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 ! TIME EDUCATION 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潘好 摘要: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掌握的母语中的相关知识会对第二语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即母语的迁移。 本文主要在分析母语迁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谈谈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迁移二语习得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 ̄.issn.1672-8181.2014.05.093 1相关理论阐述 其中赞同的包括语法翻译教学法、认识法教学法等,特别是认知 “迁移作用”理论来自于心理学,即通过先期学习获得的知识 法教学法,不仅主张教学中使用母语,而且还对不同学习阶段应 向后期学习中转移,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产生一定影响。在语 用母语的比例都做出了大概的规定;当然,持反对意见的教学方 言理论研究中,通常将母语知识对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称为母语 法反对的原因主要是认为母语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干扰,导 迁移。Odin认为目标语与其它已习得或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 致出现错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母语的作用不能完全 存在的共性与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即为语言迁移n 。Sclinker认为 摒弃。因为高校英语的教学对象是言语器官与思维器官发育成 母语迁移通常分为正迁移、负迁移,所谓正迁移是指母语与目的 熟的大学生,母语思维与相关的知识结构对其影响很难消除,所 语形式相同时,对语言学习产生有利影响的迁移;反之负迁移则 以要在接受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善加利用母语与英 是指母语与目的语形式不同,如果直接套用母语的模式或规则会 语的对比,将母语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此外,根据认知心 对目的语形式产生不利影响的迁移,即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干扰 理学原理可知,通过已形成的语言知识体系可以加强对关联新事 作用 。我国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两种 物的认识与理解 ,那么由此可知,在第二语学习过程中,利用母 不同语系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中国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过程 语作为必要的有效策略有两点优势,其一,突出说话者的能力,在 相对困难,特别是母语会产生较大的负迁移作用。而R.Ellis则认 习得相关规则前实现利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另外一方面, 为语言迁移包括正迁移、负迁移、回避、过度运用及语言习得时间 可以促进学习者的交际行为,其通过参与更多的交际输入更多的 不同等五种表现形式,其中正负迁移与Sclinker的观点相同,而回 语言知识。 避则是指学生会由于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而尽量避免使用某些 3.2客观看待母语负迁移 并采取有效的修正措施 语言结构;过度运用则是指过度使用简单的语言结构,而尽量避 对母语与目的语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对第二语学习过程 免困难、复杂的语言结构;语言习得时间不同是指语言本身有难 中易犯的错语、学习难点等做出准确预测,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 度差异,儿童习得母语的时间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习得第二语言 学的针对性,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负面影响。当然,如果对 所需的时间却差异巨大 】。 学生的错误过分关注,也无法将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客观、全面 2母语负迁移客观存在的必然性 反映出来。所以教学中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对母语负迁移进行 上文中提到,汉语与英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二者无论 全面、客观的认识,将其视作交际、学习的策略之一,找到英语、汉 是语言结构特点还是文化背景,均存在诸多差异。二语习得的过 语际共性与异性的平衡点,引导学生可以将不同的两种语言系统 程是一个系统构建的创造性过程,学生可能会通过其所掌握的知 中的共性充分利用起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此外,还要对由 识来源有意地检验目的语相关的假设,而母语知识系统即是重要 于母语负迁移而导致错误进行修正,使学生明白自己语言学习中 的知识来源。基于该意义而言,母语的负迁移是一个客观、必然 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母语负迁移对二语学习的影响。比如有些学 的过程,其作用也不应被全盘否定,Ellis认为,任何二语习得理论 生用“headmaster”称呼校长,此时就要告诉学生:虽然汉语中用职 缺少母语迁移的描写都是不完整的。母语的负迁移不代表二语 务称呼某些领导来突出其权势,达到尊敬对方的目的,但是英语 习得的失败,相反的,倒是可以通过母语负迁移看到学习者加工 中的称呼更习惯用可以反映其专业水平的词语,而尽量避免带有 处理语言材料的过程;此外,母语负迁移又何偿不是学习者为理 “权势”倾向的称呼,以彰显社会推崇的平等关系。 解二语材料而采用的一种积极策略,即借用,“学习者的理解策略 3-3营造和谐的课内外第二语言环境 与生产策略促进交际策略的迁移,正是因为反复借用成功,借用 在高校英语课堂上,老师要保证使用大量的、纯正的英语对 的语言形式才进入了中介语语法 ”。 话,以保证学生的语言输入,引导学生基于英语思维的角度进行 3母语迁移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交际,促使其形成英语会话的语感,提高其元认知能力,减少负迁 3.1正确对待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移。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打造立体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是否使用母语还存在不同的观点。 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运用英语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 一1 21 — 宴 No.3 TIME EDUCA-IIION 4结语 March 的主体性,加强师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利用课外时间组 织各类相关活动,比如开设英语角、组织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推荐 综上所述,中国学生属于非英语国家,母语迁移必然会对其 阅读英语原版小说、排演英语话剧等等,将学生引入更加真实的 英语情况中,将语言学习融入形式多样的、趣味十足的英语活动 英语学习产生影响,其对中国学生的二语习得的作用也十分突 出,既有正迁移,又有不可消除的负迁移,所以高校英语教学过程 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此外,要加强英语交际 文化的导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反之,要掌握好一门语言, 就必须对其文化背景有深入、全面的了解。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 语教学一直忽略文化因素的输入,大大降低了英语的实用性。老 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导入欧美国家的交际文化,使学生认识到 汉语和英语无论是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还是历史背景、风俗习惯 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 的干扰,促进语言的正迁移。 参考文献: 【1】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卟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4). [2】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卟外语界,2011,(4). [3】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I4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并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尤 其是一些英语程度相对较差的更是缺乏学习信心,从而产生焦虑 感。焦虑情绪会造成学习者心理上的紧张与压抑,从而导致其出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 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文秋芳,郭纯洁.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 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Ⅱ].现代外语,2011,(4). 『6王立非,6]文秋芳.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 现语言休克 。从某种程度上讲,学习者本人的心理作用会对整 个语言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制 约,而老师科学、合理的心理引导则会促使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 发展。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多给予鼓励与帮助,帮助其消除情 感障碍与心理障碍,促使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主观能动l生充分发挥 出来。 (上接第116页) 路径Ⅱ1_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 作者简介:潘好,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英语教育,温州 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巧之外,还要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课后阅读。具体来说,包 因此,教师除了对学生应当阅读哪些材料进行适当指导之外,还 应督促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积 累词汇、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5教会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 括在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首先是“读什么”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课后阅读材料,切忌长 期以某一类题材为主。如果长时间只读新闻或报纸,或是只阅读 小说,则在阅读速度或阅读方法上会产生一种定势。长期阅读新 闻所可能产生的定势是习惯于粗略浏览,迅速找出关键信息。而 长期阅读小说所可能产生的定势是习惯于仔细分析鉴赏,品味字 里行间的语言风格。同样,长期阅读其他题材的文献也都会产生 此类或彼类的定势思维。为防止这种情形,大学生在课后阅读材 料的选择上一定要力求多样化,以接触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习 经常有学生抱怨:我能够读懂整篇阅读材料,其中的每段文 字,每句话,甚至每个单词,然而还是不能全部答对所有问题。对 此,教师应当劝学生不要灰心。题目做不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因为题目考查的内容比较深,涉及到推理、判断能力,这就 超过了简单的阅读理解层面,正如我们在汉语阅读上也会面临能 够读懂全文但难以做对所有题目的困境。 惯,并通过这种广泛的、“杂食”性的阅读,熟悉不同领域的专业术 语。 从西方作者写作的基本模式看,不同题材的文章会选择不同 的语篇结构。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分别对应叙述结构、 论证结构和实证结构。不同的语篇结构在整体上反映了不同的 写作模式。例如,对于议论文,通常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或是每一 段的开头,都会开门见山地抛出主题思想。此后的论证基本上是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能 力的养成并不是呈直线上升的运动过程,而是会出现反复、甚至 后退。这取决于学习者的在特定阶段的学习动力、心理、情绪等 多方面因素。然而,长远来看,只要采取了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 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慢慢积淀的过程。 参考文献: 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尽管这并非是所有作者的写作模式,但使学 生能够通过阅读教学了解这些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在阅 读时,会首先判断文章的题材,接着将头脑中特有的体裁框架与 之对应,从而能够快速理解。 其次是“怎么读”的问题。在平常的阅读中,学生不会受到试 题的,阅读相对来说是非常轻松的。然而,这也有不足的地 方。由于没有题目的指引,学生往往不卖力,容易宽容自己,对于 【1]石晶.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初探卟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 学),2010,(1). [21姜秋新,姜书.浅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U】.科技创新导报,2009, (3). 【3】李卉.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Ⅱ】.职业时空, 2010,(9). 生词和难度较大的句型,缺乏刨根问底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善‘ 作者简介:高新(1979-),女,硕士,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 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学习倾向,采取有效的策略强化其课后阅读效 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湖北武汉430205 果。对课后学习的疏于监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根本弊端。 —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