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新视角

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新视角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2年10月 第5期总第十六期 高校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新视角 ◇田建国木 摘要: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日益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样多元多变特征更加明 显,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学习内涵也相应地不断拓展、深化和丰富。 对辅导员的培训要努力突出思想观念、视野通识、人文底蕴、责任事业、应用实际、形象生动、 核心价值等方面的内容,提高辅导员发现、认识和破解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新视角 当前,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日益频 繁,国内社会思想多样多元多变特征更加凸显,人 们思想活动的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 益增强,辅导员学习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和丰 视野通识的内容。辅导员观察、认识、思考 问题,要立足大格局、大背景,在更高层次、更广 范围内找坐标、找定位,才能准确把握事物本质。 我们看待事物,不仅要放到一定的空间全面、辩证 地去看,还应放到一定的时间段中甚至历史的长河 富。在这种态势下,辅导员学习充电要与时俱进, 应有更加崭新的视角,更加辩证的思考,更加理性 的审视,更加长远的设想。辅导员学习充电要赋予 中去看。居高临下,高屋建瓴,通揽全局,视野眼 光非常重要。站在平地上,视野有限,看到的只是 辅导员学习教育要拓展学习领域,向更加综合化的 方向发展,加强那些概括性强、适应面广、具有普 时代精神,注入开放元素,拓展知识视野,强调实 近在咫尺的东西;站在高山上,看到的是大视野。 际应用,努力突出以下内容。 观念的内容。观念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是 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客观反映。 遍意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增 没有新观念的萌动,没有普遍的心理氛围,没有变 强对快速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灵活性。社 革现实的要求,没有勇于改革的胆略,就谈不上改 会变化纷繁复杂,新情况不断涌现,必须通过科学 革发展。观念是先导,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 式。观念一变天地宽。知识技能不懂可以问别人, 用,观念在所有问题上起作用。没有现代观念,没 的归纳分析和提炼概括,找到辅导员学习中具有代 学习现实、影响辅导员成长的真问题,引导辅导员 辅导员学习找准问题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要破解问 辅导员培训最重要的就是更新观念,调整思维方 表性、普遍性、全局性的新问题,找到反映辅导员 观念不能问别人;知识技能在某个具体问题起作 学会预测、预见,构想未来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 有理性审视,没有崭新视角,即便再敬业爱岗、无 题,深入剖析矛盾问题。 私奉献,也适得其反。 人文底蕴的内容。人文底蕴是辅导员发展的 女作者简介:田建国,男,山东省参事,教授,博士生导师。 7 精神动力。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优秀的文化、经典 论要精,要管用。辅导员工作实践性、应用性很 的哲学、人类基本价值理念等。辅导员学习要加强 强,辅导员教育要在“应用”、 “实际”上狠下功 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内容。语言是 结果。没有文学思维缺乏广度,没有历史思维缺乏 深度,没有哲学思维缺乏高度。英国哲学家培根讲 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 夫,突破单一狭窄学科思维框架,切忌走学科化道 中,不接地气,不联系实际。辅导员学习内容要管 思维工具,文学是想象,历史是记忆,哲学是思维 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理论掉在半空 用,多给方法的东西,多给操作的东西,多给经验 的东西。特别是看问题的方法,如何正确看待改革 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文 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科学分析分配 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文文化, 本质上,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人能 从动物人变成社会人,从野蛮人进步为文明人,从 低级文明人发展为高级文明人,靠的就是人文文 化。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加强辅导员 文化修养,就是要开拓文化视野,提升精神境界。 辅导员如果仅有工作技能,没有人文素质支撑,充 其量是人手,不是人才,维持现状尚可,发展开拓 乏力。 责任事业的内容。辅导员学习要特别突出责 任心、事业心。责任是最高价值,责任是第一位 的。责任是应尽义务,份内事情。作为辅导员必须 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叫负责任。工作能力好像是 发动机,责任事业就是方向盘。辅导员所有工作, 都要从责任中体现出来,在责任中落实下去。根据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职业化发展要求,在责任 事业问题上,特别要给辅导员讲清楚,职业与事业 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职业是低层次 的,是谋生手段、饭碗,事业是高层次的,是人生 价值的实现;职业是辅导员岗位外在要求,事业是 内心自觉追求;职业是要我干,事业是我要干。从 学业到职业是人的社会身份的转变,从职业到事业 是人的精神境界的转变;职业是社会分工,事业是 自我实现;职业是功利的,事业是超越的;职业是 被动的,事业是主动的;职业是一时的,事业是终 生的;职业是机械的,事业是创造的。辅导员要有 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把职业当作事业奋 斗,才会有工作激情,达到累并快乐着,辛苦并享 受着的境界。 应用实际的内容。讲,马克思主义理 8 不公、干部、道德缺失等消极现象。我们要给 辅导员提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引导 辅导员以理性眼光来看待,以平常心来面对,从问 题中看到机遇,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辅导员有了信 心,有了科学认识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辅导员的学习是在实用中找系统而不是在系统中找 实用,要强调学用相长,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 “用”字上做文章。学用不结合,你用的是这个, 学的是那个,是不会有实效的。 形象生动的内容。辅导员学习要注重把概念 变事实,把抽象变形象,运用鲜活事实,形象生动 地教育启发辅导员。要创新话语体系,多讲真话、 实话、心里话,少讲空话、套话、场面话;多讲言 之有物、入情入理的“家常话”,少讲人人皆知, 没错没味也没用的“大道理”;多用简明易懂的话 语,多说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少一些深奥的语 言,少一些从理论到理论的语言。力求做到深入而 不深奥,浅出而不浅薄,生动而不生硬,不能把辅 导员学习搞成照本宣科、言之无物的说教。要针对 当前辅导员中出现的思想疑虑和理论困惑,针对辅 导员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敢于直面困 惑,善于回答疑虑,系统解答疑问,把讲道理与讲 故事结合起来,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讲好讲活 讲深世界故事,增强话语体系的亲和力、感染力, 增强话语体系的解释力、影响力。 核心价值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 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融入辅导员学习教育。价值体系,主要是人们对事 (下转第32页) 导员的生活方式,营建具有“人文关怀”和时代特 色的辅导员生活文化。 利的同时,其虚拟化的因子也在吞噬着实体的生活 空间。因此,在强调网络教学和网络生活的同时, 第一,生活理念与时俱进,构建特色明显的精 神文化。首先,必须形成理性的消费观。辅导员的 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消费观,因此辅 必须将生活方式的重心拉回到实在的层面。将实体 的生活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借助活动的方式,创新 实体生活方式的吸引力。防止辅导员为网购和网游 导员的消费观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受社会影响,有 象。高校必须加强引导,推崇理性消费和节俭的消 以及其他网络行为所羁绊,甚至沉迷其中;防止宅 第三,推崇群体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相 处的辅导员社区文化。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团 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鉴于辅导员工作与生活 的交叉性,必须将集体生活制度建设作为辅导员队 台(如体育活动平台、拓展平台和文娱活动平台 等),建设愉悦的生活场所和空间,积极推动辅导 员集体活动的开展;通过良好的集体生活制度的引 导,推动辅导员的团队凝聚力建设,进而形成和谐 的集体生活文化。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中国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 民日报,2011-07—02. 些辅导员在穿着、饰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攀比现 文化的形成和蔓延。 费观,抵制攀比消费观和奢侈消费倾向,促使辅导 员形成健康、简洁、简约、实用的消费观,形成低 碳和绿色的生活观。其次,引领辅导员在精神消费 引导辅导员注重高尚的精神享受,引导辅导员加大 和物质消费上合理配比,实现综合发展。高校必须 伍建设的重要步骤,通过建设完善的集体生活平 对精神生活的投入,如购买书籍,参加更高层次的 社会交往等;参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活动,如观看经 典的电影、参加文体活动等。从而推进辅导员不断 提升生活品味,丰富生活的精神内容。此外,引导 辅导员在生活中要保持的思考和判断,切忌生 活过于西方化,保证在语言习惯等方面继承中国文 化传统,使其生活体现出民族特色。当然,还必须 通过介入和引导,帮助辅导员形成宽容的生活情怀 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二,推动生活方式实体化回归,创新辅导员 [2] 王娟.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辅导员队伍文化建设….思想理 论教育,2010,(9):86-89. 生活文化。网络对辅导员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从 办公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网络的印记。但 是网络利弊兼有,在为我们的生话工作提供极大便 [3]王娟.论辅导员资格准入制度的内容体系和实施策略….思 想理论教育,2011,(1):82—86. (上接第8页) 物进行价值和意义判断,即善恶、美丑、荣辱、正 义与非正义等的标准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包括的四项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员学习教育工作中,只有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来传播 核心价值体系,用简明易懂的方式来解读核心价值 体系的内涵,用鲜活生动的事例来诠释核心价值体 系的实质,用具体感人的形象来展示核心价值体系 是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 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 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辅导 的内在要求,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更多 人所认同、所接受、所践行,真正从理论殿堂走进 辅导员心灵,成为价值追求。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