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代中美合拍影片的概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 毕业论文

当代中美合拍影片的概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 毕业论文

来源:华拓科技网


分类号 编号

烟 台 大 学 文 经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当代中美合拍影片的概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

申请学位: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2012年5月24日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当代中美合拍影片的概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

姓 名:

导 师:

2012年5月24日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

院(系):中文与法律系 姓名 学号 毕业届别 专业 毕业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学历 当代中美合拍影片的概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 职称 所学专业 具体要求(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阅读相关的文献,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关注中美合拍电影的进展,分析合拍电影快速发展的成因和中美合拍电影成功的因素。 基本要求: 依据中美合拍电影发展的现状分析合拍电影面临的问题以及成功之道。 主要参考资料: 赵朝霞:《功夫熊猫,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文化融合》 类成云:《中外合拍片让中国跟世界接轨更快》 进度安排: 2011年12月:确定毕业论文方向及选题; 2011年3月上旬:准备资料,提交论文提纲 2012年3月下旬:完成并提交初稿 2012年4月:进行论文修改; 2012年5月上旬:上交定稿。 指导教师(签字): 2011年 12 月 25 日 院(系)意见: 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摘要]自1958年第一部中法合拍电影《风筝》面世以后,合拍电影就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影制作模式。随着近几年来合拍电影的放宽,合拍电影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占据了国内票房的一席之地,其中中美合拍电影更是中外合拍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合拍电影近几年来爆发式的增长有着诸多的原因,比如电影制作资金的增加,人才的增长,市场的扩张,交流的需要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都在支持着中美合拍电影这一电影制作模式的成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快速增长的背后往往带来更多的问题,中美合拍电影也不能避免。部分合拍电影只能获得一方观众的认可,而在另一方却是票房惨败。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拍出在中美两国国内都有市场的电影将是未来中美合拍道路上必须应对的挑战。

[关键词]中美合拍 ;文化全球化 ;《功夫梦》;中西文化

目录

引言 ............................................................... 1 1 合拍电影的背景 ................................................... 1

1.1的放宽 ........................................................................................................................ 1 1.2电影投资风险的增加 ........................................................................................................ 1 1.3市场的需求 ....................................................................................................................... 2 1.4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 ........................................................................................................ 3

2.中美合拍电影的概况 ............................................... 4

2.1 中美合拍电影的现状 .................................................................................................... 4 2.2 中美合拍电影遇到的问题 ............................................................................................ 5

3中美合拍电影的发展策略 ........................................... 6

3.1 加强国际合作,完善营销发行手段 .............................................................................. 6 3.2 合理把握受众需求 .......................................................................................................... 6 3.3探寻合拍电影的成功之道 ............................................................................................... 6

4结束语 ........................................................... 7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

引言

合拍片是指中国境内制片公司和境外制片公司共同投资、共同拍摄、版权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种合作形式。①

近几年来的合拍片逐渐占据了票房的大部分,在国产电影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中国与美国合作拍摄的影片最为引人注意。中外双方对于合拍片的关注也随着合拍片数量的增加而提升道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合拍片的增长,一方面带来了中国海外票房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如何更好地完善和建设合拍制度是今后电影制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合拍电影的背景

近年来,合拍电影的迅速增长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1的放宽

合拍电影快速增长,部分原因来自于国内合拍电影的放宽。为了深化中国电影改革和加快电影产业化发展,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陆续发布了四份令,其中一份便是《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中外合作摄制影片管理规定》放宽了诸多合拍电影的,尤其是规定了民营影视文化公司,经批准可开展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的业务等。相较于以前外国影视公司只能和国营影视公司合作拍摄影片的规定,这无疑大大拓宽了双方合作的机会。

另外按照我国现行的合拍电影规定,合拍片可享受国产片待遇,,包括参与“ 华表奖”评选等,,合作方享受的市场票房分账比率高于进口大片,所得税只需缴纳10%,低于进口片应缴税额。

1.2电影投资风险的增加

自张艺谋的《英雄》后,华丽的场面以及绚丽的特效备受追崇,而电影制作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动辄投资几千万乃至上亿的电影逐渐增多。在中国国内票房分成中,约50%留在电影院,10%分给发行方和院线机构,四成左右成为制作方和投资人的收入。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曾说过:“一部投资8000万元的电影,要2亿元票房才能收回成本。换算一下,每投资1元钱需要产出2.5元票房才能做到不赔钱。”②下表是近几年来电影投资的概况,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电影制作成本的节节攀升。(如图1)

①②

张恂:《中外合拍电影:从磨合到成熟》,《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2月27日。 《烟台日报》,2009年7月21日,第011版。

1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

制作成本(万元)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制作成本(万元)

(图1)

投资成本的增加相应带来的是投资风险的增加,某一公司单独投资一部电影的风险无疑是巨大的,基于此原因,结合多方融资渠道用来分担风险成为现在电影筹集资本的主要渠道。多方融资不仅仅是国内的资金,也包括国外的资金,这就促使中外双方共同出资进行影片拍摄的合拍模式快速的发展起来。

1.3市场的需求

2001年,我国国内票房为8.9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11年,国内票房就到达了131.15亿,相比2010年增幅将近30%,十年内就增长了1473%。③下图是十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发展走势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如图2)

票房(亿元)1401201008060402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票房(亿元)

(图2)④

③④

《中国历年电影票房市场状况》,中国新农村电影网,http://n.chinafilm.com/201006/28-12206.html。 数据来源于时光网,http://i.mtime.com/fengyingshouce/blog/46113/。

2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

另外,据电影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增长8.3块银幕。刷新了电影诞生100年来银幕增速最快的记录。影院建设方面,去年全年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⑤“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中国人去电影院,即使票价只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其数字仍然是客观的。”娱乐业分析家杰弗里•洛斯敦认为,好莱坞可从一个更开放的中国市场赚取成千上百万美元。⑥

票房的爆发式增长以及院线银幕的增加都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日益壮大。这对于美国好莱坞来说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基于中国的原因2012年之前,中国每年引进的20部美国影片,这对于影片产出旺盛的好莱坞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以出口影片的方式抢占中国电影市场外,以与中国合作拍摄影片的方式也成为日益众多美国影视制片公司的选择之一。这样既可以绕开进口影片的,又可以从中国市场上获取更多的利润。

1.4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

1.4.1文化的全球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几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突出的特征就是全球化。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继而带来的是文化等领域的的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是指民族文化依托科技手段、网络技术、大众媒介、文化商品等多种载体,借助市场的力量,超越民族文化的地域和国界局限, 突破时间与空间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走出家园文化的狭隘与偏见,从全球多样化的意义中去领悟文化他者,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文化认同、共享文化资源、丰富本土文化的过程。⑦文化全球化要以文化差异为前提, 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让民族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外部环境和发展阶段, 让民族文化参与文化的全球性的流动与交换。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各个民族的文化不可能再固步自封,而应该是突破自身的融入到全球文化的交流融合之中,这样才能够丰富本民族的文化,更加长久的生存繁荣下去。

1.4.2 合拍电影外在形式的融合

文化的全球化具体到合拍电影上就包括了电影拍摄外在形式的融合和电影内在精神的融合。

外在形式就是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双方的人员,技术和发行等方面的合作。如在2011年张艺谋拍摄的《金陵十三钗》中,聘用了美国的烟火特效团队Joss Williams,并聘请克里斯蒂安·贝尔来担任男主角。在《唐山大地震》中,也聘请了新西兰的维塔工作室来制作地震的特效场景。这种技术和人员外在形式的融合无疑对双方电影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也为以后合拍电影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⑤⑥

谢静:《银幕日增量破百年记录 电影票“限价令”利好制片方》,《证券日报》2012年1月12日。 骆思典:《狼来了,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市场——1994至2000年》,《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第336页。 ⑦

刘亚玫,《文化全球化:文化共荣与发展的历史契机》,湖北大学学报,2007年2月。

3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

1.4.3 合拍电影内容精髓的融合

另一方面就是电影内在精神的融合。形式的融合是合拍电影的基础,但绝不是全部,一部成功的合拍电影应该是内在精神的融合,是双方的文化能够展现的过程。在美国梦工厂最近推出的电影《功夫熊猫》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全球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能够看到电影之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在这部电影中,好莱坞以其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为载体, 以中国功夫和熊猫为主题核心, 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糅合众多中西方文化元素, 展示了当代文化多元性的融合共生。电影之中,阿宝从无字的神龙手卷中悟出了最高深的神龙秘籍———没有秘籍就是最强的秘籍,正符合了老子所说的“大音稀声, 大象无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家思想。而影片之中熊猫阿宝言语之间又散发着美国式的幽默。整部影片所所传达的为梦想奋斗,正义终将战胜的观点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和信念。无论在传统的文化精神, 还是从价值观、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很好的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各个民族都需要投身于文化的交流之中,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双向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相较于其他的交流方式,无疑能够进行广阔和深入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合拍电影不仅仅是资金、人员和技术的简单合作,而是双方文化交流碰撞之间的产物,展现的是合作双方思想碰撞的火花,传达的是双方之间的思想观念的融合,这也是文化全球化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美合拍电影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发展,最基本的原因是两个民族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需要,是文化全球化之下必然的产物,而后的资金,市场的需求只是加速了合拍电影的发展。

2.中美合拍电影的概况

2.1 中美合拍电影的现状

2.1.1经济效益

合拍数量的增长。成立于一九七九年八月的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30多年来,已接手757部合拍影片和700多部纪录片。特别是从2001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都有39至40部。2011年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受理合拍影片93部,协拍片6部,共计99部;审查通过合拍影片58部。⑧自1987中美合作拍摄的《末代皇帝》起到今年的《金陵十三钗》,中美合拍电影在经过25年的发展之后,凭借着近几年中外合拍的大趋势开始快速的成长起来。美国成为除外,中国对外合作拍摄影片的最多的国家。

合拍票房的增长。在国内票房上,合拍片创造的业绩依旧是让人惊奇的。据中投顾

问产业研究中心统计,合拍影片在国内电影市场上的比例逐年攀升,2007年3部超2

《中外合拍电影:推广中国文化的最好通道》,新民网,2012年02月27日。

4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

亿元票房的影片中,合拍片占了2部。2008年,8部合拍片票房过亿元,总计票房超过16亿元,占全年总票房的40%。2009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总额已经达到62.06亿元,其中,10%数量的中外合拍片贡献了超过50%的票房。2010年国内票房超500万元的国产片有77部,其中合拍片占24席。24部合拍片的票房总计30.09亿元人民币。从2006年至2010年,电影票房前10名的电影,基本都是合拍片,中国每年对外输出的影片中,90%以上的票房来源于合拍片。其中2010年的中美合拍影片《功夫梦》成为中美两国合拍影片最卖座的电影,创造了23.63亿元的海外票房。(如图4)⑨

4030201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票房(亿元)票房(亿元)

(图4)

2.1.2社会效益

电影作为商品和文化产品,再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创造社会效益。众多的合拍电影在走向海外的同时,也给海外的观众带来一个全新的中国,潜移默化的改变对中国的印象。在中美合拍电影《黄石的孩子》中,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力量,友好善良的传统美德随着电影的全球放映而深入人心,在国外观众的面前展现了中国的一个全新的形象。

2.2 中美合拍电影遇到的问题

2010年出国门的47部影片中,46部为合拍影片。投资2.6亿元人民币的《功夫梦》

⑩创造了23.63亿元人民币的海外票房成绩,占2010年国产电影海外销售收入的67%。这

在印证了《功夫梦》成功的同时,也表明了合拍影片遇到的困境。45部合拍片整体的票房还不及《功夫梦》的一半。数量增长的背后是海外票房的低迷。大多数的合拍片并不能满足中美两方观众的需求,一些在国内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电影却在国外遭受冷遇,许多合拍商业大片在走出国门踏上美国的院线之后却产生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比如中美合拍电影《唐山大地震》在国内票房达到了6.47亿人民币,而在美国放映却只得到了6万票房,还不及国内票房的1/1000,《赤壁(下)》在国内取得了5.7亿人民币的

⑨⑩

数据来源于艺恩娱乐产业网,http://news.entgroup.cn/movie/28129.shtm。 《中国电影海外遭遇窘境》,中国新闻网,2011年05月03日。

5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

票房,在美国放映数月也只拿到了区区62万美元。面当这些影片对着美国本土好莱坞大片的冲击时,生存就更加的困难。

3中美合拍电影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国际合作,完善营销发行手段

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可以在全球同步发行,而中国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营销发行行的差距。一部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电影比如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为了避免商业运营,影片营销不到位带来的票房失败,影片发行就必须对放映地区的市场做比较深入的调研,对市场进行细分,加强宣传,积极参加国外电影展,在国内举办电影节,准确定位目标受众,并且加强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投资或者并购国外放映院线,完善自己的发行渠道,使影片能够流畅的在各个地区发行放映。

3.2 合理把握受众需求

电影的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观看,所以观众的需求对于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是相当重要的。了解观众的需求,适应观众的口味也是一部成功电影必不可少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环境下,中国需要向外界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实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而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目光也开始投向中国,也有对于中国的求知欲望。然而西方观众对于中国的求知也是有选择的。近观最近几年在美国上映的蕴含中国文化的电影,从《卧虎藏龙》到《功夫之王》再到《功夫梦》,美国观众对于中国的传统武术有着不同一般的热爱,合拍电影虽然不只限于功夫电影的题材,但可以以功夫电影为切入点,在提供观众对于中国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合拍的电影类型。其次,可以雇佣国外调查公司,调研以往以及同期上映电影的观影人数以及票房成绩,分析同类型电影的市场饱和度,为制作电影提供数据的支持。

3.3探寻合拍电影的成功之道

《赤壁》和《功夫梦》都是中美合拍电影,《赤壁》投资8500万美元,在美国本土获得了62万美元的票房,《功夫梦》投资2500万美元,却获得了3.73亿的票房,如此大的反差,不得不让人思考,为何成本高的《赤壁》会在海外输给成本低的《功夫梦》呢?

归根结底,《赤壁》的失败来源于双方文化的差异。在国内放映的上下两部《赤壁》在美国被剪成了一部,只有短短的130分钟。而《赤壁》这部电影的梗概却是基于中国古代的三国历史,对于国内熟悉中国历史的观众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的美国观众来说,电影的剧情,故事的发展都显得难以理解,尤其加上众多的出场人物,复杂的历史背景更加影响了其观看电影的兴致。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对于《赤壁》来说是一处明显的硬伤。

6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

《功夫梦》翻拍自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龙威小子》。虽然电影在中国拍摄,影片之中也尽是充满了中国传统味道的四合院、长城和故宫,但是剧中依旧散发着好莱坞电影的味道。影片之中既不是完全的中国文化也不是全盘的西方文化,而是东西两种文化杂糅融合在了一起,很好的掌握了东西文化的平衡。从表面上来说,能够让双方的观众都更加容易理解,从更深层当看似本不相容的两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也就适应了文化全球化之下观众对于异域文化的渴求和认知,迎合了观众的观影口味。

这又不得不使人想到《功夫熊猫》系列,一只说着英语的中国大熊猫为什么能够席卷全球,斩获6.5亿美元的高额票房?从《功夫熊猫》我们可以看到既有西方教的神选思想,也糅合了中国道家的传统思想,既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建筑,也有经典的美式幽默。影片一上映就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这已不仅仅是靠出色电影特技以及完善。

营销渠道就能完成的成绩,而是文化全球化之下,出色的融汇了多种文化因素的影片本色所具有的魅力。

从《功夫梦》和《功夫熊猫》的成功之中,我们或许对于合拍电影的成功之路探寻一二。合拍电影顺应着文化全球化的大趋势发展起来,反过来合拍电影也应该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一部分,成为两种或者多种异质文化交汇相融的平台。只有那些能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达到最佳融合的优秀作品, 才能够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与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共鸣。才能够吸引双方的观众,才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4结束语

中美合拍电影的快速发展即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商机,也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能够让中国在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保留自身文化精髓,包容、吸收其他文化之所长。

中美合拍事业发展的道路依然也会随着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日益增长,发展,壮大起来,也必将成为今后中国电影制作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7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郑畅:《中西合璧的<功夫梦>》,《大众电影》,2010年15期。

[2]赵朝霞:《功夫熊猫,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文化融合》,《电影文学》,2010年第5期。 [3]郭慧钰:《解读<功夫熊猫>的中西文化融合》,《高校讲坛》,2012年第5期。 [4]类成云:《中外合拍片让中国跟世界接轨更快》,《当代电影》。 [5]骆思典,《狼来了,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市场——1994至2000年》。 [6]刘亚玫,《文化全球化:文化共荣与发展的历史契机》。 [7]张 恂,《中外合拍电影:从磨合到成熟》。 [7]艺恩咨询http://www.entgroup.cn/。 [8]时光网 http://www.mtime.com/。

8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毕业论文

致谢

感谢老师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和指导,感谢身边同学的支持以及无私的帮助,感谢学校的培养以及父母对我的关心。

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四年的时光必定是我心中难以割舍的部分,我会好好珍惜,好好爱护。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