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大气环境及其运动 1.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厚度最大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圈层是地壳 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 C.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D.地震波中的纵波能够通过地球内部的所有圈层,横波则不能
2. 读右图,回答2—4题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3. 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4.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5~6题。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煴:无烟的微火] 5.“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6.“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 ②“烟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煴”,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煴”,将大气直接熏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
8.下列关于热力状况对等压面的影响关系图,正确的为( )
9.图1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b是使风力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图中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图1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0.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 B.a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
11.右图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A.abcd B.abdc; C.badc
D.cbad
12.右侧等压面是某地某日高空的气压状况,则 A.A地多晴朗天气 B.A地气温比C地高 C.近地面气流由A流向C D.四点气压最低的是A
13.北半球一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风从南侧吹来 B.飞机顺风飞行 C.飞机逆风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14.读图,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A.甲点位于30N附近 ① ② o
B.乙点位于30N 附近 o60 甲 乙 C.①地是冷性气流 D.②地盛行西风
15读三圈环流图,回答15—17题。
16.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abe B.bcd C.ade D.cde 17.正确反应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右图是东亚和南亚地区某时期季风示意图,回答25~26题。 18.图中所反映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2月
19.图中①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气压差异 B.西风带形成的风向 C.信风带形成的风向
D.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20.关于中纬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0º纬度附近气流上升 B.60º纬度附近气流下沉 C.地面形成西风带 D.高空形成信风带 读图2“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6~7题。 读图3“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21.此时北半球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2.此季节甲地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 D.有太阳直射
23.7月份,被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甲
图3
二、综合题
1. (l)此图表示的是 月季风图。E的风向为 风,F的风向为 风。
(2)A、C两地中,气压低的是 。
(3)图中季风E和季风F,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 ,这类季风在 (地区)最为
典型。夏季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受 (填字母)季风的影响。
(4)受图中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降水 ,特别有利于粮食作物中的 的生长;由于季风的强弱
变化很大,使得该地区 灾害频繁,对作物的生长威胁很大。
2.以下两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分)
(1)甲图表示北半球 (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乙图表示北半球 (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 。
(3)一般地说,A地比B地的降水量要 ,C气流来自 气压带。气流C与D相遇后爬升的原因是 。
(4)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 ,它将 切断。
(5)E处的风向为 ,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印度半岛此时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
3.读图10“2009年5月27日6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0
资料:气象台2009年5月27日天气预报(节选):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地区、华北北部将有4~6级风,气温将下降6~8℃。
(1)图中A、B、C三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的是_____,其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
(2)5月27日~30日,冷空气向_______方向移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_____锋天气过程。
(3)该天气系统移动过程中,北京的天气变化是:过境前 ; 过境时 ;过境后 。
(4)该天气系统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 (有利或不利)影响,表现为 、 。 4.读“亚洲季风”图,回答。(10分)
⑴图甲表示 月的季风情况,图乙时亚洲东部吹 风。 ⑵东亚季风的成因是 。 ⑶C季风对我国农业的有利影响是 。
⑷D处的风向形成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