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路(军工路隧道~锦绣东路)改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简本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7年8月
1
一、建设项目背景 1. 地理位置
金桥路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路大致呈南北走向,范围从黄浦江边到龙东大道。金桥路是内环线外,平行与内环线的一条城市主干路,是新区中部一条贯通南北的主要道路,是金桥开发区对外联系的最直接的南北向通道。 2. 现状路况及交通现状
金桥路(军工路越江隧道~锦绣东路)路段,沿线经过的社区有金桥、金杨、浦兴和沪东。地块都以居住用地为主以及配套的商办和社会服务用地。另外,金桥,浦兴两块社区有大量在建用地,建成后仍以居住用地为主。 3. 建设的必要性
(1) 金桥路的改建增强了对军工路越江工程流量疏解的功能。 (2) 金桥路的改建满足了2010 年世博会集约交通组织的要求。 (3) 金桥路的改建完善了浦东金桥地区出行的条件。
(4) 金桥路的改建为浦东中环线东段的实施预留了空间。 二、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金桥路(军工路隧道~锦绣东路)改扩建工程
拟建金桥路改建工程范围北起军工路隧道工程终点,南至锦绣东路,全长约3.7km(部包括杨高中路立交)。道路规划红线宽度70m,本次改建实施辟筑线46m,建设规模按照双向6 快2 慢的断面布置。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雨污水管道工程和交通标志标线、交通监控、供配电、照明、建筑、绿化、环保等附属工程以及前期动拆迁、公用管线排管等工作。
工程估算总投资16025.65 万元
建设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 1. 项目沿线环境质量现状
(1) 环境空气
工程沿线NO2、PM10、CO等污染物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的要求。
(2) 地表水
项目地区地表水总体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3) 声环境
现状金桥路路边敏感建筑前昼间声级基本达到4类区标准,夜间超标约8~10dB (A)。
2.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
(1) 施工噪声与振动
本工程的施工场地局部区域与两侧建筑物距离较近,因此,在施工各阶段场界噪声可能会出现超标,并影响到道路两侧的建筑,特别在夜间,噪声将会影响到沿线第一、第二排建筑。此外,施工运输车对其经过的施工便道两侧均有所影响,此影响的范围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工程建设区域。
由此可见,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局部区域影响较大,建议采取控制施工时间,
2
规定施工车辆行驶路线等措施。
(2) 施工废水
施工期间废水污染物主要为建筑泥浆水、施工机械含油废水及生活污水。这些污染物如随地排放,将会影响周围居民出行及影响市容环境等。随着施工结束,这部分污染将不复存在。
(3) 施工废气
施工期间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扬尘、沥青烟气、运输车辆尾气和各种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这部分污染将影响沿线居民日常生活,随着施工结束,这部分污染将不复存在。
(4) 施工固废
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建筑垃圾主要为个别房屋拆迁、地表开挖等产生的混凝土块、渣土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为普通生活垃圾,数量较少。建设单位将及时进行清运,避免对沿线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2.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振动、废气。 (1) 噪声
经预测,工程建成后,道路沿线第一排敏感目标处近期增加1~2dB(A);远期比近期增加约1~2dB(A)。远期昼间部分敏感目标略有超标,夜间超标量增加2~3dB(A)。 (2) 振动
根据预测,拟建道路两侧红线处近期和远期振级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混合区标准,路边建筑前均能满足混合区标准。
(3) 废气
根据预测,拟建道路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的要求,对敏感目标的影响较小。 四、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简介
1. 项目施工期对策措施 (1) 施工噪声与振动
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噪声、振动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敏感目标较集中的居民区路段。建议:
a. 严格执行GB12523-90施工场界噪声标准,夜间不得超标施工,如工艺需
要夜间连续施工作业,必须向施工场地所在区环保局提出申请,获准后方可在指定日期内实施,并提前告示所在区域居民、单位等; b. 本工程拆迁时需要注意对邻近建筑的保护。
c. 高噪声的施工设备尽可能远离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目标,如必须安排在较近位置,应设立简易声屏障,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扰民。 d. 施工运输车辆等工程机械是主要噪声和振动源之一。因此建设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e. 在靠近居民区时限速行驶。
f. 加强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的管理,合理组织施工方案,保持道路畅通,尽
3
量减少对周围居民、单位出行的影响,也是减缓施工期噪声影响的重要手段。
(2) 施工废水
a. 道路开挖、管道铺设等施工过程会产生含大量悬浮物的泥浆水,尤其是下雨
天,这些废水不处理直接排放,会影响受纳水体的混浊度,或堵塞、淤积下水道。因此建议施工时应避免雨天作业,管道开挖后及时排管,及时回填,设置简易沉淀池,防止施工泥浆水因直接排入下水道而导致的堵塞。
b. 施工场地沿线主要为居民、企业等,施工产生的废污水不得随意排入邻近河
道。建设单位应要求承包商在施工前熟悉地形,在排水部门、环保部门指导下排往城市下水道。 (3) 施工废气
a. 施工道路泥尘量一般较大,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在泥尘量大的路面上行驶会
加速路面起尘,故保持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同时应行车速度。
b. 拆房、开挖的土方和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对不能及时清运的土方和建筑垃圾
须采取喷水或遮盖等措施以防止扬尘污染。5级以上大风时,暂停拆房、开挖扬尘大的施工作业。
c. 土方和建筑垃圾运输时,加遮盖处理,以防运输途中扬尘。
d.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强化文明施工与作业。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将施工期的
环境减缓措施写入合同文本中,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施工期的环境减缓措施落到实处。
e. 应用油布覆盖沥青,避免成品运输过程中避免逸散或泄漏;尽量集中铺设,
避免受影响范围过大;尽可能缩短作业时间。 (4) 施工固废
建设单位应按照上海市1992年第10号令《上海市建设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和《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市区(县)分工意见(试行)》等法规要求,在工程开工前五日,向市渣土管理处申报工程弃土和建筑垃圾排放防止计划,并与其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
如果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自行安排工程弃土、建筑垃圾的销纳场地应在申报排放处置计划中,提交收纳场地管理单位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受纳的证明。建设或施工单位应持渣土管理部门核发的处置证,向运输单位办理施工弃土、建筑垃圾托运手续。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随车携带处置证,接受渣土管理部门的检查,运输线路应按渣土管理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线路。
承运单位或个人应将工程固废卸载制定的受纳场地内,并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托运单位送渣土管理处检验。
渣土运输车应加盖,避免撒落;坚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运输中保持车辆平稳;夜间运输,或途经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应放慢速度。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及时停止施工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施工工人产生生活垃圾应与建筑固废分开堆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2. 项目运营期对策措施
工程沿线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是道路沿线的居民。 (1) 道路采用低噪声路面,可降噪约2~3dB(A);
(2) 同步落实设计道路两侧绿化,并尽量建成较密实的复合绿化带;
4
(3) 加强道路路面养护,保持路面平整;
(4)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如限速、禁鸣等;保持道路车流通畅; (5) 加强沿线区域规划控制,新建敏感建筑应按照规划70m宽度红线外30m距离
控制。
落实上述措施后,工程噪声影响基本可保持现状。 3. 缓解居民拆迁影响措施
对于工程范围内的动拆迁工作,要求按照相关动拆迁进行补偿,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动迁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合理安置将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尤其是要帮助解决困难人群的实际问题,能实际改善这部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
五、环境评价结论要点
1. 金桥路道路拓宽改建工程的启动,为了增强了对军工路越江工程流量疏解的功能;满足了2010 年世博会集约交通组织的要求;完善浦东金桥地区出行的条件;为浦东中环线东段的实施预留了空间。与区域规划相符。
2. 本项目的施工期噪声和扬尘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大;本项目建成后以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为主。
3. 对于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及施工产生的固废以及出行影响,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可以缓解,并且其影响是暂时的。
4. 工程产生的废气、振动影响可达到相应环境标准;在采取低噪声路面等控制措施后,噪声影响可基本保持现状。本工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建设可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