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杭州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浙江杭州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浙江地区中考模拟试题

—、选择题(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地题目(6分,每小题2分)

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①魂不去,常在人间。李清照在金华避难

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游戏,李清照却借 (tf) 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 师疆场的气势,(qidn)责宋宣的。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 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1) 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B )

A. hdng

B. Xidng

(2) 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A )

A.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借(ti) 题发挥

(qidn) 谴责。

英 B.阴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3分)

A. 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

• • • • 止。

B. 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淸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 • • • C.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

• •

■ 睹。

D. 耶鲁大学毕业的秦坍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 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 • •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 (3分)

A. 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 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1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C. 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 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4. 古诗文划句填空。(6分)

(1) (2) (3) (4) 冶长》)

(5)

▲ 。(陶渊明《桃花源记》) (6)

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 ▲

(7)

,

李商隐《夜雨,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十五从军征, A (《十五从军征》)

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査子・元夕》)

子曰:“敏而好学, ▲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

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两句生动描写了诗人深

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

(8)

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

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答案:(1)八十始得归(2)甲光向日金鱗开(3)月上柳梢头(4)不耻下问(5)芳草鲜美,落 英缤纷(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8)人 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分)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 (2分)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四汉史学家司马光。

B. 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刻画了別里科夫这一沙皇制度的忠实卫道七的典 型形象。

C. 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划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 斯泰传》。

D. \"厲宋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

在生死大义面前,▲ ?

▲ ”。

2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记》、王安石的《伤仲永》等。

(2) 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 的选项。(2分)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 ① 鲁达②,武松皂布直缀。

A.破布旧衫 B.鹤蹩道袍 C.黑绿罗妖 D.烈火僧衣 ①

B •鹤奄道袍 ②D •烈火僧衣

(3)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感情得以丰富,心灵得以慰藉,读完《城南旧事》和《小王子》, 我们心中既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又荡起丝丝的温暧。请从下而两项中任选一项,围绕着'‘哀 伤”和\"温暧”写出相应的情节。(3分) ①英子和妞儿

②小王子和玫瑰花

答案示例1:我选①。妞儿身世可怜,一出生就被遗弃,又经常遭到养父母的打骂,最终遭 受厄运,英子因此失去了童年伙伴,还大病一场,这一切让我感到哀伤・。英子和妞儿天 真无邪,有着纯真的友谊,妞儿在英子的帮助下,找到了生母,母女得以团聚,这些又让 我感到温暖。示例2:我选②玫瑰花虚荣、多疑、骄傲,让小王子十分苦恼。小王子不懂 玫瑰花的柔情选择离开;后来为了能回到玫瑰花身边,让蛇咬了自己,这些都让我感到哀 伤小王子离开玫瑰花后,一直惦念着她,后来明白玫瑰花对于他来说是世上唯一的,觉得 应该对玫瑰花负贵。他终于懂得了爱与责任,这一切又让我感到温暖 6•语文活动(5分)

请从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副,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读 出

的内容要求合理、具体)

读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一:春之韵 3

图二:有“人”为伴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图一答题提示 这幅图选取了自然地春之韵味。一枝雪白的梨花,一对呢喃的新燕,几只振翅的雏儿,朦 胧在雾气里熹微的晨光。闭了眼,仿佛置身于满园春色之中,虚实之间,蕴藉了春之含蓄 与希望。画面中,缀于枝头的梨花,有的绽放,有的含苞,有的娇羞,有的坦然,似乎在 与阳光挑逗。立于垂露斜栏的春燕,有的欢呼,有的私语,有的沉静,呼朋引伴,好像在 与春风和鸣。动静之间,连绵着春之情韵与生机。这是虚与实的相间,动与静的结合,新 生与成熟的对话,画意与诗情的交融,没有迷人眼的乱花,没有没马蹄的浅草,光影之间, 诉说着春之韵味。“春情不可言,艳艳令人醉。”欲说还休,却无止无休。一隅而知天下 事,这就是春之韵味。只要我们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人间处处皆春色。 图二答题示例:

这幅图浓缩了汉字“伴”之深意,形象地演绎了 “伴”与“半”之间,有“人”无“人” 的大相径庭。有“人”之伴,是配合,陪伴;无“人”之半,是缺失,孤独。缺人尚可吗? 缺“人”,亲情只剩一 “半”。其乐融融的门庭,只留下蹒跚行进,個偻提携的身影;只 留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守望。空巢的老人,期盼的是儿女绕膝、含饴弄孙的那份天伦 之乐。留守的儿系,期盼的是父母朝夕相伴、无微不至的疼爱。缺“人”,尊老爱幼的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也随之缺失。缺“人”友情只剩一 “半”。山高水长的路途,只留下踽踽 独行的身影。朋友是心与心穿行的纽带,朋友是寂寞时默默陪伴你的那个人,伤心时将你 揽在怀里的那个人,摔倒时向你伸出手臂的那个人。人生旅途,握住友人的那双手,不离 不弃,你的天地会更高更远。有“人”为伴,并不单单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期盼,更 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共同追求!

(以上仅供参考,只要紧扣图文内容,言之成理,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表达好即可) 二、(30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5题。

(-)

寒不冻心跳,风不散笑容 包利民

① 十月,便已下了雪,小兴安岭的冬天早早的来了。这最初的冷,往往在感觉上要比腊 月三九难熬。可能是冷的比较突然,没有了过渡。

② 每一年由初冷入深冷的过程,我天天祁会到河边散步,看一河流水在寒冷的侵蚀中渐 渐凝固。有时会想,如果说流淌是河流的心跳,难道就这样被寒冷冻结了?记起儿时同亲人 一超去冬天的河里捕鱼,当凿透厚厚的冰层,却见冰下流水依然。原来,那一层坚冰只是一 种保护。

③ 少年时代,就曾问过家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水都不会被彻底地冻结?是不是 所有的水都能在冰层下流淌?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曾刨开过甸子里的一些水塘,冰层竟是 一冻到底,下面并无流水。我便明白,被冻透的,只是那些死水。不流动的水,或许在夏日 里也是盈然,或许四周也是花草繁茂,或许偶尔也承接雨水泛超涟漪,但从根本上也是没有 了心跳的。所以,冬季来临,它们就死了。或者说他们早就死了。

④ 就像有那么一个人,他就在我们身边,日复一日过着不变的生活\",他偶尔也笑,也沉 默,4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似乎就要这样度过一辈子。就算遇上艰难坎坷,他也是一样的状态,不谈得失,不论悲 喜。有人说,这是一种淡然,或者一种超然,而我却觉得,这是一种失去了希望的麻木。笑 也麻木,沉默也麻木,平常吋麻木,艰难时也麻木。实际上他的生命也如同一潭死水。

⑤ 而冬天依然流淌的河,到了春天就冲破了桎梏,把清澈的笑容写在我们的眼睛里。河 流的笑容来自不停地流淌•而非偶尔路过的风。只有那一汪汪死水,才会在风来的时候,麻 木地笑。

⑥ 对于我们来说,笑由心生,只要心中有美好的希望在葱茏,哪怕外面是无边的风雪, 也冻结不了如花绽放的笑容。风再大也吹不散笑容,再深重的苦难,也挡不住朝着梦想前行 的脚步。风越大,就越应像河流一样,笑容越灿烂。给生活一个微笑,生活便会回报以花开。

⑦ 小的时候•问祖父,你的脸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深深的皱纹?祖父一生经历坎坷,命运 无常,可是无论在城里还是乡下,他都走得坚实而有力,从不曾在生活面前弯腰,总是踞出 真心的笑容。他这样说,我脸上的皱纹是笑出来的,比别人笑得多,所以皱纹就比别人的多, 比别人的深。多少年间,每想是祖父的答案,我心里就会沼湿,仿佛一种美好在涌动着,就 要拔节开花。

⑧ 寒冷能冻结万物,却冻结不了澎湃的心跳,也冻结不了在苦难中踞出的笑容:而苦难 能在脸上刻下沧桑,却不能抹去笑纹里荡漾的温暖。那么,就用澎湃的心跳,去迎向正走来 的冬天,面对渐渐强烈的北风,就准备好员美丽的笑容吧!

(选自《思维与智意》2017年5期,有刪改)

7.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 看一河流水在寒冷的侵蚀中渐渐凝固。

•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每想起祖父的答案,我心里就会濡湿,仿佛一钟美好在涌动着,就要拔节开花。

•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对第⑤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而冬天依然流淌的河,到了春天就冲破了桎梏,把清澈的笑容写在我们的眼睛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第④段和第⑦段都写到了 “笑”,这两种“笑”含义有何不同?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5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百度文阵-让每个人平專地捉升口我

11. 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 (1) “侵蚀”本义指在风、浪、流水等外力作用下,地表、岸滩表面物质被逐渐剥落分 离的过程,在句中指寒冷让河流逐渐结冰,形象地表现出坚冰形成的过程漫长。

(2)“濡湿”本义指使湿;用水或其它液体浸透或弄湿。在句中指祖父乐观的回答让我 无比感动,表现了我对祖父笑对人生的祟敬。

8.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河流”以人的性格,用春天来描摹它的“微笑”, 形象生动地表现河流冲破苦难时的快乐,为下文表现我们要笑对人生苦难的主旨作铺垫。

9. 第④段的“笑”是一种对生活无奈的麻木的笑;第⑦段的“笑”是一种积极乐观面对人生 的笑。

10. 议论、抒情;表达作者对人生苦难的看法,认为人生的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乐观面 对,终可以让苦难望而却步,点明中心,深化主旨。

11. 示例:读了本文让我明白了怎样面对人生的苦难。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帜风顺的, 当我们面对苦难时,与其哭着过,不如笑着面对,就如坚冰来临,河流依旧在坚冰下唱歌 一样。这样的坚持与奋斗,终可以换来辉煌的人生。

(二)

切莫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高福生

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国家 语委•主任赵沁平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 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 国很不匹配。专家呼吁,在网络时代,不能''握着乱标忘了笔杆”。

曾几何时,一个人写字的水平意味着他的修养和素质。而E时代的到来,电脑打字的书 写方式,已悄悄了人们传统的手写文字的习惯。面对看曾经熟悉的文字,手指放在键盘 上,就知道该按哪个钮,但拿起笔,许多字却印象模糊写不出来。这种“手写时代”老年人 才会经常出现的''提笔忘字”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愈来愈明显,被人戏称为“电脑 失写症”。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大学生对电脑等数码多媒体有依赖感,遇到 结构稍微复杂一点的汉字就要借助手机和电脑来“救助”。在某人才招聘会上,一些应聘大 学生的电子简历装帧精美,电脑编排功夫非同一般,但他们的汉字书写简直没法看,甚至有 6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人连填表书写“聘任\"的“聘”字祁要抬头看招聘现场的大标语。去年,某媒体记者在IT 行业聚集区街头随便找行人做了个调查,让他们写出“尴尬”一词,结果十余位过路的大学 生、高三学生和公司白领等,竟无一人能正确写出来,着实令人“尴尬” 了一回。

众所周知,汉字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意,是世界X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不论是方正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道劲的草书,其叢 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內涵,即便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国外 的专家学者认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在开设智力上是没有止境的;认识的汉 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正因为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中,都 将“书法”列入必修课。

在很多外国人都把汉字当成一门艺术,在积极地学习中文的今天,国人却因电子书写的 推广,让“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成为另类景观,不仅提笔忘字,而且提笔写错字的现象比比 皆是,还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是儿童化的趋势,实在是一种悲哀。这样的“写字困 境”频现,不仅隐藏着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中X教育的失落与迷失,也意味着传统的 汉字书写艺术及其所传承的中国语言文化也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

当务之急,有必要将汉字作为一种“国粹”来进行保护,让每一个公民对这种民族文 化敬畏有加。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同时,重拾传统学习方式, 培养阅读图书、手写文字习惯:我们的中小学校也要与时俱进,在研究语言教学的技术手段、 推进板书教学的同时,抓好学生的“手写”训练,不仅要求学生用手写作业,更要在我们庞 大而运转自如的考试机器里,加入关于写字的内容。如此,“提笔忘字”的“别扭”才会淡 出我们的视野。 12. 第一段引述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的话,其作用是什么?(3分) 13. 根据文意分点槪括“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危害。(5分)

14. 文中①②两处划线语句各采用什么论证方法?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5. 概括本文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3分) 答案:

12. 激发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引出“我们切英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论点;告诉人们长期 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3分)

13. ①与我国是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②顾覆了人们传统的手写文字的习惯;

③失去工作的机会;④不利于开发智力⑤导致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中文教育的失落与 迷失;⑥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及其所传承的中国语言文化也在离我们渐行渐远。(每点1分, 写出5点就得满分)

14. ①举例论证(或摆事实),列举了在某人才招聘会上,应聘大学生汉字书写难看甚至写不 出的事例,论证了我们切莫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论点。②比喻论证(或喻证法),把汉字比作 集成8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电路,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汉字能开发人的智力,从而论证了我们切莫握着鼠标忘了笔 杆的论点。(4分) 15.

我们切莫握着“鼠标”忘了 “笔杆”。(3分)

三(20分)

阅读下而文言文,完成16-19题。

复儿子书

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 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 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己告磬?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 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仓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 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 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穡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 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 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 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

(选文有改动)

【注】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⑴悉:知道。(2)兹:现在。(3)汝:你。(4) 业:已经。(5)资:钱财,费用。(6)即:就,便。(7)告罄:财物用尽。(8)苟:假 如。(9)特:不过。(10)恃:依仗,依赖。(11)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12) 固:本来。(13)稼穡:泛指农业劳动。(14)致:给予。(15)函:信件。(16)毋:不 要,不可。(17)负:辜负。(18)训:教诲,教导。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 (2) (3)

儿自去国至今 _______ 去 求学宜先刻苦 _______ 宜 特汝不应若是耳 _______ 是

M)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作 __________ 17. 用“ / ”给下而的句子断句。(2分)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箱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1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 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9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6. (1)离开 (2)应当 (3)这样 (4)奋起,指有所作为 17. 答案: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梢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18. 答案:

(1) 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 (2) 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什么指望了! 19. 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20. 阅读下而一首古诗,完成(1) (2)两小题(5分)

醉著(唐)韩僱

万里淸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①韩僵:晚唐诗人。

(1) 韩僱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说“景状入诗兼入画”,\"入意云山输画匠”。 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两幅画景? (2) 请结合诗句简析此诗的表现手法。 答案

(1)前两句为一幅画,着意表现平远的画面,诗人连用了两个\"万里”,来描写清江的开 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又连用了两个“一村”,来表现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 后两句中的另一幅画,作者则重点描写山川寂寥,点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渔翁、小舟和 大雪,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练的语言,用最节 省的笔墨,把诗情画意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可谓为山水传神写照。

(2)象征手法,作者借渔翁形象表达心志。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人唤 醒10

-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表现作者身处晚唐乱世而渴望超脱的心态。(也可答为运用 了白描手法,语言平易,但景物鲜明,画意很浓。文字虽然很短,却高度凝炼,寓意深长。) 四(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你看到我的快乐, 就像庄子看到了鱼,

你不是庄子, 我不是鱼。

上述诗句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编 写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