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标准

来源:华拓科技网
 广东省高新技术技工学校

现代物流专业《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本课程是一门介绍主要物流环节中的起重机械、装卸搬运机械、输送机械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各类物流设备的基础上,能够合理的选择、配置、使用和管理各类机械设备,并使它们处于最佳状态。使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研究物流、进行物流实务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物流技术与装备运用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多的掌握物流设备的管理知识,使学生不仅可以面向应用岗位,也可以面向管理岗位。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将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物流设备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内容,在理论课中,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实践课程中,注重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物流设备的基本知识和管理知识,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总课时为108课时。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相关物流专业知识: 1. 了解不同种类物流技术与装备 2. 掌握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基本构造 3. 理解物流技术与装备的选择原则 4. 掌握物流技术与装备的配置方法

5. 理解各类物流技术与装备在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6. 掌握各类物流技术与装备的使用 7. 能够对物流技术与装备进行购置分析 8. 能够对物流技术与装备进行使用和维护管理 9. 能够对物流技术与装备生产线的布局进行设计和管理

(二)技能目标

1. 具有掌握物流各种技术及设施、设备的使用,

2. 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物流设备、设施,正确的运用各种物流技术, 3.具有设备、设施基本故障判断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1.具备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2.具有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4.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项目 子任务 参考课时 理论 实操 知识点 周次 1 物流技术与装备知识准备 任务1:物流技术与装备基础知识 任务2: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和主要内容 2 包装机械设备 任务1:包装机械设备的概念与相关指标 任务2:包装机械设备的应用与常见问题 任务3:包装机械设备在企业的具体应用 3 装卸搬运机械 任务1: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的基础知识 任务2:装卸起重机械 任务3:连续运输机械 任务:4:大宗散货装卸机 1.物流技术与装备的概念、类别体系 2.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基本结构、功能、特性 3.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4 4.物流技术与装备管理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5.物流系统构成及其对物流技术与装备的要求 1. 包装机械设备的概念、分类作用 2. 包装机械设备的特点和技术经济指标 6 3.包装机械设备组成 4. 包装机械设备的运用与管理 5. 包装自动生产线 1. 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各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的作用、优势与不足 3.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4. 装卸起重机械的特点、适用情况、具体的运用与管8 理 5. 连续运输机械的特点、适用情况、具体的运用与管理 6. 大宗散货装卸机械特点、适用情况、具体的运用与管理 4 2 6 5 8 9 2

4 集装化设备与器具 5 搬运车辆与载货汽车 6 仓储机械设备 7 配送中心机械设备系统 1.集装化设备与器具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2.托盘的概念、类别、规格任务1:集装化设备的基础知及其运用; 识 3.集装箱的概念、类别、规任务2:集装箱的使用 格及其运用 任务3:集装箱装卸搬运系统4.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的的认知 工作原理、特点、优点及适任务4:集装化设备与器具系用情况 统的设计 5.集装箱装卸搬运系统的类型、组成与运行 6.设备的选择原则、数量确定方法和配套运用 1.搬运车辆的功能、分类和主要性能参数 2.不同类型叉车的技术特任务1:叉车的运用 征和选用原则 任务2:自动导引搬运车的运3.自动导引搬运车的技术用 特点和规划方式 任务3:手推车、平台搬运车、4.牵引车的技术特点和应牵引车的运用 用情况 任务4:载货汽车的运用 5.手推车、平台搬运车、牵 引车的概念、特点、优劣势及适用情况 6.不同类型货车的技术特征和选用原则 1. 了解仓储机械设备的概念、分类、特点; 2.掌握常用不同类型货架任务1:仓储机械设备的认识 的技术特征和选用原则 任务2: 认识不同类型的货3.掌握堆垛起重机的基本架 结构和技术性能 任务3:堆垛起重机的运用 4.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工作任务4:计量设备的运用 特点和物流作业类型 5.掌握不同类型计量设备 的技术特征和运用原则 6.掌握仓储机械设备的选择和立体仓库的配置 1.配送中心机械设备系统的构成 任务1:配送中心分拣机类型2.自动分拣机的特点、类别和用途 和应用 任务2: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3.配送中心机械设备的配流 置 4配送中心机械设备的配套形式 6 6 12 8 10 16 6 8 20 4 8 25 3

8 物流技术与装备的选型与管理 9 物流信息与电子设备 1.物流技术与装备选型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2.物流技术与装备的使用管理 任务1:物流系统中的物流技3.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安全术与装备的分析 管理 任务2: 物流系统中的机械4.物流技术与装备的更新设备的设计和选择 和技术改造 5.物流技术与装备的技术管理 6.物流技术与装备的经济管理与组织管理 1.物流作业中信息与电子设备的作用和特点 任务1:自动识别设备的运用 2.条码设备的技术特征和任务2:POS机的运用 选用原则 任务3:GPS系统的运用 3.射频设备的基本结构和任务4:物流信息与电子设备技术性能 的配置 4.GPS设备的基本工作特点和物流作业类型 108 4 4 28 4 4 32 10 合计 50 58 四、实施要求 (一)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为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视频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

(二)考核方式

课程总评成绩满分为100分 总评成绩构成 考核内容 平时成绩 职业素养、平时作业 30% 物流技术与装备知识准备 考核方式 考查 分值 15 能够从宏观上描述我国物流企业整体技术装备的情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 能够说出包装机械的基本结构 能够针对某一包装机械说出它的运行状况与运行环境 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起重机和连续运输机械 分析搬运装卸系统流程 备注 案例分析 5 项目成绩 包装机械设备 40% 观看包装机械视频资料 实训室操作包装机械 5 装卸搬运机械 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装卸机械设备 5 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点应用于实践中 4

集装化设备与器具 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集装化设备与器具,案例分析 5 搬运车辆与载货汽车 通过多媒体展示各搬运车辆与载货汽车 实训室观看与操作叉车,案例分析 5 仓储机械设备 到实训室参观堆垛起5 重机与货架,案例分析 配送中心机械设备系统 1.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配送机械设备 2.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实地参观指创中心并实践模拟) 5 物流技术与装备的选型与管理 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 5 物流信息与电子设备 期末成绩35% 观看各种物流信息与电子设备录像 5 参观并操作模拟POS机 笔试 40 100 能够说出集装箱的尺寸规格 能够认识集装箱上的标记 说出集装箱上所有零配件的名称和作用 说出多种类型的集装箱名称和用途 能够对叉车进行简单操作 能够说出各类货车的名称、类型和用途 能说出巷道式堆垛起重机的个部分名称和作用 说出各种货架名称与用途 正确操作巷道式堆垛起重机 正确操作电子标签货架 能够说出各种分拣机类型和用途 能够流利叙述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能够将流程以 图的形式反映出来。 能够对物流系统中的物流技术与装备进行分析,能够对物流系统中的机械设备进行设计和选择 能够说出各种物流信息设备 能够正确操作POS机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总 评 (四)考核评价标准 1.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的重点在每一个项目领域,要求每一个团队根据项目完成的目标进行考核,不仅仅只看重项目的结果,任课教师还有重视项目进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核。 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出勤、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其中出勤占10分,每缺课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方面按照学生的表现情况分为三个等次: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一般(70分-80分),较差(70分以下),占总成绩的10% 。 2.项目考核

5

本课程分了9个项目,每个项目制定考核标准,采用教师考核和小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老师和小组代表进行考核打分,9个能力训练项目的累积成绩取平均,作为小组的成绩,占40%,另外根据学生在团队中的贡献和发挥的作用,采用学生自评(30%)、组长评价(30%)、教师评价(40%)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每位同学的个人成绩,占40%。 本课程学生个人成绩=小组成绩*40%+个人成绩*40%+学习表现*10%+出勤分*10%

五、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

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的支撑,必须准备足够的资源以供教学使用。目前,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课程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室、软件实训等资源,但还存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这一主要问题,即如何实现企业实践与课程教学的完全融合,真正将企业实际工作与教学工作灵活的掌握起来,这才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而开展这一关键环节需要两个突破:

一是课程教学模式的突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企业,将教学走出45分钟模式。 二是企业正在需要,行业发展需要。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校企合作新模式,将企业工作融入到教学中来,实现互补。

参编人: 专业系审核: 教务处审核: 教学主管校长审批: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