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应用
“三治”融合提升治理水平
乐建华
(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艺术学系浙江·杭州
310028)
中图分类号院D267文献标识码院A
摘
要
针对我国城市管理现状,解决法律保障机制不健
全、宣传不够到位、市民城市意识淡薄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与“三治”的融合理念。从全面推进“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的社会治理方式入手,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模式。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更新民众对城市管理的观念、注重以人为本提升治理水平,促进城市管理的文明、和谐、法治环境建设。关键词
城市管理
三治
治理水平
OntheFusionof\"ThreeGovernances\"toImprovetheLevelofGovernance//YueJianhua
AbstractInviewofourcountry'scitymanagementsituation,it'sparticularlyimportantthathowtosolvetheproblemoftheun-soundlegalguaranteemechanism,theinsufficientpropagandaandtheweaknessofcitizens'urbanconsciousness.Inviewofthis,wemuststrengthenthefusionofcitymanagementandtheconceptof\"threegovernances\".Startingfromthecomprehensivepromotionofthesocialgovernanceapproachbasedontheunityof\"ruleofvirtue,ruleoflaw,autonomy\wecanconstructasys-temmodelsuitableforourowndevelopment.Byconstantlyim-provingthesystem,updatingpeople'sconceptofcitymanage-ment,andfocusingonenhancingthelevelofgovernanceorientedbypeople,wecanpromotethecivilized,harmoniousandleg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ofcitymanagement.
Keywordscitymanagement;threegovernances;governancelevel
1前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不同强度的结合治理。
作者简介:乐建华(1962—),男,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184
DOI院10.16871/j.cnki.kjwhb.2018.01.075
高效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扩大城市功能空间,将在探索构建“法治、德治、自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简称“三治”)的进程中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城市管理相关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城市管理和规划没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项新兴的事物,在很多方面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现阶段城市管理和规划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缺乏法制保障,致使管理的过程和结果不当。缺乏法制的保障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阻碍,在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要依靠法律法规去强制解决,法制保障的健全有利于加强国家依法治国,对于人民主体来说,有法律依据会让人们更加放心。2.2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市民的城市意识比较淡薄
城市管理不仅是的职责,也是人民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人民才是城市管理和规划的直接关系者,更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管理是与人民大众共同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在现阶段城市管理和规划中严重缺乏大众监督,大众在这方面的意识十分匮乏,其中主要问题是部门的宣传没有到位,导致城市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3“三治”对城市管理的意义
“三治”的推进对城市管理有极大的作用。三治建设的加强有利于促进城市管理的建设;与此同时,城市管理的建设也离不开三治的建设。“三治”建设的发展模式适应城市管理的需求,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德治能够加强每一个公民
的城市管理的意识,从自身做起,在约束自己的基础上可以监督他人;自治能够在一个区域实行区域的管理,使部分区域的管理秩序得到改善,逐渐积少成多,整个社会秩序才会有所提高;而法治能够成为约束公民的框架,让公民的行为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总第410期2018年1月(中)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410
January2018(B)
都有据可循。三者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共同推进城市管理的建设。
3.1“三治”有利于促进城市管理的文明环境建设
“三治”中的德治要从公民自身做起,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积极倡导德孝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使公民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使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从而使城市管理的工作更容易进行,减少不文明的社会现象。为强化道德阵地建设,以地区文化、古今名人、文明乡风、民俗民风、特色产业等内容为展示重点,传承地区文化、弘扬地区文明;倡导公民道德践行凡人善举,以此引导市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这极大地提高了道德教育水平,促进了文明环境的建设。3.2“三治”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理的和谐环境建设
“三治”中的自治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和志愿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
间、人与组织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不和谐因素明显减少,群
众幸福指数和安全感满意率显著提升。自治又是各地区自我发展的方面,自治的方面包括很多,例如生态环境治理、交通治理、安全治理等。就我们专业来说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亮化、环卫设施建设都是城市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把我们所学专业运用到城市建设中去,做到综合设计、综合治理,运用多种手段来配合的行政行为和减轻的负担,对于实现和谐的社会环境十分有利。3.3“三治”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理的法治环境建设
坚持用法治的手段和思维来治理社会,主要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依法行政、保障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方式来引导全民自觉维制权威,以便加快法治化进程。法治手段可以强化公民的法制意识,运用法律法规约束每一个人,能够使城市管理更容易进行,促进城市管理的体系形成。
4通过“三治”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的对策
4.1完善制度,强化法治
科学严密的法规体系是搞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加强立法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立法规律,在总结我国城市管理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城市管理的成功案例以及国外城市管理先进立法成果的基础之上制定科学
的法律法规。通过规范完善的法律解决城市管理职权和执法规范问题,对各级执法机关的性质坚持严管重罚和宣传教育并重;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违规违章行为从重处理,增加违法成本,突出警示作用。4.2更新观念,强化自治
城市管理不仅是的职能,而且也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作为广大公民,城市管理的直接受益者就是我们,城市管理的加强,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良好的城市秩序与环境将会让我们生活得更惬意。如果光靠法律规范的框架,我们不去遵守,那么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将毫无意义,社会秩序将会混乱,人民生活的环境将会是又脏又乱。若我们生活在一个环境脏乱差,出行没有秩序,交通没有规范,生活的节奏效率将会大大降低,整个城市的秩序将会打乱。由此可见,城市管理是每个人的责任。应该协同社会组织一起加强宣传,更新公民对城市管理主体的理念,树立“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以便提高城市管理的整体效能。4.3以人为本,强化德治
在树立公民与共同管理城市的理念的同时,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思想,重视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管理的服务职能,一切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城市管理概念的理念上,更注重人民的利益;在管理城市的职能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统筹兼顾。
5总结
当前,在经济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才能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通过“三治”建设的加强,促进城市管理的形成,只要真正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加宜居,更加现代,更加具有实力、活力和竞争力。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依靠每个公民维持,“三治”的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管理,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能够制约着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城市建设。总而言之,一个国家只有在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条件下才能够稳定发展。
编辑
李前锋18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