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总第231期第3期黑河学刊HeiheJournalMay.2017SerialNo.231No.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分析
张耀宇
辽宁沈阳111003)(沈阳工业大学,
【摘要】随着国家“硬”实力的不断提高,因为精神、文化等“软”实力不足而引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
主流思想受到西方国家思想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剧烈,种种“媚外”现象越来越严峻。因此急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引领社会风气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爱国人才,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奠定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困境,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相关策略,希望最终能在全社会建立起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
G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7)03-0125-02
DOI:10.14054/j.cnki.cn23-1120/c.2017.03.05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的不断突破,国家“硬”实力越来越强,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强国行列。但随着国家“硬”实力的不断提高,因为精神、文化等“软”实力不足而引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主流思想受到西方国家思想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剧烈,种种“媚外”现象越来越严峻。因此急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引领社会风气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奠定思想基础。本文试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困境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相关策略,最终在全社会建立起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也是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等学校要落实和实施这一战略任务,就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思想上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经济日渐发展的同时,西方化的思想观念也开始进一步开始交流与融合。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思想上存在很大差异性,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社会发展水平及政治制度上不成熟,因而当代大学阶段[1],
生容易受西方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影响,产生拜金思想、自我思想等不良思想,不利于正确的三观养成。所以在这样一个既有冲突又有各自特色的全球大环境下,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应对种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良思想,坚定不移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挑战。
(二)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复杂性带来的挑战
信息化网络的发展让交流不再局限于一地、甚至一国,“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极大地促进了多元化社会的发展。但相应的,由于网络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好有坏,而迄今为止尚没有能够彻底杜绝网络不良信息传递的工具和方法,因而在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当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除此之外,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本身便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播、渗透的功能,所以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下,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众多的不良信息影响下依旧保持它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思想追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又一大
【作者简介】张耀宇(1980-),男,辽宁黑山人,沈阳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工作。
··125
难点。
(三)高校传统教育模式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带来的挑战
学校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以填鸭式为主,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教学,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所以特别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导致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达成[2],进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在如今种种社会现实的挑战下,传统的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受到质疑,教学效果及质量每况愈下。除此之外,通常情况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侧重在政治上,而忽视道德教育,导致大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出现偏差,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弱化,这也是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策略
(一)以马克思唯物哲学理论为基础,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风气
面对当下时代越来越多的诱惑与种种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因为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思想道德问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现偏差。因此需要进一步以马克思唯物哲学理论为基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坚定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打下坚实而牢固的思想基础,使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风气,取优良作风之精华,去不良思想之糟粕”,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化作用和指引作用。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当代大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据有关调查数据获知,大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这是因为怀揣梦想但又在现实生活中备受打击的大学生群体,在面对来自父母以及自身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社会压力下,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而究其本质原因可以说是大学生精神文化的缺失,因此急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舞大学生保持青春的活力与生活的激情,在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以此为动力不断提升自身实力[3]。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鼓励参加支教等·126
·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组织中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二是举办高质量讲座,树立榜样,让学生们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对人的塑造与帮助;三是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凝聚与行为导向作用。
(三)准确把握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知行合一”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及形式
以往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国家责任的担当以及文本知识的传授,无法让学生们真正深层次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作用。因此,针对当前高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注重“知行合一”,不断改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并在其中强调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为此,需要做到:一,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以播放影片、音乐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其中内蕴得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二,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将教育教学内容改编成话剧的艺术形式,通过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提升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认可度,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三,设置户外实践课,通过任务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社会现实中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开展具体的社会实践,让课本内容转变为现实,增强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不良风气、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以及乐观、积极性格的养成,为提升自身价值、实现人生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引导、创新形式、强化效果,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和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葺
[参考文献]
[1]魏
琳,朱文华.素质培育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育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9(11):35-38.
[2]袁海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首都教育学报,2010,(03):4-4.
[3]刘峥.社会主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具体化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02).
□编辑/尹一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