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地方党建文化系统
地方党建文化是相对于整个党建文化提出的一个党建概念。构筑地方党建文化系统,是根据我们党几十年党建工作思想和方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实提出的一个供广大党务干部和支持地方党建工作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探讨的党建工作基本思想系统。那么,在当前形势下,为什么要构筑地方党建系统?怎样构筑这个系统?
一、社会发展为构筑地方党建文化系统营造了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当地的人文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党建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和官方文化,它也和其他文化一样,与当时制定的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在一个地方,随着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完成,不仅要在经济工作领域按照多元化的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以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作为担负着各种文化形态领导角色的党建文化,也必须要走地方化、个性化的党建工作路子。去年,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担负着领导和执行这一战略决策的地方党组织,要完成这项任务,抓好自身党建工作的创新十分关键,一个地方的党建工作要创新,必然要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党建工作才能增强针对性,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要贯彻这一发展战略,推动党建工作与地方文化和谐发展成了当前和以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党建工作体现地方化,全面构筑地方党建文化体系,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当前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党建文化历史为构筑地方党建文化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纵观我们的党建文化史,无不闪耀着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的光辉。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同志结合中国国情,灵活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武装割据”和“农
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这个被自诩为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的王明嘲讽为“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却最终赢得了的胜利,后来,又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建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同志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等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建思想,在中国与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所有这些思想,它们都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精髓,这些理论的创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一个国家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志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党建思想中重要内容,不仅把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还诠释着要积极吸收地方优秀文化以确保自身先进性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党建思想也更加明确体现了党建工作要与地方文化联系起来的观点。这些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党建工作要取得成效,就必须与实际相结合,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地区也应该是这样,因此,地方党建要发展,就一定要积极的吸纳地方文化优秀的成分。
三、优秀的地方文化为构筑地方党建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的伟大民族,地域辽阔、多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中国文化不仅具有强烈的同一性,同时也赋予鲜明的地域性。我们党是执政党,历来就十分重视党建文化的统一性建设,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建设的发展,与地方文化交融并以特色展示出来的地方性党建文化现象逐步显现出来,而且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那么,地方党建怎样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以推动当地党建文化健康发展呢?
一方面,要把地方优秀的智慧思想吸纳到地方党建文化系统之中。以**为例,由于这里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智慧是**人的基本特征。早在战国时期,饱含道家朴素的实用主义的人生哲理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涤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涤吾足”的沧浪歌就在**广为流传,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在**的考古似乎能得到一些体现。******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和**出土的陶鸡、**发现的算筹和**发现的汉代鎏金蚕,就是**人立足实际奋力拼搏智慧
的集中体现,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党建工作所需要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要把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地方党建文化里来。在**,因为这里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南方移民,特定的人文构成在**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重礼仪轻利益、重实际轻浮华、重情理轻无信的多元文化形态,这种集南纳北独成一家的文化特征,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去伪存真,将为我们的地方党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第三,要广泛吸纳地方丰富的文化营养。还是以**为例,因为这里的莅临把儒教当作国教、重视佛教的九朝古都**的南侧,地理上又在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交汇地段,这种特定的地域环境,为当地文化的发展能海纳百川,形成丰富的文化创造了条件,这些资源也为滋润地方党建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四、积极的实践为构筑地方党建文化系统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党的建设已经逐步从计划经济模式走了出来,并在大环境中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妍斗艳乃至的一县一品的格局,这种现象为构筑地方党建文化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重视了党建文化的同一性建设。为了维护思想建设的高度统一,根据当地的实际,各个地方创造性的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工作,为构筑地方党建文化系统建设打牢了思想基础。其次,强化了党建文化的实用性建设。近些年,仅我们**不同县区都有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方法。**的倡导的“三苦”精神,**推出的**先进典型,**开展的“双挂”“双联”活动,都是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进行的党建工作的有益实践。第三,突出解决人们期盼的核心问题。发展一直是贫穷落后地区人们世代渴望解决的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人转变传统的党建工作观念,把经济工作成效作为党建工作的优劣的标准,甚至把经济工作列进党建工作的体系之中,实实在在把发展这一主题纳入到党建工作之中,为深化**的党建工作,构筑安康党建文化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