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4期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5年8月 Vol:31,No.4 Journal of Sports Adult Education Aug.2015 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研究* 王 宏 ,余 华。,郑薇娜。,刘元元 (1.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湖北卫视,湖北武汉430000; 3.中南财经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3;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126) 摘要:以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间的关系为对象,研究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的互动性促进作 用,同时提出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间的互动性消退作用,以期为厘清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间的 互动关系提供注解。 关键词:社会转型;体育价值观念;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73—02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SociaI Transformation and Sports Values WANG Hong ,YU Hua2,ZHEN Weina3,LIU Yuanyuan (1.Martial Arts Dept.,Wuhan Sports Univ.,Wuhan 430079,China;2.Hubei Satellite TV,Wuhan 430000,China;3.Sport Dept.,South China Finance and Law Univ.,Wuhan 430073,China;4.Xi an Electronics Teehnology Univ.,Xi’an 710126,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ports values and points out the decreas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transfcIrmation and sports values SO as to provide explanation for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soeial transforrnation and sports value。 Key words:social transformation;sports value concept;interactive relation “社会转型是指一个国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1.2经济发展实力 秩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关系体系、社会组织结 基于体育对人类文明及身心健康的作用,体育本 构、社会行为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由一种形 身亦能在体育用品生产与销售、方法与指导、拍摄与播 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换过程中呈现的渐进性表现形 报、竞赛与组织、旅游与观光、中介与服务等方面形成 态。从社会结构视域看,它是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 规模经营性产业实体。西方近现代社会转型以来,腾 构状态过渡,涉及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 飞的经济条件促进了西方体育的盛行与发展,中国近 念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将会 代自主、社会转型以来,强大发展的经济条件亦成 发生明显的变化”。本文对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 就了竞技体育的辉煌。 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1.3 闲暇时间 1社会转型对体育价值观念的促进及其消退 经济结构升级、效益提高是社会转型的典型特征, 源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产业结构的调 1.1制度法规 整与优化升级,表现为闲暇时光的增多,闲暇时间的充 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给古代奥林匹克奥运会带来了 裕为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带来了时间 新生的契机,法国皮埃尔.德.顾拜旦(1896 ̄1937)率其 条件。 团队发起申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并最终在西 1.4职业岗位及场地设施 方“自由、平等、博爱”的文化教育制度下获得成功,成就 就体育教育职业范畴而言,体育教育因形式、受 其现代奥运会之父的美名。中国社会转型期以来,制度 众、途径、方法、场所、载体等诸多环节的差异而形成诸 法规引领下的体育亦取得了举世的辉煌,无不体现了体 多相应类型的体育教育者岗位,彰显社会转型将赋予 育制度法规基于体育价值观念的核心权重。 体育职业以众类型、广领域、多层次性岗位机遇,其分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TYO1O),2015年湖北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C002)。 ・ 73 ・ 第31卷第4期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Journal of Sports Adult Education 2015年8月 Aug.2015 Vol:31,No.4 工专业化、精细化特征对广大民众参与体育提供了契 机。体育场地设施因体育项目特征、地方人文关怀、规 模性赛事取向而呈现项目性、人文性、风格性特征,体 育场地设施建设状况与国民经济发展实情、当地 主管机构的体育价值观念、地方民众的体育发展思想、 地方规模性赛事主办及承办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2体育价值观念对社会转型的促进及其消退 2.1增进体质健康 体育增进体质健康是不证自明的真理,社会转型 期的国家均围绕其国家发展战略意识演绎着体育发展 的走势。竞技体育从事者的身心健康问题、退役保障 问题需要人文性关怀,体育基于增进体质健康的受众 主体亦需要符合其身心健康特征。 2.2增强心志品质 量化竞技运动本身潜在地挑战着人体的规则性运 动极限,亦是增强人类心志品质的手段。因为,健美的 体型需要持续的运动保持,刚强的意志力需要数月续 年的训练,奥运记录每一点滴的进步都需要人类身体 磨砺的图志,这些身体竞技所凝聚的拼搏心志品质正 是人类社会由野蛮通向文明、由愚昧通向睿智不可或 缺的要素。保罗.威斯(Paul Weiss)的体育“追求卓 越”说(Sport:A Philosophical inquiry 1969)未必科 学,但作为一种心理境界的感悟和把握,它富涵心志品 质认识论的学术价值意义。 2.3提升生活品质 人们通过竞技体育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向心 力,人们通过闲暇娱乐休闲体育而享受体育运动呈现 于人类的乐趣,人们通过体育产业环节创造体育经济 价值,人们通过传媒性体育赛事、体育新闻、体育名人、 体育产品、体育风波而津津乐道,人们通过参与性体育 健身、体育娱乐、体育郊游、体育竞技、体育鉴赏而乐此 不疲,这都是体育基于提高人类社会生活品质的表现。 2.4增强社会意识 常言道,要在体育中学会做人,深刻说明体育不仅 是指向健身、娱乐、竞技的手段或方法,亦是一个观照 人生生活的哲学场。古往今来的重大体育赛事是否切 实兑现了竞技的赛制公正、赛务公开、公平竞技,竞技 是否亦能引起对手间的敌对意识及行为,竞技是否亦 能离间队员之间彼此情谊,竞技赛场的规则运用是否 也引导着“法外小灶”的恶习,少儿体育培养社会意识 视角方面过于追求精英意识,过于培养体育独特个性 意识,疏于培养运动中和睦相处意识,疏于培养体育规 则观念的本真价值,势必都不会起到有益的作用,甚或 ・ 74・ 相反。 2.5构筑和睦国际关系 近代社会转型以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球 化弘扬了和平主义的理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 着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提高着民族凝聚力与国 家向心力,为促进国际青年友好互动搭建了平台。另 一方面,体育外交亦是促进国际交往、实现国际和睦的 重要平台,如新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 美建交的新局面。同时社会转型的近现代以来,“体育 运动不仅无法彻底涤除原有的民族主义矛盾,还在不 断催生新的民族主义问题”,表现于人们狂热地支持本 国国家队及落后国家的民主主义体育抵制行为。表现 在赛会视域,为了一族私利而贿赂裁判、贿赂对手现象 屡屡呈现,为了一国荣耀而服用禁药甚或性别作假,这 些有悖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宪章与精神的丑陋行径如 同蛀虫日渐侵袭着奥运会的立基支柱。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法规条件、传媒平台 条件、经济发展条件、闲暇时间条件、职业岗位及场地 设施条件等要素是促进体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亦 是影响体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体育增进体 质健康、增强心志品质、提升生活品质、增强社会意识、 汇聚爱国情感、构筑和睦国际等体育价值表现为良性 促进社会转型的作用,但亦需警惕其对社会转型负面 性的消退作用。 参考文献: Eli丁冰冰.探析社会转型与分配失衡[J].企业导报,2009 (12):23—24. [23方志军.西方体育演进的现代路径与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式 转变口].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4):22—27. [3]王宏.中欧体育哲学思想比较E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4:86-88. [4]周爱光.儒家休闲哲学与体育休闲观EJ].体育科学,2008 (11):72-77. [5]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北京:中国 社会出版社,1998:49-52. [6]罗纳德&伍兹.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学问题[M].北京:人民 体育出版社,2011:196—199. [7]郑薇娜.中国体育价值认知历程的研究EJ].体育成人教育 学刊,2011(3):13-15. [9]马祥房.奥林匹克全球化时代的体育民族主义[J].天津体 育学院学报,2007(5):433—436. (收稿日期: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