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2-3(人教B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3计数模型(补充)
一、学习任务
掌握计数的几种模型,并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清单
数字组成模型染色模型
条件排列模型 计数杂题
分组分配模型
三、知识讲解
1.数字组成模型
描述:与顺序相关的数字问题,通常是计算满足某些特征的数字的个数.
常见特征比如各个数位的数字不同、四位数、奇数、比某数大的数、某个数位满足某种条件的数等等,其中各个数位数字可以相同的问题通常借助乘法原理分步解决,各个数位数字不相同通常是与排列相关的问题.例题:由 0、1、2、3、4 这五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414解:首位不能是 0,有 C14 种,后四位数有 A4 种排列,所以这五个数可以组成 C4A4=96
个无重复的五位数.
用数字 2、3 组成四位数,且数字 2、3 至少都出现一次,这样的四位数共有______个(用数字作答).解:14
因为四位数的每个数位上都有两种可能性,其中四个数字全是 2 或 3 的情况不合题意,所以符合题意的四位数有 24−2=14 个.
从 0,2 中选一个数字,从 1、3、5 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24 B.18 C.12 D.6解:B
当选 0 时,先从 1、3、5 中选 2 个数字有 C23 种方法,然后从选中的 2 个数字中选 1 个
21排在末位有 C12 种方法,剩余 1 个数字排在首位,共有 C3C2=6 种方法;
当选 2 时,先从 1、3、5 中选 2 个数字有 C23 种方法,然后从选中的 2 个数字中选 1 个
212排在末位有 C12 种方法,其余 2 个数字全排列,共有 C3C2A2=12 种方法.
依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 6+12=18 个奇数.
用 0 , 1 , 2 , 3 , 4 , 5 这 6 个数字,可以组成______个大于 3000 且小于 5421 的
不重复的四位数.解:175分四类:
①千位数字为 3,4 之一时,百十个位数只要不重复即可,有 2A35=120(个);
2
②千位数字为 5 ,百位数字为 0,1,2,3 之一时,共有 A14A4=48(个);
1
③千位数字是 5 ,百位数字是 4 ,十位数字是 0,1 之一时,共有 A12A3=6(个);④最后还有 5420 也满足条件.
所以,所求四位数共有 120+48+6+1=175(个).
2.条件排列模型
描述:计算满足某些条件的排列的个数,常见的如相邻问题、不相邻问题、某位置不能排某人、某
人只能或不能排在某些位置的问题等等.例题:3 名男生,4 名女生,按照不同的要求排队,求不同的排队方案的方法种数.
(1)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只能在中间或两端;(2)全体站成一排,男生必须排在一起;(3)全体站成一排,甲、乙不能相邻.
6
解:(1)先考虑甲的位置,有 A13 种方法,再考虑其余 6 人的位置,有 A6 种方法.故有
6A13A6=2160 种方法;
(2)(捆绑法)男生必须站在一起,即把 3 名男生进行全排列,有 A33 种排法,与 4 名女生
5
组成 5 个元素全排列,故有 A33A5=720 种不同的排法;
(3)(插空法)甲、乙不能相邻,先把剩余的 5 名同学全排列,有 A55 种排法,然后将甲、乙
52
分别插到 6 个空中,有 A26 种排法,故有 A5A6=3600 种不同的排法.有甲、乙、丙在内的 6 个人排成一排照相,其中甲和乙必须相邻,丙不排在两头,则这样的排法共有______种.解:144
甲和乙必须相邻,可将甲、乙捆绑,看成一个元素,与丙除外的另三个元素构成四个元素,自由排列,有 A44 种方法;丙不排在两头,可对丙插空,插四个元素生成的中间的三个空中的任何一
2412
个,有 A13 种方法;最后甲、乙两人的排法有 A2 种方法.综上,总共有 A4A3A2=144 种排法.
6 把椅子摆成一排,3 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种数为( )
A.144 B.120 C.72 D.24
解:D
“不相邻”应该用“插空法”,三个空椅子,形成 4 个空,三个坐人的椅子插入空中,因为人不同,所以需排序,所以有 A34=24 种不同坐法.某一天的课程表要排入政治、语文、数学、物理、体育、美术共六节课,如果第一节不排体育,最后一节不排数学,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课程的排法?
5
解:法一:6 门课程总的排法是 A66 种,其中不符合要求的可分为:体育排在第一节有 A5 种排法,数学排在最后一节有 A55 种排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包括体育在第一节,数学排在最后一
654
节,这种情况有 A44 种排法,因此符合条件的排法应是:A6−2A5+A4=504 种.
4
法二:① 体育、数学即不排在第一节也不排在最后一节,这种情况有 A24⋅A4 种排法;② 数学
1
⋅
4
414排在第一节但体育不排在最后一节,有 A4⋅A4 种排法;③ 体育排在最后一节但数学不排在第44一节,有 A14⋅A4 种排法;④ 数学排在第一节,体育排在最后一节,有 A4 种排法.这四类排414144法并列,不重复也不遗漏,故总的排法有:A24⋅A4+A4⋅A4+A4⋅A4+A4=504 种.4⋅3.分组分配模型描述:将某些相同或不同的元素分配给一些人,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的一类问题。相同元素的问题比如名额分配问题,不同元素的分组问题中,典型的有平均分组问题,通常分组问题是无序的,所以在遇到平均分组时需要考虑去除顺序;分配问题通常是与顺序相关的,所以可以考虑直接分配,或者先分组再分配.例题:将 4 名大学生分配到 3 个乡镇去当村官,每个乡镇至少一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_种.(用数字作答)解:36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 4 名大学生按 2,1 ,1 分成三组,其分法有 C24 种;第二步,将分好的三组分配23到 3 个乡镇,有 A33 种.所以,满足条件的分配方案有 C4A3=36 种.按下列要求分配 6 本不同的书,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式?(1)分成三份,1 份 1 本,1 份 2 本,1 份 3 本;(2)甲、乙、丙三人中,一人得 1 本,一人得 2 本,一人得 3 本;(3)平均分成三份,每份 2 本;(4)平均分配给甲、乙、丙三人,每人 2 本;(5)分成三份,1 份 4 本,另外两份每份 1 本;(6)甲、乙、丙三人中,一人得 4 本,另外两人每人得 1 本;解:(1)无序不均匀分组问题.2先选 1 本有 C16 种选法,再从余下的 5 本中选 2 本有 C5 种选法,最后余下 3 本全选有 123C33 种选法.故共有 C6C5C3=60(种).(2)有序不均匀分组问题.由甲、乙、丙是不同的三人,在第(1)问基础上,还应考虑再分配,共有 233C16C5C3A3=360(种)(3)无序均匀分组问题.22先分三组,则应是 C26C4C2 种方法,但是这里出现了重复.不妨记 6 本书为 A、B、C、D、E、F,若第一步取了 AB,第二步取了 CD,第三步取了 EF,记该种分法为 22(AB,CD,EF),则 C26C4C2 种分法中还有 (AB,EF,CD)、(CD,AB,EF)、3(CD,EF,AB)、(EF,CD,AB)、(EF,AB,CD),共 A33 种情况,而这 A3 种情况仅是 AB、CD、EF 的顺序不同,因此只能作为一种分法,故分组方法有 (4)有序均匀分组问题.在第(3)问基础上再分配给 3 个人,共有分配方式 (5)无序部分均匀分组问题.共有 11C46C2C122C26C4C222C26C4C2A33=15 种.A33222⋅A33=C6C4C2=90(种).(6)有序部分均匀分组问题.A22=15(种).在第(5)问基础上再分配给 3 人,共有分配方式 11C46C2C1A22⋅A33=90(种) .将组成篮球队的 10 个名额分配给 7 所学校,每校至少 1 名,问名额的分配方式共有多少种?解:问题等价于将排成一行的 10 个相同元素分成 7 份的方法数,相当于在 10 个相同元素的 9 个间隔(除去两端)中插入 6 块隔板隔成 7 份,共有 C69=84 种.故名额分配方式有 84 种.4.染色模型描述:将某个几何图形(平面的或立体的)或平面区域染上某些特定的颜色,使得图形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相邻区域颜色不同等等).这是排列组合中一种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不同的图形特点进行讨论,通常可以先处理信息较多的点或图形,逐个点按顺序考虑,在需要讨论的时候进行分类等等.也可以整体上讨论哪些内容会互相干扰,从整体上进行分类讨论.例题:如图,一个地区分为 5 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地区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 4 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______种.(以数字作答)解:72第一步染 1 区,有 4 种方法;第二步染 2 区,有 3 种方法;第三步染 3 区有 2 种方法;第四步染 4 区,也有 2 种方法;第五步染 5 区,但第五区染色方法与第四步染色方法有关,故将第四步分成 2 类:当 4 区与 2 区同色时,第四步有 1 种方法,此时第五步有 2 种方法;当 4 区与 2 区不同色时,第四步有1 种,此时第五步是 1 种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和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不同的染色方法共有 4×3×2×(1×2+1×1)=72 种.如图,一环形花坛分成 A、B、C、D 四块,现有 4 种不同的花供选种,要求在每块里种 1种花,且相邻的 2 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A.96种 B.84 C.60 D.48解:若仅种 2 种花,则 A、C 相同且 B、D 相同,共有 A24=12 种不同的选种方法;若种 3 种花,则 A、C 相同或 B、D 相同,共有 2A34=48 种不同的选种方法;若种 4 种花,4则 A、B、C、D 各不相同,共有 A4=24 种不同的选种方法.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得共有12+48+24=84 种不同的选种方法.5.计数杂题描述:不是以上类型的计数问题,类型不是很成体系,需要就题目本身的条件进行分析.例题:某城市一条道路上有 12 盏路灯,为了节约用电而又不影响正常的照明,可以熄灭其中三盏灯,但两端路灯不能熄灭,也不能熄灭相邻的两盏灯,那么熄灭方法共有( )333A.C38 种 B.A8 种 C.C9 种 D.A9 种解:A“灭灯”不相邻,应采取“插空法”.将 3 盏熄灭的灯插到 8(两端不能熄灭)个空里,有 C38种.袋中装有编号分别为 1 , 2 , 3 , 4 的 4 个白球和 4 个黑球,从中取出 3 个球,则取出球的编号互不相同的取法有( )A. 24 种 B. 28 种 C. 32 种 D. 36 种解:从四个编号中任取三个编号,再对选出的每个编号的两个球中任选一个球即可,故共有取3法: C34⋅2=32 (种).四、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kuailexue.com)1. 将 2 名教师, 4 名学生分成 2 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 1 名教师和 2 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A.12 种答案:A解析:)C.9 种D.8 种B.10 种据题意先将 4 名学生分成 2 个小组,共有 A222C然后将 2 名教师分到两个小组中,共有 4A22A22C24 种分组方法,=C24 种分组方法,2将两组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故共有 C24A2=12 种安排方案.2. 6 把椅子摆成一排, 3 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种数为 (A.144答案:D解析:)D.24B.120C.723 人全排,有 A33=6 种方法,形成 4 个空,在前 3 个或后 3 个或中间两个空中插入椅子,有 4 种方法,根据乘法原理可得所求坐法种数为 6×4=24 种.个.3. 由 0,1,2,3 这四个数字,可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有答案:104. 将 3 种作物种植在如图的 5 块试验田里,每块种植一种作物且相邻的试验田不能种植同一作物,不同的种植方法共有种.(以数字作答)答案:解析:第一块田有 3 种种植方法,第二、三、四、五块田均有 2 种种植方法,因此,共有 423×2×2×2×2=48 种种植方法.但其中有 2×3=6 种是只种两种作物的种植方法,故所求的种植方法有 48−6=42 种.
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kuailexue.com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