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来源:华拓科技网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论语》有句话叫“克勤克俭为天下民之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勤俭节约。这句话说的是要有一个良好品行,那么就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国家正是处于发展过程中,不能浪费这些宝贵资源,否则就会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受到外来的侵略,成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学习《论语》这篇文章时,同学们都知道《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国历史上名篇之一,这篇文章讲的是孔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学习《论语》呢?

一、“子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孔子说:“子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是在讲什么呢?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下“勤”和“俭”之间的关系,“勤”就是不会懒;“俭”就是不会浪费。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因为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如果只会抱怨,那么就会让我们很难解决问题。所以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一定要冷静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没有办法解决的话就去求助于老师或者其他人。所以说,只有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论语》,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意思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到不比自己优秀的人就想到自己不比自己优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虚度光阴,不浪费每一秒。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学习一个人都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那么我们在学习时就不要因为自己一时冲动而犯错,否则这样只会让

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中,而没有机会改正错误。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真正地做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都说过“日省一日”,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品德,让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态。古人云:“常思贪欲之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贪欲之害,所以我们应该时时自省自身行为,做到克勤克俭,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上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三、“子曰、见贤思齐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见有德行好的人就向他学习;见到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到别人有缺点但不用害怕,不必去指责他,而是从他身上学习他应该做的事情。“见贤而思齐焉”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先贤勤俭节约美德的一个方法。古人认为“士农工商”是人与人之间地位高低的最根本标准;认为只有勤俭节约、爱护百姓、尊重劳动生产规律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高准则;他们将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生产规律看成是人们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最本质的关系,是一种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的具体表现。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对当今社会具有很大的意义呢!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懂得勤俭节约并不是要我们整天吃喝玩乐,生活奢靡生活,而是一个良好的品质和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见贤思齐焉”,“齐”字正是告诉我们“贤”有多大的意义。对于这句话同学们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但我觉得这句名言还是很有道理的,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见贤思齐焉”这句名言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