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来源:华拓科技网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莫高窟1961年被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外国的旅游者的评价对莫高窟的评价是: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从市区至莫高窟约有25公里,汽车行驶约25分钟左右。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这里并不是指有一个千个佛或一千个洞窟,佛语泛指有许许多多的佛和洞窟。在我国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38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6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佛门弟子、达宫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

石窟价值

佛教价值

敦煌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敦煌石窟佛教尊像中,菩萨的容貌姿态是最优美、最丰富、最动人的,菩萨像展示了东方女性美的魅力,她的塑像被世人称为“东方维纳斯”,她的画像被世人称为“东方圣母”。

敦煌石窟中,几乎窟窟都有说法图,经变画。这些说法图和经变画中都绘有各式各样的菩萨,有的洞窟中四壁都绘小菩萨,还有许多单幅的菩萨画像。敦煌石窟中有上千幅的说法图和经变画,仅经变画中的菩萨像,就会数在万计,是世界上保存菩萨画像最多的佛教石窟。

艺术价值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是描绘同样经变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家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

社会价值

敦煌艺术在社会价值方面也有充分体现。首先,壁画中以描写人物为主,因此,其中有大量的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不但历史风格各异,而且有许多少数民族和国外的服饰纹样。这充分体现敦煌这颗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昔日的辉煌,这对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服饰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在敦煌壁画中,还表现了历代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如: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商贸;军事和体育方面的珍贵画面和史料;也是中国古代生活的写照;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记录等等。另外,敦煌也可以说是一座民俗史博物馆。1000年间的中国古代民俗概貌活现于壁画之上,不仅包括现今已看不到的事象,还包括流传到今天的民俗民风。由于纸绢绘画作品不易保存,宋代以前的民俗画真迹已绝无仅有,敦煌壁画堪称珍贵记录。

石窟的规模

在莫高窟第323窟发现的唐代圣唇元年(公元698年)李克让修复莫高窟佛龛时所写的《重修莫高窟佛龛碑》,当中记述了石窟的一段始建历史和缘由;

据称在苻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两位僧侣乐尊和法良行经敦煌鸣沙山,突然见到山顶有金光笼罩,宛如千佛现身,立即四处募捐,就地建造了第一座石窟,以作纪念。

数量:

自此,这一千多年间便不断有人在敦煌开凿石窟,据一些古载,石窟数量达千馀个,至今在敦煌地区的石窟区,至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东千佛洞石窟、榆林窟和五个庙石窟等。单是现存在莫高窟的就有700多个,随著日后考古工作的发掘,数字将不断增加;在这些洞窟中,只是对留有壁画或塑像的洞窟安排编号,目前就已有492个。

现存的492个洞窟中,保存著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纥、西夏、元、清、等时期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若把这些壁画以一平方米横向排列,长度可达45公里,是一座博大精美、无可比拟的历史画廊,所以人们喜欢把莫高窟比作\"墙壁上的图书馆\"。在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还保存著历代彩塑3390身,其中圆雕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以及唐、宋、清、等时期的木构建筑10馀座。另外,莫高窟曾於1900年发现藏经洞,保存了4至11世纪的佛教经典、经济文书、文学、科技、史地资料以及帛画、纸画、织染刺绣等文物五万馀件。

最大面积的敦煌洞窟:是莫高窟第61窟,横约13米。

最高的敦煌石窟:是莫高窟第96窟,足有9层楼之高,里面的弥勒佛像高33米,外建的九层楼更成为莫高窟最大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

最小的敦煌石窟:是莫高窟第37窟,小得连人也不能进入。

敦煌石窟的绘画总面积单计莫高窟的便有45000平方米,若把它比作纵高1米的一幅画来计算,横长足有45公里之多,这种规模使敦煌石窟堪称世上最长最大的画廊。

石窟的保护

防风沙害的综合防护工程:

绵延1600米的敦煌莫高窟位于乾旱的河西走廊西部,地处高大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大河谷。长期受到西北、东北及西南风带来的风沙危害。早在五代时期,风沙就已危及洞窟的安全,有清沙功德碑为证。1940年代,石窟最底层大部分埋在沙中。1950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成立以后,就把防治沙列为保护石窟的重点工作,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及技术,沙害未能得到有效防治。

工程建立的必要性 防沙网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19年,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所共同合作,进行了莫高窟风沙运动规律及风沙防治的研究,并设置了尼龙网防沙栅栏,阻止了主害风向窟洞搬运的沙量,使窟区入沙量减少了60%。但这临时性防护栅栏附近会形成了新的人工沙堤,一旦积沙高出栅栏,流沙便会长驱直入危及洞窟。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新的风沙危害,彻底保护风沙区内文物、经济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最新的长远防护方法是由工程、植物、化学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謢工程,从风沙运动规律特徵出发,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切断或削弱鸣沙山沙源和固定流沙为目的,以固为主,采用固、阻、输、导相结合的防护原则,从根本上消除风沙活动对莫高窟的危害。

整个计划的建设和研究,是个艰苦而昂贵的保护工程,涉及经费近800万元人民币。

工程的规模

工程范围包括从鸣沙山东缘至洞窟顶部宽1,500米,长3,000米的沙丘和砂砾质戈壁地段,主要工程措施从西到东依次包括:

高立式栅栏阻沙带

设置高立式阻沙栅栏,切断或削弱鸣沙山向窟区搬运的沙源。 草方格沙障固沙带

在阻沙栅栏内部200米宽的沙丘地段,设置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 植物固沙带

在靠近沙山地带,以滴灌(让水源慢慢逐滴灌溉)方式种植植物,进一步固沙,并可起到绿化和美化作用。

榆林窟加固工程 砾石压沙带

采用砾石铺压方法,减小近鸣

沙山东缘至窟顶间含沙量较高的沙砾地表风蚀,并使少量进入戈壁带的沙粒,在不饱和气流作用下进行输导,不致於形成风沙沉积。

窟顶化学固沙带

在不饱和气流作用下,窟顶易遭受风蚀,须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加固 人工沙堤

对目前尼龙网阻沙栅栏附近形成的人工沙堤,采用人工和自然方法进行清除,以免留下隐患。

科研与实验的配合

风沙运动规律的观测

包括戈壁风沙流的野外观测、风洞模拟实验及地形图测量等,为防护带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防护体系综合效益的观测

包括体系建立后输沙率、戈壁风沙流、地表形态的变化等,进一步探讨并完善整个防护机制。

相关技术及新材料的测验研究

包括多风向条件下阻沙栅栏和草方格沙障的设置技术、防护材料的筛选、砾石压沙工艺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建立相应的防护技术参数数据库。

敦煌旅游

敦煌石窟游

莫高窟 位于敦煌市东南,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传说有个名叫乐尊的各党路过此地,忽然见到金光闪耀,似有千佛显现,认为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处募捐,开掘了第一个石窟。消息传开后,商旅纷纷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这样一直延续到元代,经历1000多年。

敦煌是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精彩旅游景点,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更是热点中的热点。 洞窟数目达到492个,塑像2000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 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若将所有壁画排列起来,就有30公里长。如果说是莫高窟使得敦煌闻名全球的话,那麼,使得莫高窟闻名的就首推这些壁画,是旅游时的参观重点。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最重点的文物保护。

敦煌旅游须知

交通情况:

敦煌位处丝路古道的咽喉腹地,贯通中西交通,是古代繁荣重镇,商旅的车队驼队,虽千里迢迢,络绎不绝。今日,要进入这位於西北的名城参观旅游,已可透过飞机、火车、公路汽车等途径到达,快捷方便。

敦煌机场 航空

敦煌机场位于敦煌市东13公里处,现开通有敦煌至兰州、西安、北京、嘉峪关、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固定航线,每周38个班次。 注:《敦煌新机场》 铁路(敦煌现有两火车站)

柳园站在敦煌市西北方向128公里处,可乘火车至柳园站再转乘汽车到敦煌。可直达上海、北京西、西安、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数十个城市;

敦煌市火车站,在敦煌市东10公里处,2006年8月正式通车。敦煌铁路连接敦煌与安西

县柳沟站,全长169公里,设小宛、瓜州、甜水井、敦煌市4个车站,最高时速为120公里。从嘉峪关到敦煌全程400多公里,列车从当日上午11时54分从嘉峪关始发,下午16时13分到达,行驶4个多小时。

(敦煌火车站的设计,保证未来50年不落后。为了适应敦煌铁路向格尔木铁路、青藏铁路网的延伸,作为连接青藏铁路与兰新铁路的敦煌铁路,敦煌火车站将成为铁路交通枢纽,并将成为继兰州站之后甘肃省第二大火车站。)

1.柳园站至各地列车时刻表注:订票费30元(柳园站需加收铁路延伸费25元/张) 公路

客运可通往酒泉、兰州、西安、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格尔木等城市。如去,可到格尔木再转车前往拉萨。敦煌市内除去玉门关仍为戈壁沙路外,都有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通往其它景点。敦煌汽车站在鸣山路飞天宾馆对面,每日有车发往兰州、鸣沙山月牙泉、南湖(阳关)、嘉峪关等地,敦煌到嘉峪关约需7-8小时。 市内交通

有中巴车沿固定线路在市内通行,全市有各型出租车320多辆,昼夜服务。市内有300多辆人力车,十分方便。在市区鸣山路上,有4个自行车出租点。如想租用旅游车,豪华空调型,可与当地旅行社或星级宾馆总台联系;普通国产巴士,可与各汽车客运公司中心联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