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略论贵阳地名的旅游价值

略论贵阳地名的旅游价值

来源:华拓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论贵阳地名的旅游价值

作者:唐荣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7期

地名是一定地域自然环境、历史、民俗、社会心理以及变迁的信息载体,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文化,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满足游客需求角度看,不同地名所包含的一定地域一定历史时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信息,使地名具有了无形的旅游价值。

一、贵阳地理环境概况

贵阳地处黔中腹地,贵阳市下辖观山湖、云岩、南明、花溪、乌当、白云6个区,修文、息烽、开阳3个县,代管清镇1个县级市。

贵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和汉初今贵阳地域分别属牂牁国、夜郎国和西南夷辖地,汉武帝时期始为直管。贵阳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高原地形,境内岗阜起伏,奇峰险峻突兀,丘陵、盆地、谷地、洼地错落相间,是西南兵家必争之地。

贵阳是一个多民族杂居、民俗风情多样的城市。贵阳以汉族为主,分居着布依族,苗族,回族、侗族、彝族、壮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民族节日活动异彩纷呈,如苗族、布依族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会身着民族服饰,从四面八方云集,吹洞箫,摆故事,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是体验不同民族风情好去处。

贵阳山水和人文资源丰富。贵阳地处北纬26度11分至26度55分之间,是典型的温带高原气候,自然环境优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旅游城市;境内生物资源、人文资源丰富。贵阳既拥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又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在沧海桑田的历史过往中,贵阳名人名典颇丰: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公元1472-1529年)因被贬曾旅居贵阳修文县阳明洞悟道,创立“知行合一”学说。中国近代教育之父,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李端棻(公元1833-1907年)是戊戌变法领袖人物、北京大学首倡者。以纪念他们修建的祠庙,墓碑和地名,折射出悠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 二、贵阳地名的文化内涵

地名是一定地域的标识,蕴含着一定地域丰富的文化内涵,映射了一定地域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贵阳地名也不例外,贵阳纷繁复杂地名映射了贵阳奇特安逸的山水文化,悠久深刻的历史文化,多彩别样的少数民族文化等等。 (一)贵阳地名蕴含的山水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奇特的山水风光。贵阳地处云贵高原黔中腹地,喀斯特地形占了85%,境内喀斯特地貌独具特色:与桂林塔形峰林不一样,贵阳红枫湖喀斯特地貌具有南方最典型的,最集中连片的锥形峰林,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修文高岘石林和回水石林又有别与云南路南石林。在造型奇特的喀斯特峰林峰丛之间,雄伟壮观的瀑布,峡谷和叠流随处可见。如六广河的乌江峡谷,开阳香水岩峡谷和马岔河峡谷,乌当的鱼洞河峡谷,修文天生桥峡谷等等;飞流直下的瀑布和激流掩映其间,如修文天水桥瀑布,开阳香水岩瀑布以及花溪天河潭钙化滩瀑布等,给贵阳山水增添不少韵味和情趣。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贵阳境内还密布着景色秀丽,清澈见底的湖泊和温泉。国家一级风景名胜红枫湖,省级风景名胜百花湖以及东风水库;富含微量元素息烽温泉,乌当温泉和开阳马岔河温泉等。贵阳境内的这些奇山异水,激流瀑布以及温泉,都是山水游的好去处。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它们所处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独具特色的地名却传承了贵阳奇山异水的山水文化。 (一)贵阳地名蕴含的历史文化

贵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春秋时期,贵阳6区三县1市属牂牁国管辖,战国时期属夜郎国范围。汉武帝对西南夷开疆拓土,贵阳地域始属汉王朝直管,至隋朝属牂牁郡。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贵阳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体现在丰富多彩的贵阳地名里。如青岩古建筑群,甲秀楼,文昌阁。明朝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悟道的阳明洞及后人为纪念王守仁修建的阳明祠。东汉学者尹道真的纪念地——道真祠,贵州状元赵以炯的故居;反映当时社会心理及信仰的全国重点寺庙——弘福寺,省级道观——仙人洞道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息烽集中营旧址及囚禁杨虎城将军达八年之久的玄天洞;爱国将领张学良曾经被拘禁的地方——黔灵山麒麟洞,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等等。时过境迁,人事全非,但这些地名留下的历史记忆和人物过往是人们外出旅游感悟异质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贵阳地名蕴含的少数民族文化

贵阳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别样。贵阳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境内主要有布依族、苗族、回族、侗族、彝族、壮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形式居住在一个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清镇市大冲村虎山彝寨,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花溪区董家堰村麦翁寨,乌当区偏坡乡偏坡村,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一是独具匠心的少数民族村寨建筑。布依族的石板房,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等尽显少数民族的建筑水平;二是眼花缭乱的民族服饰。布依族的蜡染,苗族的银饰,侗族的刺绣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三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布依族六月六的赶表节,苗族四月八的亚努节,侗族的冬节。每逢这些民族节日,各少数民族同胞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节目异彩纷呈。奇特的建筑,悦目的服饰和多彩的节日是游客体验不同民族风情最佳去处。 三、贵阳地名的旅游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名文化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一是吸引游客对异质文化的渴望;二是欣赏不同自然风光。贵阳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略多彩别样的自然风光

贵阳地处黔中,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尤其是喀斯特地形别样,它既不同与桂林塔形峰林又有别与云南路南石林,因而形成别样的自然风光。总的说来,贵阳多彩别样的自然风光可分为地貌景观和水文景观。

(1)地貌景观。地貌是指地表形态,即地形地貌。不同的地形地貌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美感,从地貌形体要素来看,可分为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风积地貌、海岸地貌等景观。旅途中最值得欣赏的自然风景就是所谓自然鬼斧神工所造就的独特的地貌景观。

贵阳地处黔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长期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貌景观形态各异。“黔南第一山”——黔灵山是黔中灵山,以其秀水、明山、幽林、圣泉、古寺、灵猴而遐迩闻名,景点主要由黔灵湖、弘福寺、猴山等组成,园内清泉奇石,古树蔽日,集高原灵气于一身是旅游和朝拜的圣地。“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坝上桥头看风雨,溪边还有夜钓人。”这是开国元帅陈毅对贵阳高原明珠后花园——花溪河美景的赞美诗句。花溪河蜿蜒曲折,发源于东风水库,途经黄金大道,花溪公园,经十里河滩,汇入贵阳母亲河——南明河。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慢徉其间。人们信步两岸,野趣盎然,清幽宜人。 (2)水文景观

贵阳水文景观绚丽多姿。贵阳喀斯特地貌到处可见,由此形成的喀斯特水文景观更绚丽多姿。瀑布、潭、泉、溶洞、湖泊等迷人的喀斯特水文景观让你流连忘返。花溪天河潭景区山中有水,水中有洞,山水相连,在欣赏旖旎山水风光和奇特溶洞景观时,又可领略山水风光蕴藏的文化内涵,堪称奇特的旅游胜地。钙化滩瀑布是目前国内最宽的溶岩钙化瀑布。瀑布飞泻而下,潺潺流水汇注成香粑沟,溪水婉转奔腾,一路上形成浣沙洲、绾髻园、仙女出溶等景点。百步石桥浮现湖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岸红绿环绕,宛如世外桃源。

除此之外,贵阳喀斯特湖泊亦可圈可点。位于贵阳市西郊的红枫湖,湖面水色蔚蓝,微波不惊,湖岛或湖岸上树林翠叠,鸟鸣其间……是一个集岩溶地貌、湖光山色、少数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区。深秋时节,枫叶摇曳,胜似火焰,碧波倒影,环境优美,故名“红枫湖”。开阳南江大峡谷以其宏大的气势,奇特的峡谷风光以及姿态万千的瀑布群落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和较高的科研价值。

(二)感受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贵阳是一座多民族的城市,除汉族外,主要还有苗、布依、侗、瑶、满、白、蒙古、彝、水、回、仡佬、壮、羌和土家等17个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不仅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祭祀乐舞、图腾崇拜的遗留,还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传统手工制品,品尝当地美食。 如当你走进贵阳高坡乡特色苗族村寨,迎面扑来的是五彩缤纷的苗族服饰。苗族服饰保持着传统的挑、染、绣、织等工艺技法,如苗族喜爱的百褶裙,分明的层次就达三四十层,褶子达500多个,加之银角、银扇、银帽、银耳环、银顶花、银网链、银发簪等,身着苗服的姑娘五彩斑斓,银光闪闪。传说苗族起源于史前九黎部落。在涿鹿大战中,兵败,九黎部落逼迫南迁。为记住南迁的路程,苗族先辈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即每渡过一条河,翻越一座山,他们都在女性衣服上缝下记号。由于南迁路途遥远,衣服上的记号越来越多,密密麻麻,陆离斑驳,所以人们把苗族服饰赞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穿着苗族服装,唱着情歌,你可以感受一番苗族自由恋爱的“游方”氛围。在“游方”节庆上,一群群男女来到歌场,跳起舞,吹起芦笙,唱起心中的(情)歌。若歌郎看上某个姑娘,就在姑娘易见的地方放一枝花,自己躲起来;若姑娘亦看中歌郎,便唱到“塘中有鱼才下网,阿妹有心花为媒……”歌郎便走出来唱答。游客在不经意间会受到贵阳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和艺术的冲击,同时也扩展游客的文化视野,传承了民俗文化。

(三)抚今追昔过往的名人文化

贵阳历史悠久,名人文化底蕴深厚。在贵阳这片土地上曾诞生了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杨龙友,清代著名才子、诗人周渔璜等名人,由此而形成的名人文化是陶冶游客精神的一种宝贵旅游资源。如游览贵阳扶风山阳明祠,修文王文成公祠,人们不禁会想起王文成究竟是谁,为何后人建祠缅怀他?“王文成公祠”是明代大理学家王守仁的祀祠,是明朝廷下旨由地方官府建造的为数不多的纪念当代人物的祀祠。因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死后,皇帝谥号“文成”,故后人又称其为“王文成公”。

1508年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因得罪刘瑾,触怒了皇帝,被发落龙场(今贵阳修文),失落感无言以表,但淳朴善良的苗裔人们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为此,他潜心悟道,广招门徒,施以教化。《阳明书院碑记》载先生讲学情景:“当日坐拥皋比,讲习不辍,黔之闻风来学者,卉衣駃舌之徒,雍雍济济,周旋门庭。”行走在龙岗书院与阳明祠之间,“诸生环而观听者以百数,自是贵州人士始知有心性之学”的朗朗书声似乎隐约可闻。时过境迁,人事全非,唯独地名“活化石”般传承了这一方土地的历史和文化。王阳明在贵州的短暂三年里,还留下两篇旷世名作《瘗旅文》和《象祠记》。其中《瘗旅文》既情真意切,又脍炙人口,被作为古代散文名篇收入《古文观止》,与《吊古战场文》和《祭十二郎文》合称为祭文“三绝”而广为传诵。

手捧旷世佳作,游走在修学悟道的阳明洞和王文成公祠。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旅游的价值自然升华。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谢红生主编.《贵阳地名故事》(1—6册).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2015. [2]谢红生著.《贵阳地名文化》.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

[3]尹钧科.略论地名在旅游中的作用和价值(J).测绘科学,2013(03).

[4]郭青霞,陈文.武汉地名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利用[J].湖北大学学报,2006(02). [5]花露,张洁玉.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开发浅析[J].商业经济,20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