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病的剖检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世红
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3期
刘 世 红
(忠县新立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325)
摘要: 病理剖检是鸡病现场诊断极为重要的方法。本文从剖检场所的选择、器械及消毒药的准备等方面讲解了剖检前的准备,从濒死鸡的宰杀、剖检的顺序及方法说明了剖检程序,并着重从皮下及肌肉病变、胸腔、腹腔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入手,分析了所患病的可能病种及鉴别诊断方法。给鸡病的现场诊断提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鸡;常见病;剖检;鉴别诊断
1 剖检前的准备
病理剖检前,应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鸡的日龄、免疫、发病症状、流行特点、治疗效果、死后的姿势等情况。进行尸体解剖时,既要防止病原扩散,又要防止自身被感染,有条件的还要无菌采样送实验室确诊。
1.1 场所的选择
剖检不能在室内进行时,要选择离住宅、鸡舍较远,地势较高、干燥、偏僻的地点进行。在剖检地点挖深1.5 m左右的土坑,坑底铺上3 cm左右厚的生石灰,待剖检完毕后将尸体和被污染的垫物及场地表面土层等一起投入坑内掩埋,再撒生石灰或喷洒消毒液,然后用土夯实。有条件的也可进行焚烧处理。
1.2 器械及消毒药
剖检器械:解剖刀、镊子、剪刀、骨钳等。消毒液:0.1%新洁尔灭溶液或3%的来苏儿溶液。若要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确诊,还需灭菌试管或平皿,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10%的甲醛溶液或95%的酒精等。刀剪、镊子等用具应煮沸消毒30 min,平皿应在高压灭菌器内或干烤箱内灭菌。采样时,剖检器械要用酒精擦拭,并在火焰上消毒。
1.3 人员防护
解剖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橡皮手套,穿胶靴等。可在手臂上涂凡士林,以防感染。
1.4 剖检记录
准备好剖检记录本,将病变部位及病变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记录下来,为诊断提供参考。
2 病理剖检程序
2.1 濒死鸡的宰杀
病鸡在宰杀之前先作临床检查,测量体温,观察呼吸动作、检查体况、面部、冠和肉髯的色泽;检查眼结膜、眼角、鼻有无分泌物、泄殖腔颜色变化及周围羽毛等情况。为了不影响病理检查,濒死鸡常采用折断颈椎的方法宰杀。
2.2 剖检方法
2.2.1剖检前,用消毒水将羽毛浸湿,以防止羽毛影响剖解和检查。剖检时,将鸡仰卧在剖检板或塑料板上,拉开两腿,切开腿、腹之间的皮肤,然后握紧大腿股骨处,向前向外向下折去,使股骨头与髋关节脱离,两腿分开固定。
2.2.2沿两侧髋关节连线横向切开腹部皮肤,直至两侧大腿,再沿腹中线纵行切开皮肤,前至胸骨、颈部,后至肛门,并向前、两侧,剥离皮肤,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有无出血、水肿、肿瘤等。
2.2.3从胸骨后腹部横向切开腹壁,再沿腹中线剪开腹壁至肛门。检查腹腔有无积水、渗出物或血液及体腔器官有无病变和畸形。
2.2.4沿胸脯两侧分别向前剪断肋骨、乌喙骨,掀开胸骨,暴露胸、腹腔器官,检查胸腔有无积液及器官有无病变。
2.2.5从颈部咽部划开肌肉至胸部找出气管剪开,检查气管内有无粘液、出血及炎症等。
2.2.6打开口腔、鼻腔及脑,检查口腔、鼻腔有无粘液或泡沫,黏膜是否充血等,检查脑膜是否充血、水肿等。
3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3.1 皮下及肌肉
在胸腹部及两腿内侧皮下有黄绿色或蓝绿色胶冻样渗出物,应怀疑患有绿脓杆菌病、硒-维生素缺乏症。绿脓杆菌主要危害10日龄内的雏鸡,且病鸡头部皮下也会呈现浆液性浸润。若胸腿肌肉出血,则可能患传染性法氏囊病、霍乱、白冠病、葡萄球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同时伴有法氏囊水肿或出血及肾脏肿大症状,鸡霍乱肝脏常有灰白色或黄色针尖状坏死点,葡萄球菌病伴有关节脓性渗出物,白冠病流行于夏秋季节,1~3月龄幼鸡多发,且伴有鸡冠发白、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3.2 腹腔病变
3.2.1气囊混浊。气囊混浊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或纤维素性渗出物,可能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曲霉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常伴有肝脏呈土黄色症状,患慢性呼吸道病时病鸡常有气管黏膜增厚症状。
3.2.2腹膜炎。病、死鸡有腹膜炎症状,应怀疑为大肠杆菌病、伤寒、链球菌病、衣原体病、卵黄性腹膜炎等病。大肠杆菌病常伴有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呈铜绿色或有小点白色病灶症状;鸡伤寒常见肝、脾肿大2~4倍,肝和心肌上有白色或淡黄色坏死点;鸡链球菌病常伴有肝、脾、肾肿大,有出血点和坏死。
3.2.3腹腔积液。禽曲霉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腹水综合症、卵黄性腹膜炎等疾病都会表现腹腔积液症状。
3.2.4肝脏病变。肝脏发黄、肿大,可能为脂肪肝综合症、黄曲霉中毒;肝脏变黄、缩小硬化,可能为慢性黄曲霉中毒;肝脏苍白,可能患有马立克病、白血病、结核、鸡白痢、禽霍乱等疾病;肝脏表面有点状或斑状出血,可能患禽流感、包涵体性肝炎、坏死性肠炎、螺旋体病;肝表面有白色粉状物,可能患内脏痛风、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病、肾型传支;肝呈纤维素性肝周炎,主要怀疑患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感染。
3.2.5腺胃、肌胃病变。腺胃黏膜出血,常见于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肾型传支、螺旋体病等疾病。若出血在腺胃乳头,应怀疑患新城疫、禽流感病。此外,也可结合嗉囔积液、粪便来判断。病鸡嗉囔内积有液体和气体,倒提时可从口中流出酸臭液体;病鸡拉黄绿色稀粪,也应怀疑为患新城疫、禽流感病。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可能为传染性法氏囊病、肾型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的法氏囊浆膜呈胶冻样肿胀、呈点状或出血斑。
3.2.6肠道病变。肠道出血是许多急性疾病共有的症状,如新城疫、禽流感、禽霍乱、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性疾病。但各种疾病症状间也有差别,新城疫肠道呈枣核状、略突出于黏膜表面的出血、坏死;传染性法氏囊病,肠黏膜肥厚、出血;链球菌病、坏死性肠炎在肠道内附有黄色或绿色假膜;球虫病、磺胺类药物中毒出血表现为盲肠肿胀、出血、充满血液。
3.2.7脾脏病变。脾脏肿胀、淤血,可能患沙门氏菌病、衣原体病、溃疡性肠炎、螺旋体病、磺胺类药物中毒;脾脏肿大、苍白可能为马立克病、淋巴细胞白血病;脾脏有灰白色或灰黄病灶应怀疑为结核病、沙门氏菌病。
3.2.8肾脏病变。肾肿胀、苍白,有脂肪样变性,可能为脂肪肝综合症;肾肿有尿酸盐沉积,应怀疑为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传染性法氏囊、呋喃类或磺胺类药中毒等。
3.3 胸腔病变
3.3.1心包膜病变。心包囊膜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可能患内脏型痛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
3.3.2心脏病变。心冠脂肪点状或斑状出血,常见于鸡新城疫、禽霍乱;心肌出血,常见于禽流感、磺胺类药中毒、食盐中毒;心脏肥大,常见于呋喃类药物中毒、食盐中毒;心肌灰白色坏死性结节,常见于鸡白痢、禽伤寒、马立克病、白冠病。
3.3.3肺脏病变。肺水肿或充血淤血,常见于急性败血症、食盐中毒;肺脏有小结节,常见于鸡白痢、禽伤寒、曲霉菌病、结核病等。
3.4 气管、喉头、食管、嗉囊病变
气管、喉头有粘液性渗出物,主要见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若气管黏膜充血、有渗出物,多为传染性支气管炎;喉头、气管黏膜弥漫性出血,有带血粘液为传染性喉气管炎;嗉囊胀满稀薄酸臭液体,可能为念珠菌病、新城疫;念珠菌病伴有嗉囊壁黏膜覆有灰白色假膜,新城疫伴有腺胃出血等症状。
(收稿日期:201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