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保护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编制目的:
指导******光伏发电项目机电安装工程电缆保护管安装工作,以规范作业人员在安装过程中的工作程序和行为,保证安装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光伏发电项目机电安装工程电缆保护管安装
3 3.1 3.2 3.3 3.4 3.5 3.6 3.7 4
编制依据: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50796-201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部分)DL 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公司《质量、计量、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程序文件 设计院提供的相关施工图纸 电气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作业概述
电缆保护管安装是电缆敷设就位前一项必须完成的安装项目,其主要作用是保护从桥架到各就地设备的电缆。本工程电气 电缆保护管主要分为 DN100、DN50、DN15、DN32等,一般应根据现场各设备的进线接口和电缆的数量选用不同规格的保护管,并且所选用的保护管规格应与选用的金属软管及金属软管接头相匹配。
5 5.1
开工条件 人力资源配备
安全员一名,质检员一名,每组2~3人,高峰期适当增加2~3组。
5.2 工器具准备
作业组配备半圆锉、手钻、活络扳手、磨光机、电焊机、弯管机、切割机等。选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的状态正常,机械设备、电动工具经过仔细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5.3 计量器具配备
水平尺,角尺,钢卷尺,计量器具的规格、量程、精度满足要求,且在检定有效期内。
5.4 材料、设备准备
安装所需的材料(镀锌钢管、镀锌花角铁、焊条、“U”形管卡、防锈漆、银粉漆)已备齐。
5.5 施工方案准备
5.5.1 施工图纸经过专业会审,图纸有效。 5.5.2 作业指导书已经过审批。
5.5.3 对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质量交底以及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5.6
施工现场检查
5.6.1 施工环境
电缆保护管安装前,安全监察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5.6.2 现场照明
现场应具备充足的施工照明条件。
6 6.1 6.2
作业程序、方法与要求 作业流程:(附录三) 施工技术要求:
6.2.1 电缆保护管的内径为电缆直径的1.5~2倍。
6.2.2 电缆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单根管子的弯头不宜超过两个。 6.2.3 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也应满足上述
要求。
6.2.4 电缆保护管用镀锌“U”形管卡固定。 6.2.5 电缆保护管不应有扁瘪或裂缝。 6.2.6 使管口尽量直接对应设备的进线孔。
6.2.7 管口与设备之间用金属软管连接,软管长度不宜超过300mm。 6.2.8 金属软管两端用接头连接保护管、线槽和设备。
6.2.9 一个管口不宜连接两个金属软管(除非有过渡盒或特殊接头)。 6.2.10 两根或两根以上保护管之间应留有间隙,以便安装软管接头。
6.2.11 两根或两根以上保护管管口应整齐。 6.2.12 电缆保护管管口用锉刀清理干净。
6.2.13 在桥架或线槽上打孔安装保护管应机械加工,且管口不应伸入线槽过多,10mm
以内为宜。
6.2.14 电缆保护管不应从线槽盖板方向直接伸进线槽。
6.2.15 成排管子安装,管口高度一致,弯曲弧度一致,排列整齐,引出软管的位置一
致或协调美观,严禁参差不齐。
6.2.16 离保温层距离:平行敷设≥500mm,交叉≥200mm 6.2.17 保管管安装完毕,管口要进行临时封堵,油漆完整。 6.2.18 金属软管的接头螺纹配合适宜。
6.2.19 电缆保护管的布置位置不应影响设备维修时设备的拆装。
6.2.20 电缆保护管不宜用有中间接头,若有则接头必须可靠不应有进水情况。 6.2.21 电缆保护管的布置宜选择在与热力设备或管道膨胀方向相反的部位,若布置在
与膨胀方向相同侧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应大于运行时的最大膨胀值。
6.2.22 与动力电缆有允许的距离(指热控信号电缆与强动力电缆)。 6.2.23 地面保护管必须埋在第二次抹地面前,并有合适的深度。 7 7.1
工艺质量及计量要求 工艺质量
7.1.1 保护管弯曲半径≥6D(D保护管直径) 7.1.2 弯头直径差 <10%D(D保护管直径)
7.1.3 保护管弯曲度≥ 90°;弯头并排安装时弯曲度一致 7.1.4 单根保护管的弯头数量 ≤2个 7.1.5 管口光滑、无毛刺
7.1.6 成排安装管口高度一致;弯曲弧度一致;排列整齐 7.1.7 保护管连接牢固 7.1.8 保护管油漆完整 7.1.9 软管外观无裂纹、扁瘪 7.1.10 软管成组排列整齐 7.1.11 接头连接件齐全 7.1.12 软管固定连接牢固
7.2 计量要求
7.2.1 在所有的作业前要检查量具是否按计量检定规范进行检定合格,有完整合格证
书,且在合格期内使用。
7.2.2 所采用的量具测量精度应满足本次作业误差精度要求,如不满足应及时更换。 7.2.3 每次测量作业应至少重复二次以上。
7.2.4 重要的测量过程应由工作负责人进行,测量至少要三次以上,并由一级质检员
进行数据监核,同时记录员记录。
8 8.1
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危险点、危险源辩识、分析及对策:
危险点、危险源辩识、分析及对策 序 号 1 2 危 险 点 、危 险 源 可 能 造 成 的 事 故 采 取 的 措 施 焊接时未戴面罩、手套 电焊机外壳未可靠接地而漏电 造成电弧灼伤皮肤和眼睛,吸入正确使用面罩、手套 电焊有毒气体 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使用前检查,保证电焊机外壳可靠接地。 电动工器具使用前认真检查,作定载试验;正确使用电动工器具 使用前检查。 3 使用电动工器具电源线接线不当漏造成人员触电,伤人 电,工器具使用不当 使用电动工器具未使用带漏电保护装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置的开关 4 5 使用切割机、磨光机、无齿锯未戴防火星飞溅,锯片破碎,易造成施正确佩带戴防护面罩,使用合格的产品 护面罩 工人员眼睛、皮肤受伤 交叉作业高空落物 工器具及材料落物伤人,损坏设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各方相互协调,错开施工时备 间;放好工器具及材料。 关闭电动工器具电源,确认有电后,再使用电动工器具 施工区域无电焊、火焊、热处理、喷灯或其他明火作业,且备有相应消防器材 6 7 施工电源突然停电,电动工器具忘记电动工器具突然工作而伤人 关闭电源 油漆、松香水着火、爆炸 造成火灾事故,烧伤人员 8
序 号 9 危 险 点 、危 险 源 可 能 造 成 的 事 故 采 取 的 措 施 搬运管件捆绑不牢 造成散落伤人 须绑扎成捆,零散件用容器盛装等其他防散措施,禁止超过个人体能搬运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