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的学霸任性起来,怎么总会让人意想不到呢?
作为21世纪的学霸,他们并不是传统观念里的书呆子或者文弱书生。相反,他们除了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外,也完全不耽误其他方面的发展,完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学霸”!在此为大家盘点下历年涌现的各路“奇葩”学霸。
2013年9月,新洲一中邹英杰以6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两年后,因对专业不感兴趣,2015年3月,毅然交了退学申请。今年,他再次踏入高考考场,以总分705分的新洲状元身份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同样,邹英杰复读时的同班同学王琛琪,2015年9月以678分的成绩考入北大医学部,上学不到一个月,因所选专业不合适,选择退学返回母校就读。今年高考,王琛琪以681分成绩再加上北大博雅计划20分额外加分,以701分的总成绩再次考入北京大学,准备就读数学或者信科专业。
两学霸双双回炉重造,并取得骄人的成绩。两名学霸表示:退学原因不为其他,只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专业。 追求兴趣爱好的邹英杰
“如果继续就读,养活自己没有问题,但是想在这一行有所发展,就很难了。我不愿意这么将就。”邹英杰如是说。
2013年,邹英杰被清华大学录取时,给他选择的只有五六个专业,他挑了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大一学的是基础课,成绩在年级排前十,可到了大二,开始接触专业课,他发现与自己的兴趣差得很远,越学越没有劲。他跟老师和辅导员谈了几次,老师劝他再坚持一下,去年3月实在坚持不住了,于是向学校提出了退学申请。
“当时只想重新考试,能多个选择。”邹英杰告诉记者,当时他决定退学时,家人不理解也不支持,但经过反复做工作,父母终于同意他回校重考。“爸爸妈妈一直在广东打工,我决定重新高考后,他们也决定回家打工陪着我。” “回校后,当时还是有点心理压力。但第一次摸底考试,拿了班级第一,压力就减轻了许多;加上老师和同学很支持我,所有的精力也就投入到学习中了。”邹英杰告表示,当时重新高考,他没有太在意别人的想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次高考,自己还是发挥出了正常水平”。 王琛琪:高分考入北大本部
王琛琪说:“去年高考,考了678分,进入了北大医学部。报志愿的时候自己就很纠结,因为从小一直就没有考虑过要学医。去年第一志愿填的清华,所以第二志愿不够北大临床,但是不想放弃北大,就去了医学部,选了药学。但开学一个月后,就觉得自己不适应这个专业,同时自己高考分数又达不到北大规定的换专业条件,于是选择了退学。”
“孩子大了,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想重读,我们也支持他。”王琛琪妈妈告诉记者,当孩子告诉家人退学决定时,家人全力支持。据了解,王琛琪的老师
和同学也很支持他重新考试。“高考前,他把自己的数学题型归纳了一下,给我们班级所有同学,其中有两道题出现在了高考试卷里,有17分。”王琛琪的同学、今年考入清华的吴世勇说。 西南交大“学霸寝室”亮了 西南交大“学霸寝室”
西南交大四个学霸住一寝室 4年拿65个奖
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的4名大四男生,在大学期间拿到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科技竞赛二等奖、四川省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等65个奖项,其中3人已被成功保研,1人进入大型国企。让人意外的是,四名男生竟然是一个寝室的,他们的寝室也被赞为“学霸寝室”。
据悉,寝室的四兄弟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考试前一晚会在寝室按考试时间,找一套模拟试卷练习,查漏补缺。“一到考试的时候,我们寝室就会成为全班同学争抢的地方,他们都想来这里感受一下学霸的氛围,还有人向我提出换寝室的要求。”
直面复旦“学霸型土豪” 月花8000购书
而在复旦大学,也有这样一间学霸的寝室。不过这个寝室只属于学霸和他的图书。
每个月买书的钱至少可以买两台iphone;由于个人藏书太多,索性向学校申请寝室建了个私人公益图书馆向全校开放—昨天(21日),复旦大学历史系研
二学生陈天翔成了微博红人。因为晒出了一张堆满书的寝室照片,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惊呆”,并称其为“学霸型土豪”。
陈天翔表示自己既不想做学霸,也不是什么土豪,只是把平时父母给的生活费和自己赚的外快都拿来买书,迄今已在寝室“图书馆”收藏了8000多本书,“现在认真算一算,我的这些藏书即便按原价的2、3折来算,总价也足够买一部荣威了。”而即便有人质疑为炒作,陈天翔说自己仍将坚持买书、看书、借书,“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停不下来,也不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