,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而随着 对外交往不断进行,英美女性文化的先进理论也传进我国, 对我国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而我国女性文学创 作界也对英美女性文学创作理论经过了理解、学习、仿写、 革新等一系列过程。逐渐产生一部分色彩鲜明的传统女性 主义理论和依托英美女性文学写作特点进行仿写等创作特 色。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女作家在完成 英美女性文学创作时,更多融人中国特色和文化元素,实现 了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创新和发展。 可以说随着文学创作不断发展,当今中国女性文化与 英美女性文化已经逐渐走向融合,二者趋同性特征逐渐一 致。文化本属同族、同宗,都是人类思想的升华,都是对人类 意识的汇总。当今社会,文化融合和交流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就应该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视角。融合 已成方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局面不可避免。只有正 确认识这两种文化的相同之处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文化、利 用文化。而合作和利用文化的基础就是两者的共性特点。 3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差异性分析 尽管中国女性文学成长和发展受到英美女性文学影响 极大,且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一致的特征内涵也 逐渐增多。但文学是一种思想的升华,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 的写照,因此,各种文学又受到客观环境和具体发展条件影 响。正是这一根本原因决定了无论两种文学形式之间趋同 性多么一致,都无法从根本上忽视两者的差异和不同。 3.1文化融合影响创作内容 就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者的写作风格而言,不论是早期 的卢隐、冰心、石评梅,还是现在的铁凝、迟子建、林白和王 安忆等,在文学主题选择和创作风格上,最初大多借鉴英美 文学的内涵和特色。从这些女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和特点 上,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到英美文学的影响。之所以产生这 一现象主要是中国女性文学早期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而英 美文学更加成熟,因此,当英美文学进入中国时,更容易被 中国文学所借鉴和模仿。但整个模仿更倾向于表面形式的 模仿,在写作实质上,存在极大不同。 3.2创作环境影响创作风格 无论中国文学创作怎样借鉴和模仿英美文学,但从实 质上看,二者差异是无法掩饰和替换的。这与文学创作的环 境和基础有很大关系。然而中国与英美国家发展情况存在 极大差异,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存在不同表现形 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极大的创作环境差异,文化传统的 巨大贤l生和持续影响力,也让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与英美女 l12 性文学创作存在极大差别。创作环境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任 何文学创作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环境基础之上的,尽管文 学都高于生活,但根本无法脱离生活。因此,中国与英美基 础环境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 创作风格质的差异。 3.3价值观念直接决定创作风格质的不同 女性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实质上在背后就是女权主义 或者更大多数女性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在传统封建时代, 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地位和权益是不对等的。女权依赖于男 权,而女性文学也依附于男性文学。随着民主制度的不断革 新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女性文学更重视对女性权和女 性地位的争取和宣扬,在这一过程中就展现了极具女性文 化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但是中西方之间对女性权利和地 位的看法依旧有所不同。 英美女性文化在宣传上更倾向于寻求女性的权益保 护,同时个人化色彩较为浓厚。比如关于婚姻的文学描述, 英美文化更加倾向于女性应该寻找幸福,从个人追求和爱 出发,不应该被世俗势力所困扰。在婚姻选择上更重视实际 幸福感,而不是选择形式婚姻。而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女性 文学是建立在男性文学基础之上的,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女 性文学来自男性文学,整个文学有一定依附度。因此,尽管 中国女性文学会宣传和号召女权意识,但中国女性对家庭 的概念和意识更浓厚,在文学传播中,更多时候会宣扬女性 在家庭关系处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中国女性在个益和 家庭权益选择中会更侧重于家庭。所以,在关于爱情和家庭 的文学描述中,会侧重对家庭利益的维护。多数女性的意识 依旧是成就家庭幸福才有自身幸福。价值观念的极大差异 也使得两种文学创作风格分歧明显。 3.4宗教信仰进一步加大两者文化差异 宗教信仰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某些时期 宗教信仰能够对人的思维意识形成终身影响。同时,文学作 品想要在社会中发挥影响力和作用,就必须顺应社会需求, 符合社会主流意识。英美文学创作要想得到社会认可,想要 发挥自身影响力,就需要结合宗教信仰,在文学作品中不能 肆意描述宗教场面或者攻击某些具体的宗教理念。教 是英美国家主流信仰,因此英美文学中,可以经常发现 因素。而所宣传的真善美和轮回理念也使得文学宗教 化。而中国文学则很少看到类似描述,大多数中国女性均信 奉实用主义,并不一定会忠实于某一家或某一种具体宗教。 所以,信仰的差别和不同,也使得两者文化差距不断扩大。 4结语 文化应该是一种流动文学,是经过互动、沟通、共融之 后的产物。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交往不断加深,文学 作为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更是成为重要的交往内容。女性文 学作为特殊的文学元素,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无论 是发展形式,还是发展程度都极其有限。英美女性文化,由 于起步陕,发展速度快,至今已经发展成熟。认识到英美文 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与趋同正是跨文化视野下文化交流的 正确视角。 参考文献 [1]黄才萍.论女性文学在中国的发展【JJ.广东外语经贸大学学报, 2013(6):14-17. 【2]陈正.中国女性文学与西方女性文学比较研究【J】.大众文摘,2013 (8):16-18. 编辑王恒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