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米》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米》教学设计

来源:华拓科技网
第三课时 认识米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5册第-6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

度,再通过测量进行验证;会联系生活实际恰当地选用长度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

形成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

米尺,1米和3米长的绳子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 )厘米,宽( )厘米。

二、新授。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

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今天我们

就来认识它。

1.认识长度单位“米”。

(1)出示米尺。

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2)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再用1米

长的绳子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提问: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第1题量一量。

(2)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

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如:教室的长和宽,黑板的长,教室的

门的高,旗杆的长,操场的长和宽……

2.完成“想想做做”2:量出教室的门大约高几米。

教师作必要协助,帮助学生测量教室门的高。

3.完成“想想做做”3: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大约有多少米,再量一量。

让学生估一估,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请几名学生在全班说一说,最后分组测量

教室的长和宽。

4.完成“想想做做”4:同桌合作,量一量,比一比。

5.完成“想想做做”5。

学生完成,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6. 完成“想想做做”6:从科学实验室到气象观测站,谁走的路近?

小明是怎样走的?小红是怎样走的?怎样比较他们走的路谁的更近?

学生可能由计算得出小明走的路更近,也可能由生活经验判断:小明走的是直线,所

以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

时用米做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