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概论》课程论文选题类型与要求
一、选题类型:
在科学技术历史演进的背景下,选取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科技史问题、人物或事件进行研究。
1、问题研究
建议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1)提出问题(问题的来源、问题的合理性);(2)综述前人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3)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剖析:寻求问题解读的新视角、问题分解、或问题细化);(4)解决问题(给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方法)。
注意:问题不要选择太大,争取选一个小问题,然后给予充分论述,即所谓的小题大做。 论题举例:(1)李约瑟问题新解——基于„„视角的考察
(2)“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方解答
2、人物研究
着重阐述该人物在对科技发展的重要贡献、历史功绩,以及局限性等。因而,建议包括
如下内容(1)简要阐明其生活的历史文化背景;(2)其科学或技术的思想/理论/技术基础是什么,即受到哪些人的哪些影响;(3)其所取得的突出的科学或技术成就,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是什么(如转折性地位/突破性地位/开创性地位等);(4)对其科技思想/方法等给出自己的评论。
注意:只需深入研究该人物的某一方面成就/思想,不要面面俱到。 论题举例:(1)伽利略的思想实验及其意义
(2)弗朗西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思想的当代解析
3、事件研究
着重阐述科技史上在某方面发生的某一标志性事件,并挖掘其现实意义。建议包括如下内容:(1)事件描述;(2)揭示事件发生的(思想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的,或宗教上的)历史背景;(3)事件的历史贡献/地位;(4)事件的现实意义
论题举例:(1)从牛顿和莱布尼兹微积分发明权之争看科学研究的社会承认
(2)印刷术发明对世界科学发展的影响
二、写作要求:
(1)严禁抄袭,引用要注明出处;
(2)注重论述逻辑性,避免拼凑与材料堆积; (3)论题自选,题目自拟; (4)字数在3500字左右。
三、时间节点:
(1)各位学生最迟本学期第15周(6月13日之前)发电子版论文至各组组长; (2)各组组长最迟本学期第15周(6月14日之前)打包发至:systemthink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