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基本认知

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基本认知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0第25卷(总第19年笫.6期.48期)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Nan;ing。Inst。it te of Politics SNo.6,2009 erial No.148 Vo1.25 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基本认知 吴东莞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200433) 摘要:思想政治X-作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各要素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是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与方式方法 的有机结合。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各要素的系统整合以及相关条件的支持配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机帝】;机制功能 中图分类号:D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09)06—0106—03 一、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内涵 机制所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能力主要有三个方 面。 (一)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界定 自选择能力。一般来说,自选择能力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运行目标的自选择能力,即在若干可能 的目标并存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基于其内 部机制,只选择某一运行目标;二是运行方式的自 目前,国内学界对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内涵的概 括主要有制度说、运行说、组织结构说、利益调配 说、方法说、模式说、机能说、心理保护说、中介 说、环节说等等,可谓众说纷纭。这反映了思想政 治工作机制本身的复杂性。笔者认为,所谓思想政 治工作机制,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基 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及同外部诸因素之间的 关联性,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思想政治 工作机制,本质上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 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 构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 客体、手段、目的、内容、形式、途径、环境等。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外在表现是有关思想政治工作 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传统等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内在特质则是有关思想政治工 作的、法规、制度、规范、传统等内化而成的 人们相应的素质以及人与人、人与事之间比较定型 的相互关系。归结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主要包 括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两个基本方面。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部机制 选择能力,即在多种可能的运行方式并存的情况下, 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根据其内部机制,只选择某一种 运行方式。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内部机制,必须高 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自选择能力。 自组织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开放系统的各 子系统的变化往往是随机的,相互间的作用是非线 性的,并由此产生关联效应。只要思想政治工作系 统内出现一个随机的小扰动,就可能由于要素间的 非线性作用而放大这种扰动,导致系统结构和功能 发生剧烈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这种自组织能 力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无序 状态因某一扰动逐渐或突然变成有序状态;二是思 想政治工作的不稳定状态因某一扰动逐渐或突然变 成稳定状态;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有序而稳定的 状态,在运行的临界点因某一扰动逐渐或突然变成 新的有序和稳定状态。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 自组织能力,关键是准确找到能够触发思想政治工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部机制,是指思想政治工作 作为一个系统,由其内部各要素以特有机理和功能 相互关联而形成的运行机制。由思想政治工作内部 收稿日期:2009—07—08 作系统内部关联效应的“扰动”因素。 自控制能力。自控制能力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依 靠自身的内部机制,排除环境干扰以最终实现预定目 作者简介:吴东莞,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军事学博士。 一1O6一 标的能力。这种自控制能力包括预先自控制能力和 正向效应。但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实现正向效应,取 随机自控制能力。前者指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基于某 种习惯性排除干扰的经验和对未来干扰的预测而形 成的机制,即“防患于未然”的抗干扰能力;后者 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工作理念、工作内 容、工作模式,以及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期望等。 思想政治工作效应是正向值还是负向值,不仅同其 内部机制有关,而且同其外部机制有关 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随时根据反馈的信息,检查 并修正因外部干扰引起的运行偏差,以保证最终实 现预定目标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在现实中彼此耦合、 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构建依据 相互补充。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机制,实际上是思想政治 工作实践基于同外部的有机关联性所构成的运行机 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目标导向机制。恩格斯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 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 思想 政治工作是一种有着明确预定目的的社会政治活动, 其目的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动力, 并成为评价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标尺”。思想政治 工作目标的确定,不仅要以其同外部各项社会活动 的有机关联性作为参量,而且要直接以其外部各项 社会活动的目标为参量。 涵容渗透机制。思想政治工作外部机制,突出 地表现在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上。这在思想政治教育 与现代公民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成才成功教 育、心理教育、审美教育等多项教育活动之间表现 得特别明显,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贯通、相辅相成。 在考察和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外部机制时,必须充分 考虑其涵容渗透的具体社会内容。 功能发挥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功能与其 他社会活动的社会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这种功能发挥的外部机制,突出地表现为相同性质 的各项社会活动之问的相互借助、相互补充。比如, 思想政治工作与法律都要调节人们的思想行为,法 律,住往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教育、理论启迪、 环境熏陶等来实现其调节功能,.思想政治工作也借 助法律的认可和支持来实现其调节功能。 时空作用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包括思 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时机、节奏.以及工作所波及和 影响的范围。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机制,不仅取决 于思想政治工作内部各要素间的有机关联性,而且 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有机关联性。比如,各 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空机制,往往同各个时期社 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机制密切相关。 效应实现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应实现,是 就其目标的预定值和实现值而言的。有效的思想政 治工作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向善、向荣、向美的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工 作自身各要素的系统整合和相关条件的支持配合。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依据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主体要求与客体现状的矛盾 作为主体的中国党的各级组织和人员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对客体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 程,也是对客体提出要求并促使其按之行为的过程。 当然,主体提出的要求是非强制性的,作为客体的 社会成员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能够进行独 立的思考和判断,对主体提出的要求并非绝对地 “照办”,而是有选择地接受。也就是说,客体的思 想行为现状与主体的理想要求总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和偏离。因此,主体的要求与客体现状构成了思想 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既是解决思 想政治工作中其他矛盾的基础,也是建立思想政治 工作机制的基本依据。 (二)工作目的与方法手段的关联 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之间的 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目的 是方法的归宿。首先,方法服务于工作目的。方法 作为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的桥梁,其得当与否直 接决定着目的能否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多种 多样,有政治教育、理论启迪、宣传鼓动、思想引 导、情感交流、行为指导、心理疏导、典型示范、 言传身教、环境熏陶等等。无论选择何种方法,都 必须着眼于思想政治工作目的的实现。其次,目的 决定方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端正与否,决定着 方法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如果思想政治工 作的目的不端正,即使方法得当,也难以发挥其应 有的效能。在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时,必须正确 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目的与方法的辩证关系。 (三)工作内容与工作形式的匹配 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内容,否则再 好的形式也无用武之地。同时,又不能忽视形式对 内容的反作用,要努力把正确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 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形 式的匹配,也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重要依据。 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决定形式。在开展思 一1 07— 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采取何种形式,应根据思想政治 工作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内容决定形式,要求我们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内容,反对片面追求形式而 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 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是为 三、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价值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构建和运行,有利于思想 政治工作的系统管理和综合效益。思想政治工作机 制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价值功能。 引导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通过设置目 标、组织实施、监督控制、考核评价、奖励惩戒等 思想政治的内容服务的,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 以促进内容的落实;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则阻碍 内容的落实。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注重内 容,又要重视形式,只有把正确的内容与恰当的形 式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四)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的统一 内部要素和外部条件是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重 要范畴。内部要素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客体思想行为 发展变化的内在因素、内在矛盾,以及思想政治工 作主体的内在条件和素质。外部条件是指思想政治 工作客体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外界因素,如物质文 化生活条件、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对其 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也指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做好 工作的外部条件,如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 各级组织和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群众 觉悟程度与文化水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条 件等。思想政治工作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的辩证统 一表现在: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 部要素,外部条件对人的思想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部要素制约外部条件,外部条件 则促进内部要素的发展变化;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 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内部要素与 外部条件的统一,要求在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时, 必须全面认识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原因,既要重视 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内部要素,又不可忽视影响人 的思想行为的外部条件。 (五)实践经验与科学理论的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没有 丰富的实践,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 概括;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知 识体系和理论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就缺乏科学 的指导。鉴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性、操作性,在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时要注意总结和运用思想政 治工作的实践经验,这是机制建设的便捷途径。但 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 题,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理论上及时给予正 确的解释和回答,否则就缺乏说服力。构建思想政 治工作机制既是对实践经验的理性升华,也是对理 论运用的经验丰富过程。理论和经验的结合与统一 是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的必由途径。 一1O8一 措施,引导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轨道运行,同时 也对工作主体的思想、行为和作风起着导向作用。 预期功能。通过建设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思想 政治工作机制,能够预期未来一个时期的思想政治工 作的发展及趋势。这种预期有利于各级党组织、职能 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决策、实施、 、考评、发展等各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规范功能。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建立与优化, 是思想政治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过程。完善 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一系列有关思想政治工作 的法规、条例、决定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对思想政 治工作起着规范作用。一方面,机制可以规范和引 导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个人行为,对主体开展思想 政治工作的权限边界、能力素质及其行为作风提出 相应要求;另一方面,机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 程序、运行要求、方法途径、内容创新、管理控制、 总结考评等都进行规范,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高 效运转,实现预期目标。 增效功能。机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内 生变量”,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关键性因素。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通过明确工作目标,指明思想政 治工作活动的方向;通过规范工作主体的行为,提 供激励措施;通过优化环境,创造思想政治工作的 良好条件;通过管理降低工作成本,协调思想政治 工作内部诸要素间关系,协调思想政治工作运行过 程中的各种内外关系,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 性效率。 评估功能。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短期目标,也有 长远目标。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长远目标,一般需要 制定较为详尽的分期执行计划。及时掌握计划执行 情况,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具备检验功能,即建 立计划执行的评估制度。这种评估是不断改进思想 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重要 环节。 [责任编辑吴爱军]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