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基础建筑物与地下室二次开挖的可行性方案
摘 要:地处农田的地下室淤泥较多,挖掘一般比较麻烦,土壤中成分较多,腐蚀结构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了防止工程寿命缩短,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使地下室结构免受腐蚀和损坏。带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一般牢固程度会有所下降,必须采取打桩的方法进行完善。而地处农田多淤泥的建筑物要二次开挖地下室更需要打桩基础技术的支持。
关键词:地下室;二次开挖;打桩;地下室防水 一、地质条件分析
简阳三岔镇地处一个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密度相对不利于带有地下室的建筑物。而酒店又地处农田,地下淤泥较多,更不利于地下室的二次开挖。业主要求在修建第四层的时候反过来对地下室进行二次开挖,淤泥较多的地基本就不适于高层建筑,反过来开挖地下室的难度将会更大。总体来讲,地理条件不算优越。
二、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在简阳县三岔镇,建筑物为酒店大楼,酒店长为53米,宽度为30米。应要求开挖地下室,要求在大楼盖至4层时进行二次开挖,地下室的高度要求为3.3米。由于地理位置情况原因,打桩方式被为人工打桩,桩的长度为17米,直径是1.2米。楼层的一层高度为6.5米,小型挖掘机可以进入。
三、工程量计算
酒店大楼的长度是53米,宽度是30米,即面积为1590平方米。地下室高度3.3米,地下室需要挖土量为5247立方米。基坑需要排水明沟,防止水渗入基坑中。基坑周围需要排水井若干,协助排水明沟对基坑进行保护。地下室中需要有底板混凝土层和侧墙混凝土层,以尽最大可能均衡地下室的温湿度环境。
四、施工方案
1、挖土准备工作
测量线写两点和位移测斜孔的保护方案。在开挖前对定位桩进行专业的确认。现场出口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开挖基坑时首先决定车辆进出路线,根据工程的总平面结构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决定挖掘的主要路线和挖掘土量。挖掘出来的土壤运输必须确定一个运输路线,在挖土时现场设立工作人员指挥运输车辆,控制施工用水、照明等的供应。
挖掘机的选择在挖土过程中至关重要。选择好挖掘机后,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控制挖掘深度和平面位置。机械开挖的底板标志处应预留超过
0.5米的供工人们手动挖掘修整。在开挖过程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如忽遇地下水,应视水量大小,在基坑四周修筑排水沟排水,或者修筑排水井,用潜水泵抽排。
挖土工作应该注意分层作业,每层工作结束后留坡的坡度应在30度内。挖土过程中的周围环境、土方流量等应该做详细的记录,以保证工作的严密性。
在水泥搅拌桩完成10天之后才可进行土层开挖。按照图纸用木桩和白灰线在标记处标记。挖土进行到标记高度时开始人工手动修整,开出排水明沟。在开凿抗剪带是应该用切割机进行作业,禁止用铁镐等工具手动挖掘影响抗剪能力。
2、护梁施工方法
围护系统是一个框架支撑结构,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挖土时作业集中处的安全,因此护梁施工是安全的关键。在开挖过程中,挖掘机补得触碰支撑梁,更不准越线挖掘。围护工程与挖掘工程时间上需要吻合,挖土速度的工序需要紧密结合,不至使土壤长期裸露在空气中。
3、土方开挖工艺
根据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将两条控制线,用经纬仪设置在基坑外的控制桩上,并且浇筑混凝土对控制桩进行保护。对测试数据进行书面记录,作为测设复核的重要依据。线位测设完毕之后应该立即进行自检,符合要求后开始进行土方开挖。
第一层土方开挖时必须以白灰线为依据进行挖掘。挖土的纵深度暂定为4米,则第一层的挖土的厚度设定为2米,采取的挖土方式为反挖式。在挖土的过程中边挖边运输,保证挖出的土运输到挖土现场20米距离之外。在挖掘深度到达1.5米以上时,挖掘机暂停,进行人工挖掘,挖到白灰线标记处,确保挖掘尺寸,然后修建土坡供挖掘机下到第二层土方进行挖掘。完成之后转入第二层土方,依然边挖边运输,同时技术人员应不停地用水准仪器测量,保证挖掘深度离基底标记在适当范围内,避免地基底的土层被移动造成工程不合格。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应及时穿插人工开凿,挖掘过程中的余土需要及时运走避免施工不便。
4、对桩的保护
挖土时对一些超过高度的桩进行实时的边挖边凿坑式的载桩,进行分段作业以防止土体滑动,确保工程桩的安全。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不的触碰工程桩,如果不明桩位,应轻度挖掘以探明桩位,之后再确定挖掘。
5、排水设计
地下水控制是基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故此,必须正确的认识到各种土壤的自身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以阻止地下水的渗透和进行水的排出。
此工程暂定方案为在基坑外侧地表设置混凝土层的排水明沟,避免地表水排入基坑中造成地基结构损坏。并且根据工程的时机情况,计算出合理距离,在这些距离上每隔一个距离设置一个排水井,以确保设施效果。
混凝土排水层必须按照严格的工序对混凝净土进行搅拌,按照严格的原料用量和投放顺序,加水后进行三分钟的搅拌,使各种材料充分混合。在施工的时间内定期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搅拌混凝土时的用水量。地下室底板、墙身也为防水混凝土施工,保证防水混凝土的自身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浇筑所用的材料必须拥有合格证和专业性能检测的相关报告,重复检测合格之后方可应用,检测不合格的材料必须禁止使用。浇筑混凝土的水泥必须是不低于32.5R的强度的硅酸盐水泥。砂、石必须满足施工规范标准的要求,石子的最大粒直径不得超过30毫米,小于1.5%的吸水率;搅拌用水须不含有害物质,可饮用自来水最好;添加剂用强可靠性的正规厂家产品。
在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搅拌成功到使用混凝土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两小时,而且在运送混凝土的期间一定要保证运送小车的密合度,防止混凝的离析和漏浆,若不慎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进行二次搅拌。
地下室中必须设有防水底板和挡土墙,这些须由抗渗混凝土作为原料,以施工缝为界限划分区段进行施工。在底板和侧墙的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连续性,注意不要留下冷缝。底板的混凝土一定要“之”字形走向浇筑,侧墙上的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最好用分层循环方法浇筑。浇筑前注意清除干净浇筑模版之内的杂物,保证钢筋的干净,在浇筑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质量问题。在防水混凝土层和混凝土墙的结构中,若有密集管穿过,必须取用强度标号相同的防水混凝土进行弥补浇筑,保证土层的密实,无渗漏发生。浇筑完毕后,应该立即地进行相关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必须在14天以上。
地下室的梁板浇筑问题,由于设计时未考虑地下室一层,对于梁板,梁的数量和钢筋都不够,楼板空荡无分力点,在地下室施工完后,在原有的地圈梁的基础上配置钢筋,架模浇筑,楼板通长筋加大,并采用“井”型的楼板施工,确保坚固。
参考文献:
[1]郑卉.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山西建筑,2006,3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3]李海光.新型支挡结构设计与工程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邹绍文(1968.9-),男(汉族),四川简阳市人,大专,项目经理,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