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怀化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怀化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华拓科技网


怀化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此前,、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以及随后教育部于2002年8月先后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凡此种种措施,不外乎揭示了两个方面的事实,第一,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和运动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第二,党和正在努力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阵地,进一步深化我校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配合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大学体育教学部依据《怀化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制定了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应能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并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三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能全面发展体能,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能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二、课程设置

1

1.第一、二学期开设“基础体育课”,第三、四、五学期开设“健康运动项目训练课”。每学期1学分,共计5学分。

2.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体育文化系列选修课,计1学分。 三、课程结构

1.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我校的体育课程结构包括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两个部分。其中,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是以单项体育运动教学俱乐部为载体进行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充分拓展学生课外锻炼内容,帮助学生较大幅度提高技术技能,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2.第一、二学期以行政班级为教学班,分班上课,培育“健康第一”的体育价值观。

3.第三、四、五学期以选项班的形式,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按照不同的选项重新组合上课,进行健康运动项目训练,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第三学期开始网上选课,确保学生享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 四、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

1.体育课程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两个部分。

2.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理论、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措施、运用运动处方指导健身的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与评价方法。

3.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基础体育课”学习阶段 ① 学习时段:第一至第二学期。

② 学习内容:以24式简化太极拳、身体素质练习、三大球入门技术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和体现国家教育部与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2)第二部分:“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课”学习阶段 ① 学习时段:第三至第五学期。

② 学习内容:在遵循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愿望,把知识学习、技能掌握、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交谊舞、健身街舞、形体训练、瑜伽、长拳、刀术、太极剑、太极拳、木兰拳、太极功夫扇、舞龙、舞狮、散打、跆拳道、女子防身术、气排球、轮滑、台球、健身跑等。

(3)第三部分:课外体育锻炼

2

① 学习时段:第一至第五学期。

② 学习内容:包括晨跑、课外活动锻炼、参加单项体育运动教学俱乐部学习、参加各种体育竞赛、参加校运动项目代表队训练、参加体育运动项目裁判培训班学习等。

(二)课时分配

1.每学期的教学时数为30学时(每周2学时,每学期15周),五个学期共计150学时。 2.每学期第十六至十七周为实践学习内容考试周,第十八周为理论学习内容考试周。 3.理论教学内容占总教学时数的10%(每学期约4学时),采取分散或集中的方式教学。 五、体育课程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评价是基于其学习的全过程以及效果,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评价的方式由任课教师考评的方式转向教考分离的方式,即在“基础体育课”学习阶段,实施以东、西教学区为考试单元、全体教师参与、集体交叉考评的方式;在“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课”学习阶段,实施以项目为考试单元、全体授课教师参与、集体交叉考评的方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则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

(一)评价内容:体育课堂学习、课外体育锻炼

1.课堂学习的评价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实践学习、身体素质和考勤四个方面。

2.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内容包括晨跑、课外活动锻炼、参加单项体育运动教学俱乐部学习、参加各种体育竞赛、参加校运动项目代表队训练、参加体育运动项目裁判培训班学习等。

(二)评价标准:根据各学期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对技术、技能、身体素质和理论知识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三)评价方法 1.分值比例

(1)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最终成绩由课堂学习成绩、课外体育锻炼成绩两部分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2)课堂学习成绩占该学期成绩的60%,它由技评(技能)成绩、身体素质成绩、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

(3)课外体育锻炼成绩占该学期成绩的40%。 2.课堂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

(1)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成绩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进行评定。

(2)学生必须按规定修完相应课时数,方能参加学期课程考核。若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课程学习时数三分之一,取消其参加该学期课程考核的资格。未办理选课手续,擅自听课者不准参加该学期

3

课程考核。

3.课外体育锻炼成绩的评定方法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在“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中指出,“学生要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根据这一决定,我校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应完成100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按照每天一小时,每周五天、每学期二十周计算)。

(2)课外体育锻炼成绩计算办法 ① 100小时为满分标准,计100分。

② 某学生该学期课外体育锻炼成绩=X/100×100。其中,X为该生该学期实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

(3)课外体育锻炼成绩评价指标

① 晨跑、课外活动锻炼:一次计1小时。此处课外活动锻炼是指学生于周一至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所进行的个人或小群体体育锻炼活动。

② 参加单项体育运动教学俱乐部学习:一次计3小时。计算依据:每次课练习时间为2.5小时。 ③ 参加本系(部)体育部组织的比赛:足球比赛计5小时,篮球比赛计4小时,其他各项比赛每项均计3小时。计算依据:包含训练时间与比赛时间。

④ 参加单项体育运动教学俱乐部联盟组织的比赛:每项计6小时。计算依据:包含训练时间与比赛时间。

⑤ 参加校级比赛:校田径运动会计10小时,其他比赛每项均计8小时。计算依据:包含训练时间与比赛时间。

⑥ 参加省级及以上级别比赛:一项次计100小时。计算依据:包含训练时间与比赛时间。 ⑦ 参加体育运动项目裁判培训班学习,经过考核获得三级裁判员等级证,每项计20小时,获得二级裁判员等级证,每项计30小时。计算依据:三级裁判员培训每学期开课10周(其中实践6周),每周培训2小时;二级裁判员培训每学期开课15周(其中实践10周),每周培训2小时。

4.校运动项目代表队训练学生运动员免修体育课,其体育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见《大学体育教学部运动项目代表队管理办法》。

5.因身体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程学习的学生,必须参加“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该生该学期的体育课程成绩评定为合格,计1学分。其体育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见《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

6.在“基础体育课”学习阶段,学生“24式太极拳”考试成绩低于50分,则该生该门课的课堂学习成绩综合评定不得高于或等于50分;在全学程阶段,身体素质考试成绩低于50分(男生测试1000米、女生测试800米),则该生该门课的课堂学习成绩综合评定不得高于或等于50分。课堂学

4

习成绩、课外体育锻炼成绩中的任何一项低于50分,该生该学期的体育课程成绩评定为不合格。

《基础体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180025/180026 2.课程名称:基础体育 3.学时/学分:60/2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无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一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基础体育》课的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通过基础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掌握24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掌握篮球、排球、足球入门技术及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能参与学校田径运动会部分比赛项目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4.通过体能训练,发展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 三、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基础体育”课程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二篇 第一章 体能训练与健身 (二)实践教学内容 1.学习24式太极拳

5

(1)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2)24式太极拳:起式、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转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右下势、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2.体能训练

(1)力量素质训练:发展最大力量、发展力量耐力 (2)耐力素质训练:发展有氧耐力 (3)速度素质训练:发展反应速度 (4)柔韧素质训练 (5)灵敏素质训练 【第二学期】 (一)理论教学内容

1.《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第四章 现代体育与健康教育 2.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二)实践教学内容 1.复习24式太极拳 2.篮球

(1)基本站立姿势与持球 (2)移动:起动、侧身跑、滑步 (3)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4)原地运球:高运球、低运球 3.排球 (1)准备姿势

(2)移动:并步与滑步(向侧连续并步)、跨步 (3)发球:侧面下手发球 (4)垫球:正面双手垫球 4.足球

(1)移动:侧身跑、变向跑、变速跑、急跑急停 (2)脚背正面运球 5.体能训练

(1)力量素质训练:发展速度力量

6

(2)耐力素质训练:发展有氧耐力

(3)速度素质训练:发展动作速度、发展移动速度 (4)柔韧素质训练 (5)灵敏素质训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学期】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体能的概念与主要训练方法 2.难点: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重点

(1)体能训练:发展有氧耐力、发展力量耐力

(2)24式太极拳: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转肱、左右揽雀尾、云手、下势、转身搬拦捶 2.难点

(1)24式太极拳:搂膝拗步、倒转肱、云手、下势、转身搬拦捶 (2)体能训练:发展力量耐力的方法 【第二学期】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重点

(1)体能训练:发展速度、发展爆发力 (2)24式太极拳 2.难点

(1)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3)24式太极拳:倒转肱、云手、转身搬拦捶 (4)体能训练:发展爆发力的方法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百分比% 7

“基础体育”课程的意义、教学第一学期 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二篇 第一章 体能训练与健身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第二学期 第四章 现代体育与健康教育 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第一学期 体能训练 24式太极拳(复习) 篮球 基本技术 第二学期 排球 足基本站立姿势与持球、移动 运球 传接球 准备姿势、移动 发球 垫球 移动 12 10 1 1 1 1 1 1 1 1 9 60 3 15 100 5 5 20 17 24式太极拳(新授) 15 25 3 5 3 5 球 脚背正面运球 体能训练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1)“基础体育”课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24式太极拳”第一学期的考核方式为考查,第二学期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8

本课程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测试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李德印.太极拳教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粟金涛,钟亿群.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图书出版社,2010.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篮球》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篮球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篮球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篮球赛事欣赏能力;了解篮球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篮球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移动、双手胸前与头上传接球、高低运球与运球急停急起、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与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持球突破、抢篮板球、个人防守等基本技术。

3.在实战中较熟练地运用运球、传接球、突破、投篮、防守等技术和传切、掩护配合等基本战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篮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9

3.篮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移动

(1)基本站立姿势 (2)起动

(3)跑:变速跑、侧身跑、后退跑、变向跑 (4)滑步 (5)急停

(6)转身(女生介绍) 2.传接球

(1)双手胸前传、接球 (2)双手头上传、接球 (3)反弹传、接球

(4)单手肩上传、接球(女生介绍) 3.运球

(1)高运球、低运球 (2)运球急停急起

(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女生介绍) (4)运球转身(女生介绍) 4.投篮

(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3)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4)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介绍) (5)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介绍) 5.持球突破

10

(1)交叉步持球突破 (2)顺步持球突破 6.抢篮板球 (1)双手抢篮板球 (2)单手抢篮板球 (3)点拨球(介绍) 7.个人防守

(1)个人防守基本动作 (2)防守有球队员(介绍) (3)防守无球队员(介绍) 【基本战术】 1.传切配合 2.掩护配合

3.突分配合(介绍) 4.策应配合(介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高低运球技术、行进间投篮技术 2.难点

(1)行进间投篮技术

(2)运球、传球、接球、突破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基本战术】

1.重点:掩护配合、传切配合

2.难点:掩护配合、传切配合的运用时机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 容 学时 百分比% 11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篮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篮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移动 传、接球 运球 基本技术 投篮 持球突破 抢篮板球 防守 基本战术 基础配合 身体素质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与技能测试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高等学校新世纪体育教材编写委员会.新世纪体育——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

3 10 2 3 3 6 2 2 1 3 5 7 10 10 20 7 7 3 10 16 100 30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排球》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排球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排球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排球赛事欣赏能力;了解排球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排球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传球、垫球、发球、扣球和拦网等基本技术。

3.在实战中能较熟练地运用传、垫、发、扣球等技术和“中一二”进攻战术,熟悉“边一二”接发球站位。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排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排球运动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准备姿势和移动

13

2.垫球

(1)正面双手垫球 (2)体侧垫球(介绍) 3.传球:正面传球 4.发球

(1)正面下手发球 (2)侧面下手发球

(3)正面上手发球(女生介绍) 5.扣球 (1)正面扣球

(2)单脚起跳扣球(介绍) 6.拦网:单人拦网 【基本战术】 1.接发球站位

2.“中一二”进攻战术

3.“边一二”进攻战术(介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重点:发球、垫球 2.难点:传球、扣球 【基本战术】 1.重点:接发球站位 2.难点:“中一二”进攻战术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基本理论 14

内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排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学时 3 百分比% 10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排球运动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准备姿势和移动 垫球 基本技术 传球 发球 扣球 拦网 “中一二”、“边一二”进攻战术 基本战术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与技能测试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虞重干.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陶志翔.排球技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5

1 6 4 6 2 2 3 1 2 3 20 13 20 7 7 10 3 7 100 接发球站位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30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足球》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足球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足球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足球赛事欣赏能力;了解足球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足球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脚背正面运球、脚内侧与脚背内侧踢定位球、脚内侧与脚底接地滚球、正面跨步堵抢、前额正面原地头顶球和原地掷界外球等基本技术。

3.能较熟练地运用运、踢、接球等技术进行接控、传球、运过和射门,能在实战中较熟练地运用传切配合二过一。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足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足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运球与运球过人

(1)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脚内侧运球

16

(2)拨球、拉球、扣球 (3)运球过人假动作(介绍) 2.踢球

(1)脚内侧踢定位球 (2)脚背内侧踢定位球

(3)脚背正面踢定位球(介绍) 3.接球

(1)脚部接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脚底接地滚球、脚内侧接反弹球(介绍) (2)胸部接球:挺胸式接球

(3)腿部接球:大腿接低平球(介绍) 4.抢截球

(1)正面跨步堵抢 (2)合理冲撞抢球

5.头顶球:前额正面原地头顶球 6.掷界外球:原地掷界外球 7.守门员技术(介绍) 8.综合技术运用:绕杆射门 【基本战术】 1.传切配合二过一 2.踢墙式二过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重点:脚背正面运球技术、脚内侧踢定位球技术、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前额正面原地头顶球技术

2.难点:

(1)脚背内侧踢定位球 (2)综合技术运用:绕杆射门

17

【基本战术】

1.重点:传、接球技术 2.难点:传球与切入的时机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 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足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足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运球与运球过人 踢球 接球 基本技术 抢截球 头顶球 掷界外球 综合技术运用:绕杆射门 基本战术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与技能测试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

18

学时 百分比% 3 10 2 6 6 1 1 1 5 2 3 7 20 20 3 3 3 17 7 10 100 二人局部进攻配合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30

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中国足球协会审定.足球竞赛规则(2007/2008)[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乒乓球》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乒乓球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乒乓球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乒乓球赛事欣赏能力;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乒乓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乒乓球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基本步法、发平击球与接平击球、推挡与快推、正手快攻、快搓等基本技术。 3.在平时练习与比赛中较熟练地运用基本步法与基本技战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乒乓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乒乓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乒乓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19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握拍法 2.步法 (1)单步 (2)并步 (3)跨步 (4)交叉步 (5)碎步 3.发球与接发球

(1)平击发球与接平击球 (2)反手发急球与接急球

(3)正手发下旋球与接下旋球(介绍) (4)正手发上旋球与接上旋球(介绍) 4.推挡 (1)挡球 (2)快推 5.攻球 (1)正手快攻

(2)正手远台攻球(介绍) 6.搓球 (1)快搓 (2)慢搓(介绍) 7.双打

(1)双打的配对与移动

(2)双打发球与接发球(介绍) 【基本战术】 1.发球抢攻战术 2.接发球战术

20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乒乓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重点:推挡技术、正手快攻技术 2.难点:正手快攻技术 【基本战术】

1.重点:发球抢攻战术 2.难点:接发球战术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 容 学时 百分比%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乒乓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乒乓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 10 乒乓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握拍法 1 4 步法 1 4 发球与接发球 4 13 基本技术 推挡 4 13 攻球 4 13 搓球 2 7 双打 2 7 基本战术 基本战术 4 13 身体素质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5 16 总学时 30 100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21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与技能测试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孙麒麟,赵卫真.乒乓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乒乓球》教材小组.乒乓球.[M].北京:人民 体育出版社,2000.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羽毛球》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羽毛球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羽毛球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羽毛球赛事欣赏能力;了解羽毛球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羽毛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羽毛球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握拍法和站位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后场击球、前场击球、中场击球等基本技术。

22

3.能在实战中较熟练地运用所学技战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羽毛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羽毛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羽毛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基本握拍法和站位姿势 2.基本步法 (1)上网步法 (2)中场两侧步法 (3)后退步法 3.发球与接发球技术 (1)正手发高远球 (2)反手发网前球 (3)接发球技术 4.后场击球技术 (1)正手击高远球 (2)扣杀球

(3)劈吊球(介绍) 5.前场击球技术 (1)挑高球 (2)搓球 (3)勾球(介绍) 6.中场击球技术 (1)挡球

23

(2)抽球(介绍) 【基本战术】 1.单打战术

2.双打战术(介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羽毛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重点

(1)正手发高远球、击高远球 (2)基本步法 2.难点

(1)击球路线和落点的控制 (2)发、接、击球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基本战术】 1.重点:接发球战术 2.难点:发球抢攻战术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羽毛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羽毛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羽毛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基本技术 24

学时 百分比% 3 10 基本握拍法和站位姿势 发球与接发球技术 基本步法 后场击球技术 1 4 4 6 4 13 13 19 前场击球技术 中场击球技术 基本战术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单打战术、双打战术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4 2 3 3 30 13 7 10 11 100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与技能测试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张勇.羽毛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侯恩毅.羽毛球裁判必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网球》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网球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25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网球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网球赛事欣赏能力;了解网球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网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网球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东方式正手击球、下手发球、双手反手击球和底线型步法等基本技术。 3.能在实战中较熟练地运用发球与正、反手击球等技术和底线对攻战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网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网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网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握拍法

(1)东方式正手与反手握拍 (2)式握拍 (3)半西方式正手握拍 (4)西方式正手握拍(介绍) 2.基本步法 (1)底线型步法

(2)上网进攻型步法(介绍) 3.发球 (1)下手发球 (2)上手发球(介绍) 4.东方式正手击球

26

5.双手反手击球 6.切削球(介绍) 7.截击球(介绍) 【基本战术】 1.底线对攻战术

2.发球与接发球战术(介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网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重点:东方式正手击球 2.难点:双手反手击球 【基本战术】

1.重点:底线对攻战术

2.难点:实战中对发球战术、底线对攻战术的合理运用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百分比%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网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网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 10 网球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握拍法 1 3 发球 2 7 基本技术 东方式正手击球 6 21 步法 4 13 双手反手击球 6 20 基本战术 底线对攻战术、发球与接发球战术 4 13

27

身体素质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总学时 4 13 100 30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与技能测试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网球》杂志.网球技术精解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健美操》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健美操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28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健美操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健美操赛事欣赏能力;了解健美操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健美操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健美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健美操基本步法、上肢动作及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套路动作。

3.掌握编排健美操简单套路的方法,在日常的健身运动中能熟练运用所学健美操动作并能自由组合。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健美操”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健美操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健美操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1.基本步法

(1)无冲击步法:弹动、半蹲、弓步、提踵、箭步蹲 (2)低冲击步法

① 踏步类:踏步、一字步、V字步、曼巴步、恰恰步、三步点地、三步抬膝、桑巴步(介绍) ② 迈步类:并步、交叉步、迈步后屈腿、迈步吸腿、滑步、迈步前踢腿(介绍)、迈步侧踢腿(介绍)

③ 点地类:脚跟前点地、侧点地、后点地 ④ 抬起类:吸腿、踢腿、摆腿 (3)高冲击步法

① 迈步跳起类:并步跳、上步吸腿跳

② 双腿起跳类:并腿纵跳、开合跳、弓步跳、并腿滑雪跳(介绍) ③ 单腿起跳类:弹踢腿跳、钟摆跳、踏步跳 ④ 后踢腿跑类:后踢腿跑、小马跳 2.上肢动作

29

(1)基本手型:并掌、开掌、花掌、立掌、拳、一指(介绍)、剑指(介绍)、响指(介绍)、舞蹈手型(介绍)

(2)常用上肢动作:屈、伸、上提、下拉、摆动、屈臂摆动、冲拳、推、振、绕和绕环、交叉 3.套路: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套路

4.自编健美操组合:任课教师编排健美操组合,风格不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健美操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重点: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套路 2.难点:对节奏的准确把握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 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健美操”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健美操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健美操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基本步法(包含上肢动作) 基本技术 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套路 自编健美操组合 身体素质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分组展示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30

学时 百分比% 3 10 8 12 4 3 26 40 14 10 100 30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马鸿韬.健美操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中国健美操协会,2009.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交谊舞》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交谊舞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交谊舞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了解交谊舞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交谊舞欣赏能力;了解交谊舞运动的保健知识,部分学生能协助教师承担交谊舞在校园或社区的推广工作。

2.掌握慢三、北京平四的基本舞姿、步法和节奏,了解社交基本礼仪。 3.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社交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具体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交谊舞”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交谊舞基本理论知识

31

3.《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1.基本动作:臂式位、开式位 2.慢三步 3.中三步 4.快三步 5.中四步 6.北京平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交谊舞运动的技术特点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重点:慢三步、北京平四 2.难点:双人配合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交谊舞”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交谊舞基本理论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基本动作 慢三步 中三步 基本技术 快三步 中四步 北京平四 1 8 2 2 2 8 4 27 6 6 6 27 3 10 学时 百分比% 32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4 14 100 30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分组展示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寿文华.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 2.张瑞林.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健身街舞》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健身街舞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33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健身街舞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街舞欣赏能力;了解健身街舞运动的保健知识,部分学生能协助教师承担健身街舞在校园或社区的推广工作。

2.掌握健身街舞的基本动作与健身街舞组合。

3.在日常的健身运动中能根据音乐风格和自身特点,编排不同风格的健身街舞小组合。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健身街舞”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健身街舞运动的保健知识 3.健身街舞的编排原则与方法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1.基本动作

(1)上肢动作:手臂的摆动、举、屈伸、环绕、波浪

(2)下肢动作:原地的弹动、踏步、点地、转体、移动、移动跳

(3)躯干动作:头、肩、胸、腰、髋、膝、踝的前后左右的移动、绕环、身体的波浪 (4)地面动作:蹲、跪、撑 2.健身街舞组合

3.常见的技巧与地面花样动作(介绍) (1)手倒立

(2)侧屈体单臂支撑 (3)单腿全旋 (4)风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健身街舞运动的保健知识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34

1.重点:健身街舞组合

2.难点:动作与音乐的协调配合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 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健身街舞”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健身街舞运动的保健知识 健身街舞的编排原则与方法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基本动作 基本技术 健身街舞组合 常见的技巧与地面花样动作 身体素质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分组展示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杨冬雨.街舞入门教程[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闫虹.时尚健康街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5

学时 百分比% 3 10 2 20 2 3 7 66 7 10 100 30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形体训练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形体训练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了解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2.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功、基本姿态及基本的形体姿态操。

3.提高对正确姿态的控制能力,塑造健康、健美的形体,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形体训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形体训练基本理论知识

3.《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1.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 (1)颈部训练 (2)肩部训练 (3)胸部训练 (4)腹部训练 (5)腰背部训练

36

(6)臀部训练 (7)腿部训练 2.把杆练习 (1)擦地 (2)蹲 (3)踢腿

3.形体基本姿态训练 (1)基本手位与基本脚位 (2)站姿训练 (3)坐姿训练 (4)走姿训练 (5)蹲姿训练 4.自编形体姿态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形体训练的保健知识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重点:基本姿态训练 2.难点:形体姿态操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百分比%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形体训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形体训练基本理论知识 3 10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 3 10 把杆练习 4 13 基本技术 形体基本姿态训练 11 37 自编形体姿态操 5 17 37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4 13 100 30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分组展示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杨斌.形体训练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宝珠.形体训练与形象塑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张玲.形体礼仪[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长拳》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长拳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38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长拳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对武术套路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了解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武术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长拳的基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肘法、腿法、平衡动作与跳跃动作等基本技术。 3.能较熟练的演练初级长拳(第三路),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初级长拳(第三路)的攻防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长拳”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3.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功】

1.基本手型:拳、掌、勾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3.基本步法:进步、退步

4.基本手法:冲拳、亮掌、架掌、砸拳、舞花手 5.基本肘法:顶肘、盘肘

6.基本腿法: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单飞脚 7.平衡动作:提膝平衡、扣腿平衡 8.跳跃动作:大跃步前穿、腾空飞脚 【套路】

1.初级长拳(第三路)

(1)预备姿势 (2)虚步亮拳 (3)并步对拳 (4)弓步冲拳 (5)弹腿冲拳 (6)马步冲拳 (7)弓步冲拳(8)弹腿冲拳 (9)大跃步前穿弓步击掌 (10)马步架掌虚步栽拳 (11)提膝穿掌 (12)仆步穿掌 (13)虚步挑掌 (14)马步击掌 (15)叉步双摆掌 (16)弓步击掌 (17)转身踢腿马

39

步盘肘 (18)歇步抡箍拳 (19)仆步亮掌 (20)弓步劈拳 (21)换跳步弓步冲拳 (22)马步冲拳 (23)弓步下冲拳 (24)叉步亮掌侧踹腿 (25)虚步挑拳 (26)弓步顶肘 (27)转身左拍脚 (28)右拍脚 (29)腾空飞脚 (30)歇步下冲拳 (31)仆步抡劈拳 (32)提膝挑掌 (33)提膝劈掌 (34)弓步冲拳 (35)虚步亮掌(36)并步对拳 (37)收势

2.攻防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功】 1.重点:基本手法 2.难点:跳跃动作 【套路】

1.重点:弓步冲拳、马步架掌、仆步穿掌、弓步劈拳、左右拍脚

2.难点:弹踢冲拳接大跃步前穿接弓步击掌、弓步击掌接转身踢腿接马步盘肘、腾空飞脚接歇步下冲拳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长拳”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基本功 基本技术 初级长拳(第三路) 攻防技术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40

学时 百分比 3 10 6 14 4 3 20 47 13 10 100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30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刘志强.初级长拳套路演练及攻防技法[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刀术》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刀术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刀术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对武术套路运动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了解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武术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刀术的基本手型、步型、步法、手法、刀法、腿法、平衡动作与跳跃动作等基本技术。

41

3.能较熟练的演练初级刀术,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初级刀术套路的攻防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刀术”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3.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功】

1.基本手型:拳、掌、勾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3.基本步法:进步、退步 4.基本手法:击掌、亮掌、架掌

5.基本刀法:扎、缠头、裹脑、劈、撩、斩、挂、云、藏、砍 6.基本腿法: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单飞脚 7.平衡动作:提膝平衡、扣腿平衡 8.跳跃动作:大跃步前穿、腾空飞脚 【套路】 1.初级刀术

(1)预备姿势 (2)起势 (3)弓步缠头 (4)虚步藏刀 (5)弓步前刺(6)并步上挑 (7)左抡劈 (8)右抡劈 (9)弓步撩刀 (10)弓步藏刀 (11)提膝缠头 (12)弓步平斩 (13)仆步带刀 (14)歇步下砍 (15)左劈刀 (16)右劈刀 (17)歇步按刀 (18)马步平劈 (19)弓步撩刀 (20)插步反撩 (21)转身挂劈 (22)仆步下砍 (23)架刀前刺 (24)左斜劈刀 (25)右斜劈刀 (26)虚步藏刀 (27)旋转扫刀 (28)翻身劈刀 (29)缠头箭踢 (30)仆步按刀 (31)缠头蹬腿 (32)虚步藏刀 (33)弓步缠头 (34)并步抱刀 (35)收势

2.攻防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42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功】 1.重点:基本刀法 2.难点:跳跃动作 【套路】

1.重点:弓步缠头、弓步撩刀、左右抡劈、歇步下砍 2.难点:插步反撩、转身挂劈、旋转扫刀、缠头箭踢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百分比%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刀术”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3 10 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基本功 6 20 基本技术 初级刀术 14 47 攻防技术 4 13 身体素质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3 10 总学时 30 100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43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吴必强,许定国.套路基础/中国武术运动双语教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太极剑》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太极剑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太极剑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对武术套路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了解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武术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太极剑的基本手型、步型、步法、指法、腿法、桩法、剑法与平衡动作等基本技术。 3.能较熟练的演练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能基本掌握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的攻防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太极剑”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3.武术套路运动的保健知识

44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功】

1.基本手型: 掌、指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3.基本步法:进步、退步 4.基本指法:平指、立指

5.基本腿法: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单飞脚 6.基本桩法:固定桩、移动桩

7.平衡动作:提膝平衡、扣腿平衡、蹬脚平衡

8.基本剑法:点、刺、云、架、抹、崩、挂、撩、斩、截、绞、拦 【套路】

1.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1)起势 (2)并步点剑 (3)弓步削剑 (4)提膝劈剑 (5)左弓步拦(6)左虚步撩 (7)右弓步拉撩 (8)提膝捧剑 (9)蹬脚前刺 (10)跳步平刺 (11)转身下刺 (12)弓步平斩 (13)弓步崩剑 (14)歇步压剑 (15)进步绞剑 (16)提膝上刺 (17)虚步下截 (18)右左平带 (19)弓步劈剑 (20)丁步托剑 (21)分脚后点 (22)仆步穿剑 (23)蹬脚架剑 (24)提膝点剑(25)仆步横扫 (26)弓步下截 (27)弓步下刺 (28)右左云抹 (29)右弓步劈 (30)后举腿架剑 (31)丁步点剑 (32)马步推剑 (33)上托 (34)进步挂剑(35)歇步崩剑 (36)弓步反刺 (37)转身下刺 (38)提膝提剑 ( 39)行步穿剑 (40)摆腿架剑 (41)弓步直刺 (42)收势

2.攻防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功】

45

1.重点:基本剑法 2.难点:平衡动作 【套路】

1.重点:并步点剑、弓步平斩、右左平带、进步挂剑

2.难点:蹬脚前刺、右左平带、蹬脚架剑接提膝点剑、行步穿剑接摆腿架剑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太极剑”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基本功 基本技术 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攻防技术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人民体育出版社.太极拳运动(增订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46

学时 百分比% 3 10 4 14 3 6 13 47 10 20 100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30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太极拳》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太极拳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太极拳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对武术套路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了解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初步掌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武术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步法、腿法、桩法与平衡动作等基本技术。

3.能较熟练的演练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能基本掌握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攻防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太极拳”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 3.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47

【基本功】

1.基本手型:掌、拳、勾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3.基本步法:进步、退步

4.基本腿法: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单飞脚 5.基本桩法:固定桩、移动桩

6.平衡动作:提膝平衡、扣腿平衡、蹬脚平衡 【套路】

1.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撇身捶 (8)捋挤式 (9)进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 (15)玉女穿梭 (16)右左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 (19)云手 (20)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 (26)斜飞式 (27)单鞭下势 (28)金鸡 (29)退步穿掌 (30)虚步压掌 (31)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虎(38)转身摆莲(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2.攻防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功】 1.重点:基本步法 2.难点:平衡动作 【套路】

1.重点:揽雀尾、云手、金鸡、歇步擒打、弯弓射虎

2.难点:捋挤式、开合手、掩手肱捶、转身拍脚、马步靠、转身摆莲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百分比% 48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太极拳”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武术运动的保健知识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基本功 基本技术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攻防技术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人民体育出版社.太极拳运动(增订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6 12 3 6 20 40 10 20 100 3 10 30 49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太极功夫扇》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太极功夫扇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太极功夫扇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对太极功夫扇运动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了解太极功夫扇运动的保健知识,部分学生能协助教师承担太极功夫扇运动在校园或社区的推广工作。

2.掌握太极功夫扇运动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与扇法。 3.掌握太极功夫扇运动的规定套路,能在日常的健身运动中熟练运用。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太极功夫扇”课程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太极功夫扇运动的保健知识 3.《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功】

1.基本手型:掌、拳、勾

2.基本手法:穿掌、挑掌、亮掌、推掌 3.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4.基本步法:上步、退步、盖步、行步、并步 5.基本腿法:踢腿、震脚、戳脚

6.基本扇法:开扇、合扇、翻扇、撩扇、云扇、穿扇 【套路】

太极功夫扇规定套路

第一段:(1)起势 (2)斜飞式 (3)白鹤亮翅 (4)黄蜂入洞 (5)哪吒探海 (6)金鸡 (7)力劈华山 (8)灵猫捕蝶 (9)坐马观花

第二段:(10)野马分鬃 (11)雏燕凌空 (12)黄蜂入洞 (13)猛虎扑食 (14)螳螂捕蝉 (15)勒马回头 (16)鹞子翻身(17)坐马观花

第三段:(18)举鼎推山 (19)神龙回首 (20)挥鞭策马 (21)立马扬鞭 (22)怀中抱月 (23)迎风撩衣 (24)翻花舞袖 (25)霸王扬鞭 (26)抱扇过门

第四段:(27)野马分鬃 (28)雏燕凌空 (29)黄蜂入洞 (30)猛虎扑食 (31)螳螂捕蝉 (32)勒马回头 (33)鹞子翻身(34)坐马观花

第五段:(35)顺鸾肘(36)裹鞭炮(37)前招势(38)双震脚 (39)龙虎相关(40)玉女穿梭(41)天女散花 (42)霸王扬旗(43)行步过门

第六段:(44)七星手 (45)揽扎衣 (46)捋挤势 (47)苏秦背剑(48)搂膝拗步单鞭下势 (50)挽弓射虎 (51)白鹤亮翅 (52)收势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太极功夫扇运动的保健知识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重点:太极功夫扇套路 2.难点:灵猫捕蝶、雏燕凌空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 容 学时 百分比%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太极功夫扇”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太极功夫扇运动基本知识 3 10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太极功夫扇基本功 6 20 基本技术 太极功夫扇套路 16 53 身体素质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5 17 总学时 30 100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49) (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李德印.太极功夫扇[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散打》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散打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散打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散打赛事欣赏能力;了解散打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武术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散打的基本步法、拳法与腿法等基本技术。 3.能较熟练地运用基本战术进行实战对练。 三、教学具体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散打”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散打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实战姿势

2.基本步法:跨步、滑步 3.基本拳法:直拳、摆拳、勾拳 4.组合拳法

5.基本腿法:正蹬腿、侧踹腿、鞭腿 6.组合腿法

7.组合拳腿法(介绍) 8.防守(介绍) 9.摔法(介绍) 【基本战术】 1.直攻战术 2.防守反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重点:步法、拳法、腿法 2.难点:组合拳法、组合腿法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散打”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散打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实战姿势、基本步法 基本拳法 组合拳法 基本技术 基本腿法 组合腿法 组合拳腿法 防守 摔法 基本战术

学时 百分比% 3 10 2 5 2 4 5 1 1 1 3 7 17 7 13 17 3 3 3 10 直攻战术、防守反击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3 10 100 30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武术散手编写组.中国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9.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跆拳道》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跆拳道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跆拳道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对跆拳道运动具有一定欣赏能力;了解跆拳道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跆拳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跆拳道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跆拳道基本姿势、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品式等基本技术。 3.在实战中熟练地运用所学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跆拳道”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跆拳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3.跆拳道运动的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基本姿势

2.基本步法:上步、前进步、后退步、侧移步、跳换步、弧形步、垫步 3.攻防中使用部位:手、脚

4.进攻技术:冲拳、前踢、横踢、劈腿、侧踢、后踢、后旋踢、双飞踢

5.防守技术:上格挡、下格挡、侧格挡、阻挡防守、截击防守、利用距离防守、利用角度防守 6.品式:太极一章 【基本战术】 1.抢攻战术 2.佯攻战术 3.防守反击战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跆拳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重点:横踢、阻挡防守 2.难点:后旋踢、利用角度防守 【基本战术】 1.重点:抢攻战术 2.难点:防守反击战术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3 百分比% 10 基本理论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跆拳道”项目的意义、教学

内容与要求 跆拳道运动的保健知识 跆拳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基本姿势与基本步法 攻防中使用部位 基本技术 进攻技术 防守技术 品式 抢攻战术 基本战术 佯攻战术 防守反击战术 身体素质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智慧.现代跆拳道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气排球》教学大纲

15 50 6 20 6 20 100 30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气排球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气排球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气排球赛事欣赏能力;了解气排球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气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气排球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发球、防守击球、二传击球、扣球、拦网等技术。

3.掌握“中二传”、“边二传”进攻战术,在实战中能较熟练地运用传、垫、发、扣球和拦网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 气排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气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气排球运动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准备姿势和移动 (1)准备姿势 (2)移动 2.发球

(1)正面下手发球 (2)侧面下手发球 (3)正面上手发球 3.防守击球

(1)“捞”、“捧”防守击球 (2)“插托”防守击球 (3)“垫击”防守击球 4.二传击球

(1)正面传球技术

(2)运用防守击球动作的传球 (3)“搬”(介绍) 5.扣球 (1)正面扣球

(2)单脚起跳扣球(介绍) 6.拦网 (1)单人拦网

(2)集体拦网(介绍) 【基本战术】

1.“中二传”、 “边二传”进攻战术 2. “边跟进”防守战术(介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气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

1.重点:发球、防守击球、二传击球 2.难点:扣球、拦网 【基本战术】

1.重点:“中二传”进攻战术 2.难点:“边二传”进攻战术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 气排球”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气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气排球运动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准备姿势和移动 发球 基本技术 防守击球 二传击球 扣球

学时 百分比% 3 10 1 4 5 5 3 3 13 17 17 10 拦网 “中二传”、“边二传”进攻战术 基本战术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边跟进”防守战术(介绍)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1 4 2 2 3 13 7 7 100 30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与技能测试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连道明.软式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理论与方法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广西气排球规则 [M].广西:广西自治区体育局,2008.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轮滑》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轮滑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轮滑运动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轮滑赛事欣赏能力;了解轮滑运动的保健知识,掌握轮滑运动竞赛规

则与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能参与校内轮滑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2.掌握直线滑行、弯道滑行、制动、后滑等基本技术,前后葫芦步、前后交叉步等平地花式技术。 3.能较熟练地运用直线滑行、弯道滑行、制动、后滑等基本技术和前后葫芦步、前后交叉步等平地花式技术完成套路动作并过桩。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轮滑”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轮滑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3.轮滑运动保健知识

4.《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1.直线滑行 (1)基本姿势

(2)单脚蹬地直线滑行 (3)双脚交替蹬地直线滑行 2.制动技术 (1)“内八字”制动 (2)平行制动法 (3)“T”型制动 3.弯道技术 (1)弧线滑行 (2)弯道压步 4.后滑技术

(1)单脚蹬地后滑技术 (2)交替蹬地后滑技术 5.葫芦步 (1)前葫芦步 (2)后葫芦步 6.交叉步 (1)前交叉步

(2)后交叉步(介绍) 7.过桩

(1)前葫芦步过桩

(2)后葫芦步过桩 (3)前交叉步过桩

(4)后交叉步过桩(介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轮滑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重点:弯道压步、前交叉步 2.难点:交叉步过桩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轮滑”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轮滑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析 轮滑运动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直线滑行 制动技术 弯道技术 后滑技术 基本技术 前、后葫芦步 前交叉步 后交叉步 前、后葫芦步过桩 前、后交叉步过桩 身体素质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学时 百分比% 2 6.7 2 2 4 3 2 4 3 3 3 2 30 6.7 6.7 13.3 10.0 6.7 13.2 10.0 10.0 10.0 6.7 100 一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与技能测试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韦见凡,丁旭.轮滑技巧图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韦见凡.跟专家学轮滑[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健身跑》教学大纲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190001/190002/190003 2.项目名称:健身跑 3.学时/学分:30/1

4.开课系(部):大学体育教学部 5.先修课程:基础体育

6.面向对象: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以健身跑为练习手段定期健身,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掌握健身跑的保健与医务监督知识。 3.掌握健身跑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健身跑”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2.健身跑基本理论

(1)健身跑的意义、作用与一般装备

(2)健身跑锻炼效果的简易评定方法与健身跑指数 (3)健身跑的保健与医务监督 3.《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1)第三学期:第一章 现代体育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使命 (2)第四学期: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导向

(3)第五学期: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 (二)实践教学内容

1.健身跑的基本姿势与呼吸方法

(1)基本姿势:上体姿势、臀部姿势、腿部姿势 (2)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法、呼吸节奏 2.健身跑基础训练 (1)健身跑的准备活动 (2)健身跑的整理活动 (3)健身跑的恢复

(4)健身跑的一般力量训练 (5)健身跑的灵敏性与柔韧性训练

3.健身跑:放松跑、变速跑、计时跑、组合跑、间歇跑、跳绳跑、原地跑、后退跑、绕障碍物迂回跑(介绍)、法特莱克跑(介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重点:健身跑的保健与医务监督 2.难点: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重点:放松跑、变速跑、组合跑、间歇跑、计时跑 2.难点:间歇跑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 容 “健康运动训练项目:健身跑” 项目的意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理论 健身跑运动的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实训教程》:第一篇 健身跑的基本姿势与呼吸方法 基本技术 健身跑基础训练 健身跑方法 总学时

六、教学方式

(一)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二)实践部分: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 (三)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便于教学。

学时 百分比% 4 13 1 5 20 3 17 67 100 30

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

本项目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2.成绩评定

本项目课堂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技评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四个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八、选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1.沈文益.健身跑 健身走[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2.李山.健身跑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