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3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0科教前沿0 科技信息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促进信息化大发展 庞晓提 (天津市信息中心中国天津300040)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浪潮的兴起,加快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各 国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实现“三网融合”有力形势和不利因素的阐述,提出我国发展“三网融合’’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三网融合;网路;广电网;电信网 “三网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满足老百姓的需要.提高国家信息化国 民对信息化的需求.其表现形式就是市场化。而作为广电和电信业两 际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是现代信息技 大“国字号”企业.是在不同监管机构下运营.几乎没有业务重叠 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培育战 和冲突,因此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管理、人才储备技术支持和资 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文化繁荣.丰富群众生活和拉动 金实力;从管理层面看,针对“三网融合”的法规还不健全,在行业 消费的迫切需要。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标准、市场秩序、资费议定等方面还缺乏统一规范,适应“三网融合”的 展,促进城镇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机制仍需完善.网络信息及文化安全监管体系仍有待强化 1 “三网融合”面临的形势 2“三网融合”的基本原则 2010年以来,国家推动“三网融合”的步伐大幅加快,制定了推进 2.1积极筹备.稳步推进实施 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提出推动业务双向进入、加强网络建设改造、强 贯彻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积极筹备、稳妥推进,做好设 化网络安全监管、推动产业发展四项重点任务,明确到2015年全面实 施改造、业务开发、法规制订等基础性工作.加强与试点地区交流 现三网融合的总体目标,试点工作也随之启动。“十二五”时期.是贯彻 合作.积极参与示范推广、标准制定等工作。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快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良好的把握 2.2引导.培育市场主体 国家推动三网融合的形势.不仅是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 发挥统筹规划和协调作用.组织实施网络建设等工作 加紧 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信息化发展大趋势,建设现代化生态宜居 健全法规保障 引导电信及广电运营商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 城市的有力举措。 创新,提高实力.创造效益。逐步培育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构建规范有 1.1有利形势 序的市场环境 (1)“三网融合”符合信息化发展的大势所趋。20世纪90年代以 2.3统筹规划.资源共建共享 来.发达国家相继实施“三网融合”,欧盟先后颁布《电信、广播与信息 将三网融合涉及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及文化产业发展等内 技术融合》绿皮书、《电子通信网络与服务的统一监管框架指令》等文 容全面纳入相关规划体系 统筹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资源.坚持 件,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统一归为电子通信网,规定可同时 共建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资源利用效率 开展电信、视听和互联网业务,实现了规模化的“三网融合”。而随着光 最大化和服务质量最优化 接入成本下降和数字电视技术的成熟,“三网融合”市场更显示出强劲 2.4分业监管.强化安全保障 增长势头.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全球IP1v用户规模预计未来5 逐步建立适应三网融合新形势的行业监管机制.明确相关职 年将超过1亿户。特别在全球经济趋于复苏的形势下.通过“三网融 能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加强三网融合 合”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引领信息、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对于培育和 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保障.坚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 抢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注重社会效益。 (2)“三网融合”满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据有关专家预计, 我国推动“三网融合”在未来3年将可能带动投资和消费约6880亿 3我国发展“三网融合”的几点建议 元.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其中拉动网络升级改造等投资近2490亿 3.1加大调整产业化监督管理力度 元.激发社会信息服务与终端消费近4390亿元。推动“三网融合”,不 以为主导,组建监管部门或虚拟监管部门,加强引导和规范。 仅将促进信息技术的深入广泛应用,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将 “三网融合”的监管部门主要职责是出台贴近社会需求、挖掘经济效 显著带动信息制造技术和产品创新.引领信息服务模式升级和文化消 益、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且符合市场规律的,能够掌控和及时调 费方式的深刻变革.满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整“三网融合”的进程和方向。从行业角度,我国目前对“三网融合”的 (3)“三网融合”是惠及民生的迫切需要。当前。群众对网络信息服 监管是两大部委.从管理角度.5个部委对“三网融合”主体有监管职 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文化消费规模不断增加.为“三网融”合趋势下 能 在我国“三网融合”没有完全明朗化时,很难马上对监管机构进行 的业务融合创新带来了庞大市场机遇,提出了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手 大的调整.如果监管机构无法及时调整,应该再“三网融合”初期,在部 机上网用户总量已超过2.77亿:I 1V用户数量达到约850万,到“十 委间或以地方为主组建虚拟监管部门.以引导和规范为主要职 二五”末将突破3100万;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63亿;数字电视用 责.负责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协调建立新的管理 户总量超过8300万.消费市场持续扩增,各种移动多媒体终端广泛应 .有效降低“三网融合”的内耗和因不确定性带来的工作迟 用.信息及文化消费需求和模式日益丰富。把握这一形势,大力推进 缓。 “三网融合”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升级.将极大促进相关产业和社会事 3.2加快探索业务间融合创新模式 业的全面进步.满足和丰富群众生活需要.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 市场化是实现“三网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源动力,一旦离开市场, 方式。 很难打破现在非均衡局面.很难建立各方均接受的和标准加快, 1.2主要制约因素 推进“三网融合”.就要规范市场环境,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 现阶段.从基础设施、业务融合、监督管理、消费群体等层面看,我 争.尤其要规范广电系统和各电信运营商的非均衡竞争现状。通 国推动“三网融合”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过建立良性的向导.将企业引导到以产品为核心。鼓励业务拓展的良 从技术层面看.“三网融合”的基础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业 性竞争轨道上来 探索市场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和业务模式,是保证“三 务需要带宽的支撑 要实现“三网融合”的业务.网络带宽的速率应达 网融合”从开始就有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不仅整合国家产业资源, 到100M,因此加快实施光纤人户和广播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工程.加 提升信息化实力.同时抢占国际高端市场,提高在信息技术、信息化标 快网络设施升级仍是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从市场层面看.在“三网 准、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发言权。 融合”业务开发推广方面依然滞后,“三网融合”实现的意义是满足人 3_3加强寻求技术标准有效途径 (下转第42页) 46 2012年第13期 0科教前沿0 科技信息 矩阵Q即为对应关系矩阵。 【6]Koning OHJ,Kaptein BL,Garling EH,Hinnen JW,Hamming JF,Valstar ER, Bockel JH.Assessment of throe-dimensional stent—graft dynamics by using lfuoroscopic roentenographigc steroopbetogrammetrle analysis.4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RSA运动学参数与步态分析皮肤标记物运动学参 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方法为无创伤性技术。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本 文提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意义明确,结构简炼.引入非线性算法可提 高计算精度。 本文研究了其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得出以下结论: 4.1原则上只要因变量与自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就可以做多项式回 归,不过多项式的次数较高则振动就较大稳定性差。所以通常不超过 六次。 4.2结合最小二乘回归和多项式回归来实现非线性回归的分析.其算 法简单可靠收敛速度陕,建立的模型稳健且可获得较高的精度 4.3本文结合基于动态数字模型RSA,用于假体选择评估及假体磨 损、松动等预测,属于医学和工程学交叉学科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膝 关节假体磨损松动评估预测系统,为临床医生术前选择膝关节假体提 J Vase Surg, 2007,46f4):773—779. [7]Garling EH,Valstar ER,Nelissen RGHH.Comparison of micmmotion in mobile bearing and posterior stabilized total knee prostheses:a randomized RSA study of40 knees followed for 2 years.Aeta Orthop Scand,2005,76(3):353—361. [8]Beumer A,Valstar ER,Garling EH,Niesing R,Ranstam L Lofvenberg R, Swierstra BA.Kinematics of the distla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Roentgen stereophotogrammetric analysis in I1 normal ankles.Aeta Orthop Scand,2003,74 (3):3367-3343. [9]Linde van der MJA,Garling EH,Valstar ER,Tonino AJ。Nelissen RGHH.11le effect of periapatite on the mieromotion of total knee arhrtoplasty tibial components in rhen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Clin Orthop Rel Res。2006,448:122—128. [10]P.W.de Bruin,B.L.Kaptein,B.C.Stel,J.H.c.Reiber,P.M.Rozing.E.R. Valstar.Image-based RSA:Roentgen stereophotogram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2D - 3D image registration.J Biomech.20o8.41:155—164. 供帮助,为术后患者康复训练方案调整提供依据。l窭 【参考文献】 [1 1]Darryl G.Thelen,Frank C.Anderson,Scott L Delp.Generating dynamic simulations of movement using computed muscle contro1.J Biomeeh,2003,36: 321—328. [12]薛文东,戴克戎,龙公.中国人股骨上段几何特征研究叨.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By Kevin J.Bozic,,Steven M.Kurtz,Edmund Lau,MS,Kevin Ong,Thomas P. 2006。25(1):30—34. Vail,and Daniel J.Berry.The Epidemiology of Revision Totl Hiap Arthmplasty in [13]Chang CK,Lung CY,Lee YM.A new approach of designing the tibila base- the United States.J Bone Joint Surg Am,2009,91:128一I33. plate oftotal knee prostheses.Clin Biomech 1999;I4f2):l12—117. generate forward dynamic simulations of human walking from experimental data.J [2]Katti KS.Biomatefials in total joint replacement.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ees, [14]Darryl G.Thelen,Frnk C.Anderason.Using computed muscle control to 2004,39(3):133—142. Documentation of hip prostheses used in Norway: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mech,2OO6;39:1107一ll15. [3]Aamodt A,Nordsletten L,Havelin LI,Indrekvam K,Utv ̄g SE,Hviding K. Bi 115]Risher DW,Schutte LM,Runge CF.The use of inverse dynamics solutions in direct dynamics simulations.J Biomech Eng.1997 Nor;119f41:417-422. from 1996-2000.Acta Orthop Scand.2004 Dec,75(6):663-676.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Garling EH,Kaptein BL Nelissen RGHH,Valstar ER.Limited motion of the [16]费业泰.孙晓君.matlab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mobile bearing in a rotating platform totla knee prosthesis.J Biomeeh,2007,40(1): [17]胡建良,¥25一¥30. [5]Gaffing EH,Kaptein BL,Geleijns K。Nelissen RGHH,Valstar ER.Marker configuration model ba8ed Roentgen Fluoroscopic analysis.J Biomech,2005,38(4): 893—901. 作者简介:吴世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责任编辑:王静] (上接第27页1时充当P2P网络中的服务器的角色,接收客户注 册、客户身份验证及节点间“握手”的任务。各校外学习中心服务器都 育有着光明的前途。Q 【参考文献】 [1]邓志鸿,等.Ofitology研究综述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9. [2]刘晓刚.基于P2P和JXTA技术的远程教学平台研究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Vol,23,No.2 MARCH,2006:138—140. [3]伍华健.P2P技术在远程教育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_计算机科学,2006, 要安装P2P客户端软件,可以接收本地区客户注册、客户身份验证及 资源访问服务 。 3结束语 语义P2P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把语义P2P技术应用到远程 V0】-33.No.9:287—290. 教学系统中.能充分利用客户端的资源,减轻服务器的负担.提高远程 教育系统的性能、效率和稳定性,方便教学的组织和师生间的交流,获 作者简介:陈艳华(1984.1一),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 得更好的客户满意度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语义P2P和 吕爱杰(1972.6一),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育。 JXTA深入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笔者尝试找出问题的症 结并提出解决方案.并把新技术定位于服务器之间而不是通常的服务 ※项目资助: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研究课题立项 器和客户机之间.设计了一个基于JXTA平台的P2P远程教学服务器 (2012E1094)。 模型 该远程教育方兴未艾。急需新的活力注入,语义P2P、JXTA技术 的飞速发展正好能够填补这个真空.把P2P和JXTA技术用于远程教 [责任编辑:周娜] (上接第46页)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就要在技术 上取得突破.争取利用更加开放性、包容性的技术手段,推进技术的标 【参考文献】 韦乐平.“三网融合”的发展与挑战[J].华为科技,2010(03):1-5. 准化工作.减少因为无谓的技术争端引起的各种资源和市场浪费,要 [1][2]佟光亮三网合一势在必行[J].山东通信技术,1996(4). 切实尊重市场的选择.尊重消费者的权益。根据国内现状和国外的经 z】. 验.可以考虑“照搬照抄”成熟的国际技术标准,鼓励各渠道之间的、广 [3]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泛合作.以创新指导为手段,提供友好的融合环境,形成内部稳健而有 力的激励,推动下一代网络技术的演进。●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