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探讨Work Discussion 浅议提高职工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一向莉娟 湖北省宜昌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摘要:职工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的胜负,也关系到当前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必须要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 引,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工作素质。职工素质能不 能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只有在积极推进企业改革的同时, 花大力气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职工的竞争力,才能 迎接企业改革的挑战。 关键词:职工素质;改革;进取;竞争 素质是指人们在思想、知识、才能等方面具备的 基本条件及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 度和行为,是一定的思想观念、知识技术、工作态度、 工作能力、身体状况等在人们行动上的综合反映。职 工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胜 负,也关系到当前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必须要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为指引,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工作素质。根据 当前企业改革面l临的问题,本文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提 高职工素质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就一些观点和看法与 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得到指正。 一 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建设素质良好的职工队伍是搞好企业改 革的基本条件。提高职工的素质是当前形势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市场已经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从而就形成了优胜劣汰的 竞争业态,整个市场就步入了一个新时期。市场经 济最大的特点是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 市场法则。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一 个企业要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大批懂技术、勤 奋工作、思想上进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的 素质关系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负。但是从当前 许多企业的状况来看,职工的整体素质未能适应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尽管市场经济已进行多年,但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特 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意识中,计划经济条件下 形成的陈旧观念仍然相当浓厚,在分配上留恋于吃 “大锅饭”,在工作上图舒服,在技能上安于现状, 这些惰性和陈旧观念,影响了职工素质的提高,也 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这些都深刻说明了提高职 工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提高职工的素质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需要。 当今市场,商品已进入“形象购买时代”。良好的 企业形象,如同绚丽多彩的鲜花,吸引消费者,壮 大慕名群,达到不断巩固和扩大企业对市场的占有 率,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甚至迈向辉煌 创造出一个最佳的社会生态环境。但是,这一切都 离不开人,离不开职工的创造力。而职工的创造力 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包括学习、培训) 不断提高,增长起来的。因此,作为一个企业领导, 应当认识人、了解人、塑造人、培育人、挖掘人的 潜力,提高人的素质。职工是企业的细胞,也是企 业形象的主体。职工素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应该着力提高广大职工 的素质,这是每一个现代企业领导必须要抓紧抓好 的一件大事。 (三)新时期企业职工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内 涵和特点。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一个合格的 现代企业职工,不仅要有坚定的意识和乐于为企业 作贡献的敬业精神,还必须掌握一套与现代企业相 适应的技能和本领。这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 ・ 蓝秸素2017.02/73 Work Discussion工作探讨 需要。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职工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更新观念,适应发展。观念更新十分重 要,职工群众要使自己长期形成的陈旧思想意识变 革创新,是一个痛苦的历程,同时也是一个获得新 生的过程,职工必须下定决心,摒弃旧的观念,才 能跟上时代改革潮流的步伐,不至于落伍掉队,被 时代淘汰。树立新的分配观念,收入凭贡献和效益, 破除平均主义的落后分配方式;树立新的用工观念, 工作选择从单向选择变为双向选择,不“挑肥拣瘦”, 不分工作贵贱,服从安排,有工作就干;要正确看 待自己,不要过分高估自己,彻底克服怕苦、怕累、 讲条件、讲价钱的懦夫懒汉思想,树立劳动是生产 要素的观念,树立靠自身的能力参与竞争的新观念, 充分认清素质低下将造成自己落伍,怨天尤人,永 远救不了自己,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进取,在激 烈的竞争中求进步。 (二)不等不靠,自觉创造。一个企业要在市场 经济的海洋中求生存、求发展,只能靠自身的实力, 才能乘风破浪。广大职工群众必须要有创业意识,要 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具有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创造美好 新生活的强烈意识,主动“干、创、造”,齐心协力 搞好企业,创造效益。职工自身要转变思想观念,充 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因素,在当前的优化组合、减员 增效改革中才能赢得主动。 (三)好学上进,技术精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广大职工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适应 生产建设和企业管理日益现代化的需要。职工自己必 须有爱好学习的主动精神和强烈的上进心,根据岗位 工作的实际,立志岗位成才,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 不断用新知识和新技术丰富自己,适应生产岗位的技 术和操作要求。 (四)自觉从严,一丝不苟。“严”是现代化大 生产客观规律的要求,建立严密、严格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是企业搞好生产管理的基础,有了好的制度 74 l2017 02・ 蓝枯圣 和规程,关键还靠职工自觉从严,自觉执行,形成良 好的习惯。 三 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改革措施双管齐下。需加 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多 种渠道的正面灌输和正确引导,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企业发展,我亦发展”的新 理念,自觉为企业发展多作贡献。同时,对职工进行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德”(社 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四职”(职 业特征、职业责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教育,帮 助职工认清形势,树立责任和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 精神,并经常性地开展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专题教 育活动,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改革必然会触 及人们的利益,在心理上产生种种震荡,要提高人们 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知情、明理、 释疑、顺气、鼓劲”的作用,统一人们思想认识,团 结一心促改革。 加强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职工的观 念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即:一是改革 意识,二是进取意识,三是竞争意识,四是自我成才 意识。使职工深刻认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前途,没有 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进取意识,职工个人 也应具备这种意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一切领域 都充满着竞争,优胜劣汰,是不由人们意识转移的规律, 只有树立竞争意识,才能在竞争中不断使自己取得进 步、赢得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是劳动谋生、增强竞争 力的重要手段,在工作中,不畏困难,不讲究工作的 贵贱,努力工作,积极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要确立人才战略理念,抓好各层人员素质 建设。要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当作推动企业跨越式发 展的第一要务,把人力资源当作企业的第一资源,把 人才培养战略当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战略。一是 要抓好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树立管理也是生产力的 思想。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和跨越式发展总体规 工作探讨Work Discussion 划的高度,确立战略管理思想;要充分认识人的素质 决定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跨越归根结底是素质跨越的 深刻内涵,抓好素质管理;要从理解人、尊重人,充 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努力推行人 本化管理;要以“规范管理,强基达标”为主线,强 化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内容的基础 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基本稳定,有序可控”。 二是抓好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从规范工程技术人员的 评聘,建立健全技术人员项目攻关计划申报和年终评 审制度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探索优秀技术人员的选拔 任用制度等入手,造就推动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和机遇,拉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向纵深发展。三是 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术攻关活动,切实 抓好职工的适应性培训和应急能力培训,掀起学技术、 强素质、抓管理、树形象的热潮,提高职工的业务技 术素质。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教育。职工要从企业的需 要出发,立足岗位成才,做好爱岗、达标、争优、成 才等环节工作,使职工成为本岗位的能手。职工素质 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但以后者为主,因 为尽管一些职工拿到了中专、大专文凭,但要在工作 中充分发挥作用,还必须通过非学历性质的岗位培训, 提高岗位技能,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为此,要改变 重学历教育、轻岗位培训的教育方法,切实抓好职工 的岗位技能培训教育,通过学习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操作能手、工作能手,为企业 的改革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三)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严格的考核、严明的 奖惩是加强职工素质建设的重要保证,如果只是提出 要求,没有严格的考核,好坏不分,素质建设只会流 于形式,有了考核,而奖惩不分,与物质利益相脱离, 素质建设就会失去内在动力,职工不会自觉去提高自 身的素质。严格考核以职工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执 行规章制度、完成岗位承包任务为主要依据,进行严 格考核,然后赏罚严明。赏不是简单的发奖金,要与 实绩相结合,同留岗工作、提资、晋级、赋予更多的 权限、委以重任相结合;罚要不讲情面,有根有据, 对素质差的职工实行下岗分流。在企业内部保持适当 的待岗人员比例,是有利于企业在岗人员发挥积极性 和创造性的,这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一种可行而有效的 手段。 (四)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培训环境。 要根据实现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尽快建立多层次多 样性的具有辐射效应的长期激励机制,充分体现培训、 考核、使用、奖励的原则,通过与职工的工资奖金挂钩, 与考评晋升挂钩,与实现职工自我发展挂钩等方式, 营造职工培训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提高自 我素质的积极性。一是领导者在思想上要树立讲政治、 讲大局、学理论的观念,充分认识企业发展与人力资 源开发、与职工整体素质的关系,树立人力资源开发、 职工素质培养的战略思维,规划、谋略职工“素质工程”。 二是要完善全人力资源开发和职工素质培养的制度体 系,保证开发与培训的刚性,防止出现短视短期行为, 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和持久性。三是应加大对职工教育 的投入,建立相应的专项激励基金,激发职工教育与 培训的活力。四是将奖励制度系统化,规范不同层次、 不同岗位的培训、任用、奖励制度,满足不同层次的 奖励需求,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五是构筑终身学习 理念、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培 育团队精神,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熔入实现企业跨 越式发展中,营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提高职工的素质任重而道远,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一定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重要高度,超前思维,超 前谋划,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