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研数学二解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9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考研数学二解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9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来源:华拓科技网


考研数学二解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9 (总分100, 做题时间60分钟) 解答题

1.设有曲线y=,过原点作其切线,求由此曲线、切线及x轴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表面积. SSS_TEXT_QUSTI 分值: 10 答案:

设切点的横坐标为x0,则曲线y=处的切线方程为

将x=0,y=0 代入上式得 一 2(x0一1)=一x0,解得x0=2 于是切线方程为

由曲线段y= 由直线段y= 因此,所求旋转体的表面积为S=Sn+S2= 2.(Ⅰ)比较∫01|lnt|[ln(l+t)]ndt与∫01tn|lnt|dt(n=1,2,…)的大小,说明理由;

(Ⅱ)记un=∫01|lnt|[ln(1+t)]ndt(n=1,2,…),求极限SSS_TEXT_QUSTI(1≤x≤2)绕x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面的面积为

(0≤x≤2)绕x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面的面积为

un.

分值: 10 答案:

(Ⅰ)当0≤t≤1时,因为ln(1+t)≤t,所以 |lnt|[ln(1+t)]n≤tn|lnt|,

因此 ∫01|lnt|[ln(1+t)]ndt≤tn|lnt|dt.

(Ⅱ)由(Ⅰ)知0≤un=∫01|lnt| [ln(1+t)]dt≤∫01tn|lnt|dt.

因为∫01|lnt|dt=一∫01tnlntdt= 3.(1987年)(1)设f(χ)在[a,b]内可导,且f′(χ)>0,则f(χ)在(a,b)内单调增加.

(2)设g(χ)在χ=c处二阶可导,且g′(c)=0,g〞(c)<0,则g(c)为g(χ)的一个极大值.

SSS_TEXT_QUSTI 分值: 10 答案:

(1)设a<χ1<χ2<b,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知:f(χ2)-f(χ1)=f′(ξ)(χ2-χ1),由f′(χ)>0知f(χ2)>f(χ1),则f(χ)在(a,b)上单调增. (2)由于g〞(c)=<0,根据极限的保号性知,存在c的某个去心邻域,使

<0,则c点左半邻域g′(χ)>>0,而c点的右半邻域g′(χ)<0.由极值第一充分条件知g(χ)在χ=c取得极大值.

4.已知函数f(x)在[0,1]上连续,在(0,1)内可导。且f(0)=0,f(1)=1. 证明:

(1)存在ξ∈(0,1)使得f(ξ)=1—ξ;

(2)存在两个不同的点η,ζ∈(0,1)使得f'(η)f'(ζ)=1.

SSS_TEXT_QUSTI 分值: 10 答案:

(1)令F(x)=f(x)-1+x,则F(x)在[0.1]上连续,且F(0)=-1<0,F(1)=1>0,于是由介值定理知,存在ξ∈(0,1)使得F(∈)=0,即f(ξ)=1-ξ.

(2)在[0,ξ]和[ξ,1]上对f(x)分别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知存在两个不同的点η∈(0,ξ),ζ∈(ξ,1),使得 于是 (1)显然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2)为双介值问题,可考虑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但应注意利用(1)的结论.

5.(2008年试题,21)求函数u=x2+y2+z2在约束条件z=x2+y2和x+y+z=4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SSS_TEXT_QUSTI 分值: 10 答案:

令F(x,y,z)=x2+y2+z2+λ1(x2+y2一z)+λ2(x+y+z一4),分别对各参数求导并令为0,得到如下方程组即有umax=(一2)2+(一2)2+82=72;umin=12+12+22=6[评注]先构造拉格朗日函数F(x,y,z,λ,u)=f(x,y,z)+λφ(x,y,

z)+uφ(x,y,z),解出极值点后,直接代入目标函数计算函数值再比较大小确定相应的极值(或最值)

函数f(x)在[0,+∞)上可导,f(0)=1且满足等式 f'(x)+f(x)-∫0xf(t)dt=0。

SSS_TEXT_QUSTI 6.求导数f'(x); 分值: 10 答案:

为了求f'(x),将f'(x)+f(x)-∫0xf(t)dt=0两边同乘(x+1),得 (x+1)f'(x)+(x+1)f(x)=∫0xf(t)dt=0, 两边对x求导,得

f'(x)+(x+1)f\"(x)+f(x)+(x+1)f'(x)-f(x)=0, 即(x+1)f\"(x)+(x+2)f'(x)=0。

上述方程为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令u=f'(x),化为(x+1)u'+(x+2)u=0,即 即ln|u|=-(x+ln(x+1))+C1,所以

再以x=0代入原方程f'(0)+f(0)-有f'(0)=-1,于是C=-1,f'(x)=-SSS_TEXT_QUSTI∫00f(t)dt=f'(0)+f(0)=0,由f(0)=1, 7.证明:当x≥0时,成立不等式e-x≤f(x)≤1成立。

分值: 10 答案:

方法一:用积分证。 f(x)=f(0)+∫0xf'(t)dt=1-∫0xdt。

而0≤∫0xdt≤∫0xe-tdt=-e-t|0x=1-e-x, 两边同乘以(-1),得: e-x-1≤-∫0xdt≤0,

即e-t≤f(x)=1-∫0xdt≤1。 方法二:用微分学方法证。

因f(0)=1,f'(x)<0,即f(x)单调递减,所以当x≥0时f(x)≤1。 要证f(x)≥e-x,可转化为证明f(x)-e-x≥0,令φ(x)=f(x)-e-x,则 φ(0)=1-1=0,且φ'(x)=f'(x)+e-x≥f'(x)+=0(x≥0), 所以,当x≥0时φ(x)≥0,即f(x)≥e-x。

结合两个不等式,推知当x≥0时,e-x≤f(x)≤1。证毕。

8.[2000年] 已知f(x)是周期为5的连续函数,它在x=0的邻域内满足关系式f(1+sinx)一3f(1一sinx)=8x+α(x),其中α(x)是当x→0时比x高阶的无穷小量,且f(x)在x=1处可导,求曲线y=f(x)在点(6,f(6))处的切线方程.

SSS_TEXT_QUSTI 分值: 10 答案:

求切线方程的难点在于求f'(1).因题中只给出了函数f(x)在一点x=1处可导,这就决定了只能用导数定义求出f'(1). 由题设有=0,因=0,由命题1.2.6.1及f(x)在x=0处连续,得到

[f(1+sinx)一3f(1一sinx)-8x]=f(1)一3f(1)=0,即f(1)=0.

因f(x)的周期为5,所以在点(6,f(6))处和点(1,f(1))处曲线的切线具有相同斜率,且

f(1)=f(1+5)=f(6),f'(1)=f'(1+5)=f'(6).因而只需求出f'(1).根据定义求之,由题设有{[f(1+sinx)一3f(1一sinx)]/(8x)}=1,则

即f'(1)=f'(6)=2.又f(1)=f(6)=0,故在点(6,f(6))处的切线方程为 y=2(x一6), 即 2x—y一12=0. 9.[2013年] 设A=.B=CA=B,并求所有矩阵C. SSS_TEXT_QUSTI,当a,b为何值时,存在矩阵C使得AC—

分值: 10 答案:

因所给矩阵方程不易化为式(2.2.4.1)中三种类型的矩阵方程,下用待定元素法求之.为此设出矩阵C中的元素,将方程AC—CA=B;化为一非齐次线性方程解之. 设C=,则AC= 由AC—CA=B得到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存在矩阵C使AC—CA=B成立,上述方程组必有解.为此将上述方程组的增广矩阵 当a≠一1或b≠0时,因秩(当a=一l且b=0时,秩()≠秩(A),方程组无解.

)=秩(A)=2<n=4,方程组有解,且有无穷多

用初等行变换化为阶梯形矩阵:

解.由基础解系和特解的简便求法得到,其基础解系为 α1=[1,a,1,0]T=[1,一1,l,0]T,α2=[1,0,0,1]T, 则对应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为c1α1+c2α2.

而方程组①的特解为[1,0,0,0]T,故方程组①的通解为 X=c1[1,一1,1,0]T+c2[1,0,0,1]T+[1,0,0,0]T,

即X=[x1,x2,x3,x4]T=[c1+c2+l,-c1,c1,c2]T,亦即x1=c1+c2+1,x2=一c1,x3=c1,x4=c2(c1,c2为任意常数),故所求的所有矩阵为

C=(c1,c2为任意常数).

10.[2007年] 设3阶实对称矩阵A的特征值λ1=1,λ2=2,λ3=一2,α1=[1,一1,1]T是A的属于λ1的一个特征向量.记B=A5一4A3+E,其中E为3阶单位矩阵.

(I)验证α1是矩阵B的特征向量,并求B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Ⅱ)求矩阵B. SSS_TEXT_QUSTI 分值: 10 答案:

由A为实对称矩阵推出B也为实对称矩阵,所给特征向量不完整,需用实对称矩阵的性质求出A的所有特征向量.再利用相似对角化,求出矩阵B. (Ⅰ)令f(x)=x5一4x3+1,则B=f(A)=A5一4A3+E.因A的特征值为λ1=1, λ2=2,λ3=一2,故B=f(A)的三个特征值分别为

μ1=f(λ1)=f(1)=一2,μ2=f(λ2)=f(2)=l,μ3=f(λ3)=f(一2)=1. 由Aα1=λ1α1=α1,得到

A251=A4Aα1=A4α1=…=Aα1=α1,A3α1=A2Aα1=A2α1=AAα1=Aα1=α1, 故 βα1=(A5一4A3+E)α1=A5α1一4A3α1+α1=α1-4α1+α1=一2α1,

即B的属于特征值μ1=f(λ1)=f(1)=一2的一个特征向量为α1(与A的属于特征值λ1=1,的特征向量α1相同)。所以B的属于特征值μ1=一2的全部特征向量为k1α1,其中k1为非零的常数.

一般有矩阵A的属于特征值λi的特征向量与矩阵B=f(A)的属于特征值f(λi)的特征向量相同,故为求B的特征向量只需求出A的特征向量.

设A的属于A的特征向量为α2=[x1,x2,x3]T,则因λ1≠λ2,故α2与α1正交.于是有 α1Tα2=[1,一1,1]=x1一x2+x3=0.

由2E—A=即得A的属于特征值λ2=2的特征向量为 α2=[1,1,0]T,α3=[一1,0,1]T.

故B的属于特征值μ2=f(λ2)=f(2)=1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α2=[1,l,0]T,α3=[-1.0.0]T.

所以B的属于二特征值λ2=l的全部特征向量为k2α2+k3α3其中k2,k3足不全为零的常数.

(II)解 令P=[α1,α2,α3]=.则P-1BP=diag(-2,1,1).于是

B=Pdiag(一2,1,1)P-1==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