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拉线基础技术交底书

拉线基础技术交底书

来源:华拓科技网


拉线基础 交底书

编号: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部门: 广西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广西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指挥部/工程部 施工单位 孙凯 中铁建电气化局一公司 编制人 复核人 孙凯 一、编制依据: 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各类图纸及资料 二、适用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朔黄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施工。 三、技术标准 1、拉线在平面上的方向应于接触悬挂下锚方向一致,若受地形,地锚位置偏向线路侧时,拉线基础中心到相邻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相邻锚柱中心到线路中心的距离。拉线所用绑扎线采用1.6不绣钢丝。 2、正线接触悬挂下锚、站线接触悬挂下锚及区间正线中心锚结下锚,采用现浇混凝土拉线基础。现浇拉线基础适用范围: 表1 拉线基础选型表 正线接触悬挂下锚 站线接触悬挂下锚 正线中心锚结下锚 A14 A12 A10 3、现浇拉线基础钢筋骨架按照图纸形成。骨架应符合要求,不得有变形、脱焊、绑扎松脱现象。 4、拉线棒焊环朝下,拉杆焊环朝田野侧,楔形线夹平面朝线路侧。 5、基坑测量 确定基础位置:测量时在转换柱处下锚支的定位点在水平面的投影点上竖立标杆,利用这点与锚柱拉线侧中心两点确立一条直线(即锚支的延长线)向拉线侧延长x m(注:当拉线与地面夹角45°,轨地高差1m时,拉环距离锚柱的距离一般取9m,当遇到特殊情况需改变角度时此距离应根据承锚角钢至地面高度计算,L=h×ctgα)即为拉线基础受力点,在这一点用木桩打入地下标出拉线基础位置,并沿轴线在该点前后1m位置各打一辅助桩,标示下锚支的延长线,以便浇制基础时复核模板轴线。(如图1所示) 第 1 页 共 6 页

1

拉线基础受力点锚柱中心转换柱x线路中心下锚支在转换柱处定位点 图1 拉线基础定位示意图 6、拉线基础高度: 当基础位于平地时,拉线基础高度=有效埋深+0.3米无效埋深+0.1米基础外露。例如:A10基础高度H=1+0.3+0.1=1.4。采用直接采用电化1603-V《下锚拉线基础图》图中基础尺寸表中对应尺寸即可,当基础位于边坡等挖方或填方地段时技术人员应测量出基础开挖面最低点到最高点的高差以确定实际基础高度h。 当基础位于边坡时,基础高度h=基础边沿露出最高地面100mm+基础开挖面最低点到最高点的高差+无效埋深300mm+有效埋深。 说明:双拉拉线承锚角钢高度为承力索和接触线承锚角钢中间位置的对地高度。 表2 拉线基础尺寸表 基础型号 尺寸(横a*顺b*高h) 体积(m3) A10 1.2*1*1.4 1.68 A12 A14 1.2*1*1.6 1.2*1*1.8 1.92 2.16 钢筋总重(kg) 74.9 79.9 85.1 7、锚柱拉线宜设在下锚支的延长线上,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当基础位于水沟内时,应对水沟进行改移,严禁拉线基础放在水沟中。 8、拉线基础宽面的中心线应垂直于锚支的延长线。 9、基坑开挖 清理基坑位置桩四周的开挖面去除表面浮土,由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基坑位置桩按照下图所示按照表2中的尺寸在地面标示出基坑截面尺寸。开挖尺寸应比拉线基础设计尺寸每边扩大25mm,开挖时垂直向下开挖,任意深度均应保证下图所示截面尺寸。 第 2 页 共 6 页

2

基坑深度参照电化1603-V《下锚拉线基础图》要求,以坑口的最低面保证基础的有效埋深。 锚柱方向a锚支延长线b 图2 拉线基础基坑开挖示意图 基坑开挖完毕由技术人员检测基坑尺寸并填写施工记录。 10、基础浇制 10.1安装模板 当基坑位于平地时仅需安装200mm高的坑口模板(保证基础露出地面部分外形),模板顶面高出地面100mm(即保证基础四边高出地面100mm)允许误差±20mm。 10.2当基础位于线路两侧边坡等挖方或填方地段时,需按照基础尺寸安装外模板。模板安装应牢固避免浇制过程中应为混凝土压力发生变形。模板顶面高出坑口最高面100mm允许误差±20mm,用水平尺测量保证模板顶面四边水平。模型板中心线与锚支延长线重合。首先复核基坑和模型板尺寸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模板内表面宜贴塑料薄膜,以利于拆模及保证拆模后基础表面光滑。 模型板两对角线尺寸应相等,误差±5mm。 10.3.安装骨架 下骨架时,四人抬骨架,一人指挥,保证骨架垂直进入坑内。并做调整确保骨架锚杆方向应与模型板中心线重合。 骨架严禁与坑壁相碰,所有骨架的钢筋距坑壁距离应≥90mm。 拉线基础钢筋骨架锚环下沿露出模板135mm,允许误差-10~20。 骨架安放时,严禁踏踩、碰撞模型板,以免变形。 10.4.浇制 拉线基础采用C20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 第 3 页 共 6 页

3

10.5.制作试块 按《验标》的规定,拉线基础每一车站、区间制作一组试块(混凝土试件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表面应平整每组3块)。在浇制基础的过程中,取搅拌好的混凝土制作试块与基础同等条件养生。 10.6.制作排水面 基础浇制至模型板面时,要进行排水面抹制。排水面抹制应利用浇制的混凝土提浆抹制严禁采用撒干水泥磨面的方法。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注意事项: 排水面最高处至锚环下沿最高处距离为110mm,允许误差-10~20。 110 图3 下锚锚环高出基础面距离示意图 排水面以下锚锚杆垂直部分为中心向四角辐射四条直线,排水面最高面高于基础边沿25mm。 表3 排水面尺寸表 拉线基础类型 A型 a/2(mm) 600 b1(mm) 5 b2(mm) 355 a/2锚柱方向锚支延长线a/2b1b2图4 拉线基础排水面示意图 第 4 页 共 6 页

4

10.7.拆模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型板而受到损坏,且强度不低于2.5Mpa时,可进行拆模。 基础拆模后,如表面有蜂窝、麻面,可先用钢丝刷清除干净,以1:2或1:2.5的水泥砂浆修补。 基础裸露在外的部分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棱角分明,工艺美观。基础四周土壤夯实平整。 10.8.养生 基础浇制完毕12小时后,应浇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在灌注后3小时内进行覆盖并浇水。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原则,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10.10.填写记录 接触网拉线混凝土基础隐蔽工程记录、检查证 四、安全注意事项 1、坑开挖时,每个基坑的施工人员不得少于2人。坑内作业人员须戴安全帽,坑上须有人防护,列车通过时坑内人员应到坑上安全地点待避,坑内不得有人,列车过后方可作业。摆放的料具及土石严禁侵入钢轨外侧2.0m以内,施工机械、物料堆码必须放置牢固。 2、挖基坑的弃土,如离道床较近或道床较高时,应用彩条布与道床隔离,基坑前沿应安装挡道渣挡板,挡板的长度应大于1.5m,高度依据道床厚度确定,一般不应小于 0.5m,并应设置牢固可靠,做到文明施工,不污染道床,不堵塞水沟。挖坑时应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不应使路基受到破坏和减弱。土质松软和塌方地段做好防护,特殊情况危及行车安全时,应立即回填。 3、如遇塌方基坑采用模板支护,模板防护应采用30mm厚木板制成框架支护,或者采用5mm厚钢板制成框架防护,做到路基稳定,确保行车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4、严禁往线路上弃土,防止道床污染。弃土应距坑边0.4米以外,堆积高度不得超第 5 页 共 6 页

5

过轨面。 5、基坑开挖前,应对基坑所处位置的电缆等地下埋设物进行调查 ,地面以下1.5m范围内应采取“十字探沟”开挖法,确认一层开挖一层。确遇有地下电缆、管道、文物等设施时,应停止施工,并报告施工负责人或有关单位,妥善处理后再行施工。做好防护、轻挖细刨,严禁损伤电缆、光缆等重要设备。 6、于站台、道口及行人较多的基坑,应采取警示措施,防止行人坠落。 7、禁作业人员在铁路上坐卧、休息,并不得在铁路上放置任何物品。 8、遇有大雨、暴雨、连阴雨时,不得开挖基坑,已挖的基坑应保证排水沟的畅通。 9、当天开挖无法完成的基坑开挖不得超过1.5m;超过1.5m的基坑应使用编织袋装料回填,采取安全防护并派专人巡查。遇有险情,及时通知项目部立即组织抢险,项目部在开工前做好抢险物资的准备工作。 10、施工中,防护员应加强瞭望,确保施工、行车安全。 11、任何人不得在线路上坐、卧、休息等。 12、位于水沟或水沟沿上的基础,施工时完后应保证水沟畅通,并修复好,必要时可将水沟改道。

第 6 页 共 6 页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